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览群书2022年第9期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2022年第9期

月刊 文化综合

简介

博览群书由光明日报社主办的综合性读书指导刊物。旨在引导广大城乡青年读书学习,推动振兴中华读书活动的深入开展。本刊是一本在中国大陆知识分子中影响颇大的文化月刊。在“博览”中看透历史与现实,于“群书”里识尽精彩与繁华,本刊是你了解中国图书界、知识分子界动态的不可多得的刊物。

目录

文化视点 | 重读赵勇“索序信”后眼睛发涩了

深夜醒来,偶翻手机。翻到赵勇发来的微信,马上停了下来。打开一看,是一封索序信,诚惶诚恐,不知如何是好。想起既往的交际,想起童老师及其诸弟子的点点滴滴,久久难以重新入眠。我之所以称其为“索序信”,是因为

文化视点 | 从《书里书外》到作家写作的四大动机

赵勇是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知名教授,出版过《整合与颠覆:大众文化的辩证法——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理论》《大众媒介与文化变迁——中国当代媒介文化的散点透视》《法兰克福学派内外:知识分子与大众文化》《文学

文化视点 | 《人生的容量》,死生由命和马克思那句话

这是我的第二本散文集。2011年出版《书里书外的流年碎影》时,我没想到它会有些反响;更没想到的是,我在朋友圈里还落了个“会写散文”(我觉得我还是不会写)的名声。我的导师童庆炳先生甚至以刘勰的“情信而辞

往事故实 | 给吕枫同志当秘书

中共中央组织部原部长吕枫同志,因病于2022年6月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惊闻老领导仙逝,我怀着无尽的哀思,追忆着给他老人家当秘书的那些形影不离的日子。1980年,我从煤炭工业部调入中央组织部经济

随笔札记 | 王夫之对岳飞批评错了吗

《读通鉴论》和《宋论》是王夫之的两部名著。盛名之下,也有微词。比如,船山评论历史人物,向蒙苛责之讥。这位辞世于清兵入关近五十年后的老人,以明遗民自居,不承认清朝。他著述等身,遗言却禁止子孙刊行。近两百

对谈 | 面对中国这项空白

刘继才先生的《中国题画诗发展史配图新著》(下称《题画诗新著》)是在《中国题画诗发展史》(辽宁人民出版社2010年出版)基础上扩展、延伸、体系重建而成的鸿篇巨制。国学大家傅璇琮在《中国题画诗发展史·序》

对谈 | 在六十年与“一目成瞽”后

题画诗,顾名思义就是一种以画为题而作的诗。题画诗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瑰宝,其内容或就画赞人,或由画言理,或借画抒怀,或托画刺时,因都是缘画而作,所以统称题画诗。就其特点而言,题画诗是古代诗歌的一种题材,也

钩沉趣考 | 鲁迅在仙台医专的细菌学老师

《藤野先生》是鲁迅对他在日本留学生活的回顾。1935年佐藤春夫和增田涉翻译的《鲁迅选集》根据鲁迅的意见特意收入了《藤野先生》一篇。《鲁迅选集》在日本出版后,藤野严九郎引起了日本人的关注。这些人中就包括

钩沉趣考 | 魏晋南北朝那几位藏书家

中华典籍凭借古代四大藏书系统即官府藏书、私家藏书、寺观藏书和书院藏书而传承,其中官藏和私藏居主导地位,在历史上居功甚伟。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长期分裂战乱,削弱了中央集权,政治生态的相对宽松,商品经济的持

评论 | 从东方视角审视近代中国的变革

过去在世界近代史领域,我们要了解西方的政治发展脉络,可以阅读的“近代西方政治史”著作较多,而想要研究近代东方政治发展道路,却没有一本“近代东方政治史”。《近代东方国家的变革》(王三义等著,暨南大学出版

评论 | 打开多洛肯《清代少数民族文学家族研究》

去年年底,收到西北民族大学多洛肯教授赠送的大著《清代少数民族文学家族研究》一书,甚感喜悦,作为少数民族文学的研究动态和最新成果,我在新学期课程中向博士生们予以大力推介,并置于案头,不时翻阅。看到眼前上

书人茶座 | 《文选》与其他经典区别何在

何谓经典?经典的含义有许多讨论,但我以为能够成为经典最起码具备这样一些基本特征:即指能够成为一个民族文化史上最为权威、具有永恒性、普遍性价值、经过长久的历史时间考验并被广泛认可的文献。从这个定义说,中

读书笔记 | 从新发现的胡适谈种竹文献说起

胡适曾两次自述其少年种竹往事。一为1946年,一为1961年,中间整整相隔了15年。两则故事的核心情节相同,但由于讲述的时间、地点和背后的历史情境不同,胡适少年种竹的故事所包含的意味和被赋予的内涵就大

推介 | 当代文学研究特殊难处中的张学正

壹真正做当代文学研究,其实有特殊的难度。难在何处?难度之一,首先就是资料庞杂。我们研究唐诗,可以不管现代新诗。但研究现代新诗,新时期朦胧诗,却不能完全不了解唐诗,因为朦胧诗诗人很可能借鉴了唐诗。所以,

推介 | 这里有“卓越工程师”的秘诀

“工程师与工程教育”无疑是一个浩大而复杂的命题。长期以来,学界关于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多聚焦于“工程师的培养”这一核心问题而展开。梳理近年来工程师培养的研究成果,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太“虚”,只有理

文化思考 | 纸质书有无法取代之处

纸的发明,改变了人们信息存储的方式,改变了信息沟通的方式,也改变了人们交往和生活的方式。人们对纸、对以纸为材料制成的书,既感到神圣,也感到亲切。相对于陶瓷砖瓦、龟甲兽骨、青铜碣石,纸是柔软的、轻便的,

校园悦读 | 听《金色河流》讲中国财富的四十年

2020年以来,世界很不平静,新冠疫情此起彼伏,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都受到很大的影响,尤其是今年3月至6月上海爆发的新冠疫情,把这个世界标杆的魔都狠狠地虐了一把,同时暴发且目前尚未结束的俄乌战争把很

校园悦读 | 家族史诗与文明史寓言

《谁在敲门》是四川作家罗伟章2021年推出的一部堪称“具有史诗品格的长河小说”。故事以“我”回乡为父亲过生日,父亲病重住院以及给父亲治丧为线索,串联起家乡的一系列人事纠葛,为我们展现了纷繁的众生相和传

校园悦读 | 看悲剧如何搅《喜剧》的台

戏剧与小说素来有对现实的观照作用,作为一个游走于戏剧与小说之间的创作者,陈彦凭借丰富的编剧经验与扎实的写作功底成功跨转至小说领域,创作的几部小说为当代文坛输入了新的血液。从2015年出版的长篇小说《装

校园悦读 | 这两个视野里的《长安》

长篇工业题材小说《长安》是阿莹于2021年推出的最新力作。小说引人瞩目地采用了“国家”与“个体”的双重视野,一方面力图呈现军工工人在国家变革中的心灵冲击,另一方面又批判性地将国族话语融入人学立场,于历

校园悦读 | 作家东西与心理现实主义的东西

东西本名田代琳,著有长篇小说《耳光响亮》《后悔录》《篡改的命》,他与毕飞宇、李洱、艾伟等被评论界称为“新生代作家”。《回响》是东西创作的第四部长篇小说,讲述了女主人公冉咚咚在侦破凶案过程中,无意间发现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