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关注·黄河与华夏文明 | 关于黄河源头的争议与认知 黄河不仅调节着气候,灌溉着大地,滋养着流域内的人民,而且还深刻地哺育了中华文化,塑造了民族精神,与华夏文明同根同源。所以,我们习惯于称黄河为“母亲河”。以前常说,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现在看来,
本期关注·黄河与华夏文明 | 西王母的华夏母亲地位 西王母是华夏上古神话中的女神,她的神迹见载于中国古代的四部传统典籍,她的形象经过“层累”而日渐丰满。西王母故事在流传过程中经历过多次改编和再创造,呈现出文学化、艺术化和宗教化的特点。每个民族最初的宇宙
本期关注·黄河与华夏文明 | 周文化是华夏文明的根源 黄河流域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润,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适宜生产生活,周人的活动迁徙,一直紧紧围绕着黄河展开。渭河作为黄河最大的支流,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渭河发源于甘肃渭源
本期关注·黄河与华夏文明 | 流沙遗坠简 春风度玉关 1963年在陕西宝鸡出土了一件西周成王时期的宝器何尊,内底有一篇122字的铭文,其中有“宅兹中国”一语,这是迄今“中国”一词最早在文献中的记载。但此时的“中国”,地域还非常有限,仅指东都成周(洛阳)及
本期关注·黄河与华夏文明 | 不要被刘勰的“秦世不文”带偏了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全国,然后又统一文字和度量衡,实行郡县制和三公九卿制,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成为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秦人尚武好战,秦始皇焚书坑儒,给后人留下了重武轻文、秦文学没有成
对谈 | 听登顶珠峰者说商战 黄怒波著《珠峰海螺》是部难得一见的著作。它书写中国企业家经历,却是由真正的大企业家执笔;它书写攀登珠穆朗玛峰境遇,却是由真正的攀登者描述。并且,作者是初次尝试长篇小说创作,却构思精到,立意深远,手法成
对谈 | 在人类的顶峰受难并悲问 面对《珠峰海螺》这样一部虚构叙事题材,作者的概念是非常敏感的。美国的叙事理论研究学者布莱恩·理查森将现实主义的小说表述形式称为“模仿的”。他认为:几乎所有的叙事理论都是基于模仿的假设,并从模仿的立场出
书人志 | 一部《红楼梦》三位学者情 梁归智教授(1949-2019)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名为《我的两位导师》,说的是因了《红楼梦》,他与姚奠中先生(1913-2013)、周汝昌先生(1918-2012)结下的师生情缘。为什么是《红楼梦》?
序与跋 | 从《文史知识》专栏到《魏晋名士月旦评》 一个时代的历史文化风貌,可以以不同的形态向后人展示,使人对其形成整体印象。从绘画方面看,以列宾、苏里科夫为代表的俄罗斯19世纪巡回展览画派《伏尔加河上的拉纤夫》《近卫兵临刑的早晨》等经典油画作品生动反
文化视点·解密韦应物 | 韦应物牧守苏州的行迹 韦应物乃中唐大历时期的重要诗人,放在整个唐代诗人中考量,也算是个重量级诗人。时人白居易在他著名的《与元九书》中指出:“近世韦苏州歌行,清丽之外,颇近兴讽,其五言诗又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今之秉笔者谁
文化视点·解密韦应物 | 从“野渡无人舟自横”演绎而来 滁州城西郊里许有一条小水流,唐代称为“西涧”。盛中唐之交,山水诗人韦应物出任滁州刺史,有《滁州西涧》一绝: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其中“野渡无人舟自横”为千古传
文化视点·解密韦应物 | “后人学陶,以韦公为最深”之“最” 唐人中最近渊明者应该是韦应物,这在唐代祖述陶诗诸子的比较中最能凸显,这与韦诗无色无迹最近自然有关。翁方纲说:王孟诸公,虽极超诣,然其妙处,似犹可得以言语形容之。独至韦苏州,则其奇妙全在淡处,实无迹可求
文化地理 | 来今雨轩寻鲁迅 前几年冬天去过一趟禄米仓胡同后,对曾经住在禄米仓胡同的张风举和徐祖正念念不忘。后来买了徐祖正的《兰生弟的日记》看。《兰生弟的日记》后半部分有好几段写到了中央公园,也写到了中央公园里的来今雨轩。写到来今
