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 走进校本课程的“春天” 自2001年课改以来,校本课程已经成为国家课程的最佳帮手、学校文化的靓丽色彩、学生发展的个性平台。在“双减”背景下,由于有了更大的空间与更多的时间作为支撑,校本课程已经由教育的“小点心”逐渐成为学校的
大家关注 | 中小学教材研究要为教育强国建设服务 教材是学生长知识、长智慧的一个源泉,也是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载体,关系到孩子们的成长。我国的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明确指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基本问题。在这个意义上,我国的教材必
大家关注 | 风华正茂行远自迩,激扬文字向史而新 教育期刊是党和国家重要的意识形态阵地,是传播先进教育理念、服务教育强国建设、推动教育改革实践的重要平台。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
大家关注 | 义务教育阶段区域课程实施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 【摘 要】 本研究从对新课标的理解、对教材的适应程度、课程实施、课程资源、反思与评价、课程支持六个方面对义务教育阶段区域课程实施的现状进行研究。通过对山东省5263名教师的问卷调查发现,教师对新课标的
大家关注 | 今天我们如何学习中华优秀传统经典? 【摘 要】 中华优秀传统经典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最核心、最稳定的组成部分,对于保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性起重要作用。经典的本质是在历史上形成了逐渐层积的思想体系,所以经典学习的主要落脚点不是单纯的
专题 | 多元立体校本课程建设之路 编者按:《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中明确指出:“义务教育课程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类。……校本课程由学校组织开发,立足学校办学传统和目标,发挥特色教育教学资源优势,以多种课程形态
专题 | 基于学校文化建构校本课程路径探析 【摘 要】 学校办学特色和价值取向是学校课程建构的源头。浙江省湖州市月河小学教育集团以“志正”文化为背景,以目标导航,架构课程思路图谱;应儿童所需,丰富课程内容,构建有特色的学校养正课程体系。学校通过
专题 | 基地课程建设的实施策略与未来展望 【摘 要】 当下中小学基地课程建设正在迅速展开。本文就笔者带领教研组开展基地课程建设的实践体会,结合日常在一线的交流见闻,尝试论述基地课程应如何定位、如何建设、如何发展等问题,提出基地课程要侧重课程建
专题 | 史家胡同小学“数字博悟”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这为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进一步发展教育数字化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作为数字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领域正在大力实施教育
专题 | 专题教育校本课程价值取向:问题解决与高品质探究 【摘 要】 中小学专题教育侧重于培养公民基本素养,与时代发展结合得更为紧密,教育的个体社会化价值更加突出,是社会活动视域下学科课程的重要拓展与有益补充。《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首次提出专题
专题 | 培育问题解决能力的校本课程“三部曲” 【摘 要】 培育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是培育学生实践创新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在校本课程建设中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共有“三部曲”,一是发现与提出问题,带领学生直接到达事件现场,引导学生深度参与学校及社区
专题 | 立足办学资源的校本课程开发路径探析 【摘 要】 珠海中山大学附属中学以办学理念、校训为统领,通过态势分析法诊断优劣势,充分利用大学和社区的人力、物力资源,开发、整合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现已初步形成“博行”特色校本课程框架。【关键词】
名师工作坊 | 高中跨学科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摘 要】本文为突破高中跨学科教学的困境,从目前的课程资源、学习评价和师资情况出发,提出跨学科教学基于相同学习主题、真实问题解决和兴趣爱好引导的教学设计策略,基于形成性评价、档案式评价和学科关键能力的
名师工作坊 | 大任务驱动下的跨学科教学实践 《说“木叶”》是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三单元的文章。该单元为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单元,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探索与创新”,认识人类科学探索与创新的意义,体会人文之美与理性的价值,激发探索意识、创造激情和理性精神。
名师工作坊 | 创设综合性学习情境,做好跨学科主题教学 杰出的人才很难说是某一门学科单独培养出来的,必然是多个能力系统共同塑造的。当前的分科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教学组织上,已经显现出局限性。教育者普遍意识到,无论基础教育持续多少年,都无法将“通
课程与教学 | “双新”背景下初中历史大概念教学探究 【摘 要】新课程、新教材背景下,学教改革呼唤学科大概念教学的落地。学科大概念即“Big Idea”,是促进知识结构化的关联与迁移机制,包括基于课程标准的目标要素、基于教材模块的学材要素与基于前测数据的
课程与教学 | 从碎片化到结构化: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意义建构 【摘 要】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是传承文化和思想的主阵地。语文阅读教学的根本要义在于意义建构。传统语文阅读教学长期存在文本选择类型单一、文本密码破译理解单一等问题,使学生深陷文本意义建构碎片化、肢解
课程与教学 | 指向思维品质提升的初中英语文学阅读教学策略 【摘 要】思维品质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个体智力和思维水平的差异化体现。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使其具有逻辑、辩证和创新思维,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课题,也是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和培养学生良好
