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2024年第8期

牡丹

牡丹2024年第8期

半月刊 文化综合

简介

《牡丹》是河南省一级期刊,杂志以河洛文化为底蕴,贴近现实生活,突出地方特色,注重青春气息,追求新颖高雅。

目录

咏絮 | 冬的喁语

最个性的季节寒山瘦水枯柳黄草底色是素白名片是冰雪始于清秋终于萌春一头连着丰收一头密接耕播成熟的季节因春的生发夏的孕育秋的沉淀收藏的季节藏秋实而育春华藏育的恰是新生雪是冬的儿女没有孕育雪的冬残缺、支离荒

咏絮 | 在生活中感受艺术的真谛

在每个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中在咖啡的香气、早餐的温暖中在街头的每一道涂鸦中在高楼与小巷的交响中音符在咖啡馆角落跳跃街头艺术家的即兴每一本书 每一个故事都是心灵的画布 情感的舞蹈电影院里 光与影交织在大银幕

咏絮 | 只是

我看你走过五色环走进色彩斑斓像串串飘晃过的紫风铃若隐若现 消失不见惟留下 你曾呼吸过的旋律!在我心底 珍藏着关于你的所有记忆只是没赶上说我想你 只是来不及说我愿意所有来不及的真心仅差句 我爱你梦醒了天

咏絮 | 月球上的人(外一首)

据野史记载月球上的人曾经相爱枯干山水 压碎文明风铃摇晃一双双影绰绰的眼和曾经青苔编织着秒针 垂垂老矣那里喜欢一切必然降临的永恒譬如死亡、诀别和雨散星离月球下的人分明凛冽的四季被虚设的时间囹圄常在隆冬摇

咏絮 | 云麓心迹(组诗)

小寒感怀泠泠霜月忧心续,时夜孤凄碎静幽。零泪神伤苦难寐,人生道破尽离愁。秋 行风过芙渠动,行人水影中。云烟依翠柳,落日映莲蓬。欲把青梅弄,还将星月逢。欢言共闲逸,长醉万愁空。雪日临池午后呵凝砚,瓶花赏

品评 | 废名散文的内倾性探究

晦涩难懂一直是废名创作研究方面的一大话题,不同的学者从古典文化、现代性、佛学禅宗等角度对此展开分析。实际上,废名的晦涩难懂并非是即刻形成的,他的散文创作在20世纪20—40年代呈现向内转的态势,而这种

品评 | 浅析路遥文学创作中的“人民性”

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作为一部反映中国农村生活变革和人性探索的巨著,具有深刻的“人民性”价值和丰富的内涵。本文从三个方面思考该作品的“人民性”价值:首先追溯路遥的文学创作中“人民性”的来源,其次对路遥《

品评 | 汪曾祺散文集《人间草木》中的文化内蕴探究

汪曾祺的散文包罗万象,散文集《人间草木》记录了人文故事,状写了南北风景,讲解了众多鸟兽草木及瓜果花卉,并附带考究论证。汪曾祺以其行云流水般的文字将人间风情娓娓道来,带给读者别样感受。读者能从《人间草木

品评 | 张爱玲小说的家族叙事

家族制是中国封建社会结构的基础和特征之一,从家族角度展开文学研究,能够拓宽文学研究的范围。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人们对始于夏朝,并影响了后世各封建王朝的宗法制度并不陌生。随着历史的发展,宗法制如同家族的血

品评 | 视觉符码下的人性解读

一、中国西部电影和电影符号学(一)中国西部电影的含义西部电影是中国电影重要的艺术流派。20世纪八九十年代,西部电影以理论推动实践,实践丰富理论,创造了中国电影的艺术高峰。1984年3月,钟惦棐先生倡导

品评 | 筝曲中点奏技法分析

点奏技法是古筝演奏中一个重要的快速演奏技法,在筝曲中运用广泛。本文对点奏技法进行介绍,结合筝曲《枫桥夜泊》中的重要段落对点奏技法进行深入分析,指明在乐曲点奏技法段落演奏时,演奏者应该注意的弹奏要领及其

品评 | 中国艺术歌曲《那就是我》的演唱诠解

中国艺术歌曲与欧洲艺术歌曲不尽相同,是以中国文化为核心,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形式。《那就是我》由陈晓光作词,谷建芬作曲,作品抒发了浓浓的游子思乡之情。这首中国艺术歌曲旋律优美动听,歌词感人肺腑。本文对该

品评 | 湘东、湘西红色歌曲音乐对比研究

红色歌曲作为中国革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意义,以朴实、激昂、催人奋进的音乐形式和富有革命精神的歌词内容,被广泛传唱。湘东、湘西既是中国革命历史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也是红色歌曲

