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耕2023年第7期

躬耕

躬耕2023年第7期

月刊 文学小说

简介

《躬耕》杂志坚持“两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培养文学作者,繁荣文学事业,服务于社会主义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

目录

小说视界 | 难却

1天光微沉,红烛摇曳。林依婉端坐于梳妆台前,长长的秀发如青瀑,铺散在后背上。她着实累了。她主唱的《西厢记》,已经连续演了十六场。丫鬟翠儿来报:“林老板,秦老板来了。”“跟他说我已睡下。”林依婉是名角,

小说视界 | 李无忧

1从公交车门挤着人下来时,凉鞋胶带“嗖”地一下崩断了。周婕一脚拖着鞋,一手提着几个袋子,歪着身子,远远望去,很是狼狈。她心中想,这该不会是什么不好的兆头。上一次凉鞋胶带断掉是在三年前,最后一次见李响的

小说视界 | 麒麟笔架

白常会心里烦成了蜘蛛网,纵横交错。对面墙上挂钟的时针和分针形成的尖角好像一把剪子,生生地要扎进他的胸腔,要剜他的心。而走在时针和分针之间的秒针又是那么红艳,那么锋利,仿佛跟进一针!《西游记》主题曲的歌

小说视界 | 古村落的微笑

“你还嫌少啊?这一年就赚了不到十万,给你五万不少了。”阿贵说。鸿喣笑了笑说:“你把钱都拿走,把药价降低一大半,就算给我提成了好吧?”阿贵认为鸿喣不可理喻,愤然离去了。小山村之前交通不便,村民都想法子走

散文短章 | 竹溪的美食

一竹溪七日,我随团走了许多地方:蒋家堰镇境内的关垭楚长城;泉溪镇境内的营盘山生态旅游区与石板河村的“金漆世家”漆器作坊;鄂坪镇境内的皇木谷与黄花沟景区;龙坝镇境内的肖家边村及作家沈凯故居;水坪镇境内的

散文短章 | 问石山川

几位朋友,爱石成癖。稍有空闲,便走山行水,披风沐雨,寻石觅奇,乐此不疲。我观诸君藏石,皆有一种天地灵气。那多彩多姿、奇形怪状的石头,秉天地之韵,得日月之精,观之赏之,心海会荡起层层涟漪。我想写点石头的

散文短章 | 月光里的槿湄

市里红十字会招募志愿者,我看了招募条件,符合。于是,就报了名。第三天,一个陌生的电话打进来,我看是本市的号码,就接了。电话里一个低沉安静,略带点磁性的女中音飘过来,问我是不是姓赵,前天应征了红十字会的

散文短章 | 在旷野和村庄之上

村庄的光阴素净而斑驳,静谧无声中潜藏着无限秘密与期待。一辈子生活在村庄的母亲,总能用一颗慧心与巧手揭开时光的缝隙,打磨出明媚而清透的美好。生活一往直前,岁月蓬勃,不为任何人而停留,但因了这执着的劲儿,

散文短章 | 小山(外一篇)

爬上小山顶的时候,我还不知道它的名字。这是一座无名之山。所谓无名有两层意思:一是没有名声,二是没有名字。这样也好。常言道,看景不如听景,许多名山往往徒有虚名。至于山名,其实和人名一样,都只是便于人识记

散文短章 | 老舅

正当老舅要迈过水沟时,忽被一声“卖豆腐的”拦了下来。他歇下挑子,从另一个木托板上抽出一杆带着铝托盘的秤,接过递过来的一小包黄豆。秤,在两人的目光中轻轻打了一个晃,终于安静下来。把豆子倒进口袋,空袋子还

诗歌前沿 | 卢山的诗

大地的块垒和胆汁阳台上的那些石头是从万里之外的博孜墩带回来的它们白天正襟危坐&nbsp 闭目养神在夜晚仰望星空&nbsp 聆听流水的教诲吐出大地的块垒和胆汁凝固成西部的一颗颗心脏在博孜墩&nbsp 群

诗歌前沿 | 楸花与夜(外二首)

包括房屋、街道、虫鸟和草木,墨色将太多言语溶解黑暗成为山谷,倒置在三尺之上赶在一场雨未降临前楸花铺排在人行道上若不是如此,谁又会抬眼去望望高处的静默我们行走如机器加缪笔端的剧情日复一日上演还好,你有你

