博览群书2023年第11期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2023年第11期

月刊 文化综合

简介

博览群书由光明日报社主办的综合性读书指导刊物。旨在引导广大城乡青年读书学习,推动振兴中华读书活动的深入开展。本刊是一本在中国大陆知识分子中影响颇大的文化月刊。在“博览”中看透历史与现实,于“群书”里识尽精彩与繁华,本刊是你了解中国图书界、知识分子界动态的不可多得的刊物。

目录

本期关注·中华诗人咏侠义 | 侠者曹植

“以然诺许人”,“以节气为本”,侠的形象在中国文学史中是一种持续性的存在。虽然史家往往不再以类汇聚,杂传、小说、诗文中侠风侠气一直都在传承的路上。侠与义始终相连,如李德裕《豪侠论》所言:“义非侠不立,

本期关注·中华诗人咏侠义 | 陶渊明的侠骨与侠气

世人心目中的陶渊明,不是荷锄带月,就是徜徉山间,大概多近于清虚无为的道家。宋代以来颇有一些学者认识到渊明本有儒家的坚贞品格,又总是在忠君报国的圈子里打转。直到清代的龚自珍,才独具只眼地发现了他的“侠骨

本期关注·中华诗人咏侠义 | 侠骨文心话贺铸

贺铸(1051—1125),字方回,号庆湖遗老,北宋中后期著名文人,因其词《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广受好评,有“贺梅子”的雅称。他诗词兼擅,著作颇丰,有《庆湖遗老集》和《东山词》传世。贺铸为武将之后

往事故实 | 鲁迅是个设计师

北京鲁迅博物馆曾经办过一个展览——鲁迅是个设计师。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巨人,在小说、散文、杂文创作方面有杰出的成就,而在小说史、翻译、国学、收藏、美术、书法等方面也有卓越的成就。北京鲁迅旧居的设计

错了吗 | 《南社史三种》的四类阙误

我撰写过书评《杨天石:“南社,我研究了六十年”》(载2020年12月8日《北京日报》),投稿前连同发现《南社史三种》(东方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2020年1月,责任编辑闫妮、林冕、古海阳、沈晓鸣)差错

钩沉趣考 | 五四风潮中的俞颂华和陈独秀

民国著名报人俞颂华先生是一个我们不能忘记,也不应忘记的历史人物。其从事新闻事业30余年,兢兢业业、有德有言,为我国现代报刊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曾创办影响一时的《申报月刊》、担任过《申报》总主笔

文化视点·解密皮日休 | 皮日休的诗歌江南

皮日休(约838—约883),晚唐诗人,儒学者,字袭美,号逸少,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远祖为襄阳太守,自称襄阳人,因曾居襄阳鹿门山、号“鹿门子”。皮日休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皮日休著有《皮子

文化视点·解密皮日休 | 皮日休诗的“载道”主张与实践

晚唐文人皮日休以儒家思想为精神内核,接过韩愈“文以载道”的理论旗帜,推举儒家圣人之道,强调文学的美刺、教化之用,于一片颓靡之音中,爆发出时代的强音。他在《请韩文公配飨太学书》文中极赞韩文:“夫今之文,

文化视点·解密皮日休 | 皮日休为何要作大运河的翻案诗

皮日休是晚唐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作品多同情民间疾苦之作,对社会民生有深刻的洞察和思考。他的两首汴河怀古诗,一改前人对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批判,肯定其功绩,甚至说隋炀帝“共禹论功不较多”,作出这样的翻案诗

评论 | 理解“大艺术家”

孙秀昌教授长期致力于雅斯贝斯(Karl Jaspers)学说的研究。2006年5月,他撰写的《生存·密码·超越——祈向超越之维的雅斯贝斯生存美学》通过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人民出版社2010年

评论 | 诗人何处去

格非在2015年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品——“江南三部曲”(包括《人面桃花》《山河入梦》及《春尽江南》),是少有的刻画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社会转型中,青年心灵动荡与价值重塑的重要作品。其中第三部《春尽

评论 | 文学与地方精神的相遇与耦合

20世纪90年代,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几乎成为所有人的共识。经济全球化的浪潮迅疾席卷社会各个领域,文化全球化随之也成为令人瞩目的现象。但是,对于文化全球化的理解和应对,呈现出多种取向:一种观点认为文化全

随笔札记 | 我对文物考古报道何以情有独钟

一个记者,面对社会的方方面面,也有机会了解社会的各个阶层、各个领域,这是其他行业都不具备的特点和优势。这个特点和优势,既可以让记者具有广博的知识、有望成为社会活动家,也容易让记者浮于表面、蜻蜓点水、浅

书人故事 | 再读《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

读书就是读其人。时光飞逝,袁方教授领衔编写的《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出版已是第33个年头。今年是大兴调查研究之年,偶然看到书柜的角落里面袁方教授送我的《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一书,虽然是明显的铅字排版不是

对谈 | “关键是研究要深入下去”

此标题乃借已故楚辞学大家陈子展先生语而来。日前,我有幸读到山东师范大学代生副教授的新作《楚辞与古代文明》(商务印书馆2022年版),是书乃作者真正“深入下去”之作,而在楚辞与古代文明两个领域均有不俗成

对谈 | 写在书外的话

《楚辞与古代文明》一书是在我博士论文修订基础上而成的,选择楚辞作为研究对象,首先要从我的师承说起。2005年,我考取了烟台大学江林昌先生(现为山东大学特聘教授)的硕士研究生,林昌师是著名楚辞学家姜亮夫

书人志 | “人民教育家”的情怀

2018年12月18日,人民教师于漪获颁“改革先锋”奖章。2019年9月29日,于漪再次作为基础教育界的唯一代表,获得“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五年来,全国教育工作者掀起了一波波向于漪老师学习的热潮

著译者言 | 认识“瑜伽”

“瑜伽”是人们生活中很常见的一个词,大家或多或少都听说或接触过,那么,“瑜伽”到底是什么呢?很多人可能首先会想到现代瑜伽馆里各种与身体有关的练习,还有些人体验过传统瑜伽中的呼吸、冥想等内在练习,甚至听

推介 | 梁勇其人 量深其学

说来惭愧,我作为河北人,其实对家乡了解得很少。2012年秋天,我还在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工作,单位请来历史学家、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会长李凭先生讲座,讲到中古以前河北的一些历史,让我受益很多。——这也让

推介 | 文献外的七千年

谈及上海的历史记忆,会触动起我们怎样的回忆?是现代国际化大都市的腾飞活力,是一百年前,诞生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组织,出版了第一部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创办了第一份机关刊物《共产党》的红色嘹亮,还是再

推介 | 一棵长青不衰的黎巴嫩雪松

雪松,是黎巴嫩的国树,被当地人民视为纯洁和永生的象征。但还有一棵果决坚毅、绰约多姿、卓尔不群的雪松,其深深植根于黎巴嫩大地,枝繁叶茂地伸展到阿拉伯世界和全球各地,这就是黎巴嫩著名诗人、画家、哲学家、艺

艺术生活 | 面对孤独的方法

漫长的文明发展史早已说明人类是具有群居习惯的社会性动物,人们甚至将独处误认作是孤独,为此,大多人都不喜欢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看电影、一个人伏案读书等。其实,孤独感与人所处的环境并没有直接的关系,有时候在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