品评 | 歌剧《伤逝》选段《一抹夕阳》艺术特征分析

一、歌剧梗概歌剧是用声乐和器乐表现剧情的戏剧作品,是集音乐、诗歌、戏剧表演、舞蹈、舞台美术、服装等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体裁。歌剧的结构,通常包括序曲、间奏曲、合唱、重唱、独唱等。歌剧中主角的独唱分为咏叹

品评 | 意象之境

尚可是当代水墨绘画领域的名家,他的作品所展现出的艺术语言和绘画思想都是极富个性的。本文首先介绍尚可的求学经历,其次从造型、构图、笔墨、设色四个方面初步探索其艺术风格,同时对尚可作品中的艺术语言进行阐释

品评 | 揉弦技巧在二胡演奏艺术中的应用

二胡演奏艺术中的揉弦技巧是演奏者使用手指在二胡弦上滑动和揉动,以产生特定的音色和音效。揉弦技巧可以产生滑音、颤音等丰富多样的音色效果,为音乐增添表现力和层次感。一、二胡揉弦的特征作为中国传统弦乐器演奏

品评 | 女高音混声唱法训练要素分析

混声唱法是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唱法,对演唱人员的要求较高,而且逐渐成为女高音歌手所不能或缺的一项关键技能。如果要保持高超的混声唱法技巧,必须进行大量、重复性的训练,并能把握训练要素,确定训练要点,如此才

品评 | 高校合唱指挥中肢体语言的艺术塑造

在当代音乐教育和表演艺术的世界里,合唱指挥不仅是技术上的展示,更是深层的艺术交流。合唱指挥者通过其肢体语言,如手势、面部表情,甚至整个身体的姿态,与合唱团成员进行非言语的沟通,共同探寻音乐作品背后的深

品评 | 《渔舟凯歌》作品分析及演奏体会

《渔舟凯歌》是浙江歌舞团20世纪创作的一首反映渔民生活的新型吹打乐曲,呈现出了渔民们扬帆出海,抵抗海浪撒网捕鱼的劳动场景。《渔舟凯歌》由朱良楷、顾生安、姜水林、张全夫集体创作,作曲家刘文金先生在原作的

品评 | 声乐演唱艺术中情感表达的思考

声乐演唱艺术作为一种通过声音表达情感和传达故事的艺术形式,其包含着丰富的情感,需要演唱者结合多种方式进行充分表达。在歌曲演唱中进行有效的情感表达,不仅能够营造舞台氛围、深化作品内涵,还能够引起观众的强

品评 | 歌曲《一杯美酒》的审美特征探析

新疆地域广阔、山水秀美、人文荟萃,自古以来就有“歌舞之乡”之称。新疆民歌以其丰富多彩的艺术形态,丰富了我国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一杯美酒》是新疆维吾尔族的一首传统民歌,其独特的韵律、旋律及演唱特征,蕴

品评 | 中国艺术歌曲《偶然》的音乐分析及演唱处理

中国艺术歌曲《偶然》取材于著名作家徐志摩的同名诗歌,因其诗词的音乐性、流动性和匀整性,深受广大作曲家喜爱,众多作曲家都曾为这首诗歌谱曲,其中,作曲家李惟宁所谱曲的《偶然》最贴近原诗的艺术风格和意境。本

鉴赏 | 托斯蒂艺术歌曲《理想佳人》演唱技巧及处理分析

《理想佳人》是一首具有独特魅力的艺术歌曲,是托斯蒂的代表作之一。托斯蒂的艺术歌曲以优美的旋律、深刻的情感内涵和精湛的演唱技巧而受到欢迎。在《理想佳人》这首艺术歌曲中,托斯蒂充分展现了他的音乐才华,创造

鉴赏 | 《外套》与《阿Q正传》中小人物反抗比较研究

果戈理的《外套》和鲁迅的《阿Q正传》都塑造了受等级压迫的“小人物”形象,两部作品通过展现小人物的反抗来探讨个体自由遭受侵害的问题。但目前学界鲜少从小人物反抗精神的角度来探究二者的异同。研究发现,二者的

鉴赏 | 威廉·布莱克诗歌中“玫瑰”意象与女性形象初探

玫瑰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威廉·布莱克的诗歌中反复出现的意象之一。本文以《病玫瑰》和《我那美丽的玫瑰树》为研究文本,分析玫瑰的象征意义及其代表的女性形象。在布莱克的诗歌中,玫瑰的象征意义并非一成不变。在《

鉴赏 | 巴扬手风琴演奏中“情”的理解与表达

音乐情感在音乐作品表达中占据着不可动摇的核心地位。在巴扬手风琴演奏中,只有对“情”进行深度理解、灵活表达,才能给观众带来更加强烈的视听感受,让观众能与演奏者一起代入巴扬手风琴作品的意境中,从而达到“以