诗歌前沿 | 流水依旧是流水(外一首)

流水依旧是流水。这定律只有在严寒的冬天会被短暂地打破,不流淌的流水凝固成了冰那是流水在作短暂的歇脚,它们需要蓄积起抵达远方的力就像溪流总是以一路欢歌驱赶走大山深处的寂寞在我脚力可及的乌蒙,轻易就能找到

诗歌前沿 | 恍然,如梦(组诗)

惊蛰之光梦中被逼入绝境,情急时翻身瞬间的碰触,像在混沌中抓住一根稻草,或一种无以名状的安慰醒来,惊蛰的阳光从你那一侧倾泻进来新的一天,总需要被凝视钟表上,指针的脚步清晰可闻一格一格,下落又升起你双眼微

诗歌前沿 | 人间书(组诗)

青菜谣想起一棵青菜的模样就想起奶奶那被岁月留下的笑容那么朴素而又慈祥地挂在墙上,安静地望着我们记得每次从菜地里取回青菜奶奶就开始一棵棵认真地剥开好像剥开那些青菜身上的泥土掸去那些菜虫,掐掉泛黄的叶子日

致敬经典 | 王贵与李香香(节选)

一 崔二爷收租公元一九三○年,有一件伤心事出在三边。人人都说三边有三宝,穷人多来富人少;一眼望不尽的老黄沙,那块地不属财主家?一九二九年雨水少,庄稼就像炭火烤。瞎子摸黑路难上难,劣汉就怕闹荒年。荒年怕

21世纪河南作家系列研究工程 | 燃起比愤怒更大的火焰

或许,我从未像近几年来这样更为迫切地思考诗歌的形式问题——抑或准确地说,是如何捍卫诗之为诗的问题。这是因为来自现实生活的种种感受,常常使人不由自主地会把内心的表达变成另外的东西,尽管这同样有道理而且必

南阳青年作家专栏 | 故乡印记

归梦刺玫年年开,似是故人来。屋后的园子,是个半坡形,三面种满了刺玫,密密匝匝、细长交错的枝条,把整个园子严严实实地围起来,形成一个与外界完全隔绝的所在(至少小时候那样认为),那里,便是儿时玩过家家最好

征文一览 | 城市胸襟上的花朵

一南阳的春天,总是诗情漫漫,画意绵绵。这幅画,起笔于白河岸边傲霜斗雪的梅花苑,回环至桐柏山若云似霞的樱花阵,稍顿于伏牛山鲜衣怒马的杜鹃林,落笔在如火如荼的月季花海。前几笔是春天在转轴拨弦,校正曲调,后

征文一览 | 月季花里的似水流年

月季是我接触最早的盆景。有四十多年了,那时我只有五六岁,在父亲的诊所,见到院子里有几盆绿叶红花,在正午的阳光照耀下,传来淡淡的幽香。忍不住凑近嗅去,没留神,被带刺的花枝刺破了手指,血流了出来。想哭,一

征文一览 | 花中挚友月月红

一每到四月,整个宛城就成了月季的天下。她就像每年归巢的燕子一般如约而至,把芬芳送往城市的每个角落。月季之于南阳,就如年年相聚的老友。几乎城市的每条街道、篱下、宅旁、院中、山头、河边……都能看到月季的倩

征文一览 | 父亲与月季

1月季开了,真好!在父亲眼里就是一颗颗爆竹,噼里啪啦地引爆了春天四月末,篱前的一蓬蓬月季露出了新嫩嫩的笑脸,香气粉腻,深红、浅红、鹅黄、樱粉,像衣裙缤纷的女孩,晃着一张张丰硕香润的凝脂脸庞,向父亲讨娇

躬耕论语 | 浅谈王安忆《长恨歌》对宏大叙事的反叛

荣膺第五届茅盾文学奖的小说《长恨歌》被视为王安忆的巅峰之作。作品时间跨度长达四十年之久,几乎囊括了中国20世纪后半叶重大历史事件。在这样一部可以称之为“史诗”的作品中,王安忆跳出宏大叙事传统的束缚,以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