文化思考·神话与文明 | 原始技艺有神圣性 当今世界,谁最有钱?《2021胡润全球富豪榜》显示,埃隆·马斯克以1.28万亿元人民币财富成为世界首富。这位致力于脑机接口、火星移民的商业奇才,最为大众熟知的产品是电动能源车——特斯拉。马斯克曾说,“
文化思考·神话与文明 | 技术神话的断裂和遗存 米尔恰·伊利亚德素以宗教史研究著称于世。不过,在他看来,任何宗教现象均奠基于一定的神话想象,而任何神话叙述必包含着宗教观念;哪里有宗教,哪里就有神话,反之亦然。因此,神话学研究是伊利亚德宗教史研究当中
文化思考·神话与文明 | 今天的工人与古代的神圣体验者 今日所看到的最普通的工人,在古代,可能是最伟大的神圣体验者。若你感到不可思议,那是因为现代化学学科,早已取代了古老炼金术。在《熔炉与坩埚——炼金术的起源和结构》中,著名宗教史学家伊利亚德精彩论述了古代
推介 | 《公孙龙子文献撮要》读罢 孙秀昌教授编著的《公孙龙子文献撮要》这部书(与其博士生黎佳晔合撰,燕山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以下简称《撮要》),经过潜心耕耘数年,终于结出了丰硕的成果。研读之后,发现在资料的收集、内涵的开掘、思想的
推介 | 打开《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研究(1950-1960)》 作为一种文学类型或者说创作方法,“浪漫主义”这个概念是20世纪初才从西方引入的,但浪漫主义的创作倾向却由来已久,早在远古时期,人类的一些口传作品就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浪漫主义色彩。也许因为浪漫主义的某些质
著译者言 | 讲真话与《讲好真话》 经过十年的努力,我撰写的《讲好真话》一书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现已列为湖北省委宣传部与华中科技大学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科共建项目。1982年我大学毕业分配到长江日报
著译者言 | 我与《中国儒学三千年》 这部《中国儒学三千年》虽说刚出版,但对我来说,确有漫长的准备,也是我很久以来的一个心结。儒学这样高端的主题,按理说与我这个年龄,又来自农村的人没有多大关联。我的家乡虽为宋国故地,孔子家族之故国,但在我
随笔札记 | 从冰心《忆读书》说起 自2014年起,“全民阅读”连续九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又一次提到,“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全民阅读”是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推进建设学习型
随笔札记 | 读《北京传》想到“通勤阅读” 如今城市人的阅读口味越来越刁,流行起“城市历史传记”与“非虚构文学”了,我也凑了个热闹,一口气看完了热榜新书《北京传》。这是一本全景式展现首都北京3000多年来历史传承、空间变化、功能演进的文学巨作,
评论 | 在华英美报刊与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在我国历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不仅因为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而且因为它是今人最重视和最熟悉的历史事件之一。对五四运动研究的历史与五四运动发生的历史几乎相当,许多著作文章已在这条研究之路上树起一座
艺术生活 | 《苦菜花》为何今天依然盛开 在红色经典的创作中,出现过诸多“三部曲”式的系列作品,如梁斌的《红旗谱》《播火记》《烽烟图》等,其中“三花”系列便是较为典型的代表。《苦菜花》《迎春花》《山菊花》是冯德英创作的有关山东胶东地区人民群众
艺术生活 | 和平年代再读《苦菜花》 长篇小说《苦菜花》是冯德英的处女作和成名作,加上后来出版的《迎春花》和《山菊花》,就是备受赞誉的“三花”。“三花”为作者赢得了无数荣耀,在特殊的年代里也因小说中男女关系的描写、人道主义的思想等受到了批
书人茶座 | 没想到《银川赋》会有那么多波折 我没想到,一篇《银川赋》会经历那么多的波折,背后会有那么多的故事,延续时间会有这么久。2008年1月28日,光明日报配图刊登了李增林教授与我合写的《银川赋》,引起各界广泛关注,也被许多媒体转载,至今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