课程与教学 | 高中思政课跨学科教学的“四维”评价量表设计 【摘 要】跨学科教学在高中思政课中的运用有利于突破传统分科教学的局限性,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综合化,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对跨学科教学实施效果的评价应立足于课堂本身,以课堂观察为主要形式,通过建构“四维”
课程与教学 | 小学体育专项运动技能表现性评价设计策略与思考 【摘 要】为深入探索专项运动技能表现性评价,笔者从项群理论出发,根据《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教学内容,以“情景运用”为主要手段探索专项运动技能表现性评价设计策略。本文以水平三篮球
课程与教学 |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科学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 【摘 要】在核心素养培养任务驱动下,教师要通过生动的科学问题引导学生去观察、去尝试、去探求。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要从单元整体设计出发,拟定真实有趣的单元主题;打破课时局限,以单元核心任务为线索;开
课程与教学 |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高中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摘 要】整本书阅读教学是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的亮点。将项目式学习运用到高中整本书阅读教学,能够为教师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提供新思路。本文从导读、研读、评价三个方面探寻提升高中整本书阅读教学效果的实践路径
教师与发展 | 以提升研究能力为核心的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策略 【摘 要】中小学教师的研究能力,是一种基于教育教学实践问题解决的实践能力,由问题发现与分析能力、文献查阅与综述能力、方案研制与实施能力、成效评估与反思能力、成果提炼与分享能力五种能力构成,突出教师从实
教师与发展 | 理论、结构、实证:中小学教师开展课题研究的实践逻辑 【摘 要】中小学教师开展课题研究的实践逻辑,是理论、结构、实证三者的统一。理论是“结构的呈现”和“实证的依据”,结构是“理论的组织”和“实证的架构”,实证是“理论的诠释”和“结构的运行”,三者相融共生
教师与发展 | 教育数字化背景下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提升路径 【摘 要】教育数字化进程中,教师的数字素养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本文以提升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为切入点,剖析了提升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从观念先行、系统培育、环境升级、体系保障四个方面
学前教育 | 核心素养视域下垃圾分类与民间体育游戏多维融合策略研究 【摘 要】幼儿园基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求,探索垃圾分类与民间体育游戏多维融合策略。具体步骤为回归“核心素养”之本,覃思可融依据;依循儿童认知经验,遴选可融素材;借助思维导图,架构可融路径;承借
学前教育 | 破界·赋权·联结:构筑幼儿园生活劳动生态圈 【摘 要】幼儿园生活劳动教育应在深刻理解其教育内涵、意义的基础上,“分层”设置生活劳动课程内容,“破界”拓宽生活劳动教育形式,“放手”让幼儿学会生活,“赋权”让幼儿做生活的主人,“沟通”转变家长劳动观
探索与回声 | 任务•情境•活动:指向高阶思维发展的“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实施路径 信息社会快速发展,人们每天面对海量的信息,知识的碎片化、思考的不连贯性等问题日益严重。教育要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新课标明确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要培养具有高阶思维能力的人才。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探索指
探索与回声 | 探“微续写”技能,助高考读后续写 读后续写是英语高考试卷中的写作新题型,要求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根据阅读材料及每段所给的开头句,续写两段文字,且字数限制在150左右。这就要求学生在阅读时准确把握文章情节线和情感线,进行写作时,要思路清
探索与回声 | 小学语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任务群设计与实施策略 2022年4月,教育部颁发《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新增“课程内容”标准,重新界定了语文“教什么”和“怎么教”,让语文教学有了更清晰的目标和方向,其中,学习任务群的
探索与回声 |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运用激励性评价的策略研究 激励性评价是一种旨在激发学生潜能和激励他们有更好发展的评价艺术。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一定的方式和手段,按照不同的准则,对不同的学生所展现出的行为给予勉励、支持,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体验感[1]。
博览与叙事 | 从美国中小学学业测评看中国中小学学业测评改革新出路 教育测评改革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当前,“双减”政策落地之后,我国教育测评也正在经历一场新的变革。类似地,美国教育部2010年提出了“共同标准”,旨在统一K12年级主要学科的课程教学,提升美国
博览与叙事 | 指向真实自我认知与完善的教学省思 《教学勇气:教师心灵漫步》(20周年纪念版)是美国教师帕克的著作,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策划出版。全书共七章,可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分别解答了什么是真实自我、为何教育者会丢失真实自我和如何认识真实自我并将
博览与叙事 | 非常“5+1” 生活中最富有仪式感的活动莫过于婚礼了,因为结婚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而且婚礼的各种程序繁多、参与者多而广。以此类推,要在班级管理中深度发挥仪式感的教化作用,莫过于精心策划对学生影响深远的本班级专属大型活
博览与叙事 | 班主任的“接、化、发” “接、化、发”原本是中国传统武术中的理念,即接招—化解—发功,我将其运用于班主任工作中,以更好地助力班级管理实践。我执教的高一班级中有一名学生叫小闫,他在日常学习中存在一些问题,和同学关系紧张,常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