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览群书2022年第10期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2022年第10期

月刊 文化综合

简介

博览群书由光明日报社主办的综合性读书指导刊物。旨在引导广大城乡青年读书学习,推动振兴中华读书活动的深入开展。本刊是一本在中国大陆知识分子中影响颇大的文化月刊。在“博览”中看透历史与现实,于“群书”里识尽精彩与繁华,本刊是你了解中国图书界、知识分子界动态的不可多得的刊物。

目录

本期关注·中华文明探源笔记 | 用文明照亮复兴

毫无疑问,当今寰宇,并不平静。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人类社会满是机遇与挑战;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国际格局演变深刻而复杂。对于全世界而言,要携手走向美好未来,既

评论 | 《张伯驹词传》与读懂士人的秘钥

新文学诞生后,读书人多是沿着白话文学的路径前行,习俗与审美趣味都有些变化了。从事新文学写作的人,有许多是喜欢旧学的,或者是迷恋古代士风的。但因为趣味隐得深,人们不太谈它。像郁达夫之于旧诗,台静农精于书

评论 | 这部现当代少见的“提要类著作”

任何一位从事古文献研究的学者,都需要读古书。在读书过程中,一般需要做札记。胡适曾将读书札记分为四类:一是抄录备忘;二是作提要节要;三是自记心得;四是参考诸书,融会贯通,作有系统的著作。古人治学,以札记

文化视点·解密罗隐 | 看罗隐杂文中的老庄身影

罗隐(833-910)是唐末著名诗人,其文章也独具特色,现存文集《谗书》五卷(共60篇,其中2篇存目阙文)、《两同书》两卷、《广陵妖乱志》一卷及序、记等杂著三十余篇。其中,唐懿宗咸通八年(867),罗

文化视点·解密罗隐 | 涉农诗里寻罗隐

唐前的涉农诗我国古代最早的涉农诗可追溯至《诗经》,如《豳风·七月》《周南·芣苢》等。《诗经》中还有以农事讽时事的诗篇,如《魏风》中的《伐檀》《硕鼠》。还有一些诗篇部分或一些诗句涉及“农事”。这些写农业

文化视点·解密罗隐 | 罗隐几至化境的讽刺

宋代薛居正《旧五代史·梁书·列传十四》罗隐本传云其“诗名于天下,尤长于咏史,然多所讥讽”。在罗隐传世的500余首诗中,咏史诗就有80余首。其咏史诗所表现的独特的艺术个性,即对讽刺手法的灵活运用几至化境

推介 | 跨学科之难与《晋唐佛教行记考论》之顺

汉魏以来,史学勃兴,史部文献蔚为大观。得由于佛教传入及杂传的兴盛,晋唐时期出现了记载汉地佛教徒事迹,包括了地理、山川、城邑、风物、民族、朝聘、行役等内容,兼具传记、地记、游记等文本特征的佛教行记,并在

书人茶座·听古诗文讲自然 | 先贤笔下的树很神奇

2021年以来,中国政府多次呼吁“国际社会要以前所未有的雄心和行动,勇于担当,勠力同心,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并以多项实际行动向世界人民提交了自己的“绿色答卷”。当然,对于绿色大自然,我们的先

书人茶座·听古诗文讲自然 | 原始地母崇拜里的生态观

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都是从神话开始的,周民族的历史自然也不例外。《诗经·大雅·生民》(汉郑玄笺,唐孔颖达正义《毛诗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本文所引《诗经》,皆为此版本)中记载了周民族始祖

艺术生活 | 林黛玉适合什么岗位

我建立了一个《世说新语》微信群,群内有几位研究红楼梦的学者和作家,受他们熏陶,群里经常就《红楼梦》人物进行相关探讨。一天晚上,为了向微友们讨教,我发了一条微信,征求大家对黛玉的看法,并问询大家:林黛玉

文化思考 | 我看数字文明时代的中国抉择

人类已经全面大踏步地进入数字文明时代。数字领域的大国竞争趋于激烈。因为中美两国拥有世界上最多、最大的互联网公司,这种竞争尤其体现在中美两国之间。在数字领域的很多方面,中国处于先行者的地位。对中国来说,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