鉴赏 | 威尔第《弄臣》中的男中音角色分析

在歌剧艺术的世界中,声乐表演不仅是音乐才能的展现,更是角色内心世界和情感的传达。威尔第的《弄臣》以其复杂的情感纠葛和深刻的人物刻画而著称,特别是作品中的男中音角色——里格莱托,其角色的音乐表达和戏剧性

鉴赏 | 探析艺术歌曲《谁是西尔维亚》的演唱艺术

一、《谁是西尔维亚》的相关背景简介(一)作者简介舒伯特,全名弗朗茨·泽拉菲库斯·彼得·舒伯特,是19世纪初期奥地利著名的作曲家、钢琴家和音乐教育家。他既是维也纳古典音乐传统的继承者,又是西欧浪漫主义音

鉴赏 | 咏叹调《每逢那节日来临》的音乐分析与演唱研究

一、背景介绍《每逢那节日来临》是意大利著名作曲家威尔第歌剧《弄臣》中的一首咏叹调,讲述了主人公吉尔达悲惨的爱情故事。作曲家通过高超的创作手法对人物的心理特征进行描写,用优美的旋律和深刻的情感塑造剧中人

艺林 | 少数民族古籍版式设计形式美感探究

版式设计是书籍设计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具有强烈的风格特征和艺术鉴赏价值,不仅能够推动优秀文化有效快速传播,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文化软实力、促进民族意识觉醒。研究少数民族古籍版式设计,发掘具有少数民族特

艺林 | 书法艺术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群众文化是我国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国民文化素养提升,因此,深受国家和群众的重视。书法艺术是我国特有的艺术性形式,具有艺术性、实用性及文化性,凝聚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结晶,将其应用到群众文化建

艺林 | 美食摄影技巧探析

民以食为天,饮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基本的营养,更追求品质和美感。美食摄影作为食品美学的独特表现形式,将美食的色、香、味、形

艺林 | 浅析宋元时期文人画艺术风格

宋代山水画的艺术品格基本奠定了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基调,宋代是一个色彩和水墨交相辉映、诗情画意、笔墨意趣交融的时代。元代文人画发展于动荡的社会,在前人理论的基础上形成了情景交融、直抒胸臆的特点。在中国绘画

艺林 | 吴声苏作

苏州方言文化源远流长,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价值。近年来,随着文化创意产业地位与重要性的显著提升,探讨两者之间的有机融合,有利于达到“1+1>2”的效果。文章首先探寻苏州方言文化中可供转化的特色元

艺林 | 探究群众文化活动与非遗保护的有机整合

现代社会迅猛发展,群众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和文化传承的关注度随之提升。为了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全国各地开始大力推动群众文化事业建设,积极组织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但活动形式单一、特色不足,以至于群

艺林 | 传统文化与文旅演艺舞蹈编导的跨文化对话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发展飞速,人民对于精神文化的追求日益强烈。在政策的推动下,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突飞猛进,人民群众对于旅游的需求日益旺盛,对旅游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年来,各地在深度挖掘自身文化的基础

艺林 | 舞蹈文化在舞台实践表演中的作用研究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及经济的不断进步,我国逐步形成了多元完善的舞蹈艺术体系,舞蹈种类愈发丰富。基于表演实践进一步加强对舞蹈文化的展现与弘扬,一方面能够落实文化自信的相关要求,使舞蹈专业学生增强民族意识

艺林 | 论深圳客家凉帽蕴含的生态审美观

人类生存离不开自然环境,不同的自然环境又孕育出不同的生态审美观念。从中国传统文化层面上看,生态审美观是以自然万物为对象,以“万物与我为一”为理念,以“道法自然”为准则,以“人与天地相参”为标准,以“天

艺林 | 论金沙江沿岸红色歌谣的主题意蕴及多元价值

民间歌谣是富有创造力的口头文学,起源于生活,又反映生活。红色歌谣作为民间歌谣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独特的韵味,记录了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参与武装斗争的历史过程,兼具民族性与地方性。对这些留存至今的

艺林 | 当代没骨花鸟画的创新发展探讨

当代没骨花鸟画在保持传统精髓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和发展,形成了更加丰富多样的语言特色。本文主要探讨当代没骨花鸟画的创新性表现,包括题材选择的拓展、色彩运用的创新、构图方式的创新和笔墨技巧的创新等方面

艺林 | 加强基层文艺团队建设 丰富百姓群众文化生活

基层文艺团队是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其在城市社区群众文化活动中也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基层文艺团队能够起到带头的作用,带领人民群众参与到民间艺术活动中。大部分基层文艺团队的成员都是普通群众,他们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