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师2024年第11期

中国教师

中国教师2024年第11期

月刊 教育教学

简介

《中国教师》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国家级刊物。《中国教师》以“启迪良知、传承文明、教育为先、教师为本”为宗旨,以“服务中国最大的知识群体、感悟教师全新的职业人生”为己任,集专业类、职业类、时政类和生活类栏目为一体,面向广大教师,零距离走进教师生活,反映教师心声,关注教师专业成长!

目录

卷首语 |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系统工程观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是系统工程,围绕“小学阶段重在启蒙道德情感,初中阶段重在打牢思想基础,高中阶段重在提升政治素养,大学阶段重在增强使命担当”的目标,通过有效教学,实现以启蒙情感为起点,从情感到价值培

大家关注 | 中小学教师科研应转向做“有趣”的研究

【摘 要】 当前教师参与科研的意愿不足,脱离实际教学的“真问题”、盲目追逐教育“热点”以及科研过程中的功利心态使得科研活动更被视为一种额外的负担。鼓励教师走出教室,将科研活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寓研于乐

大家关注 | 小学生的作业为什么总是那么多?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我们都希望小学生作业能少一点,成绩能好一点,这样,学生们就不会讨厌学习,心理健康就能得

大家关注 | 论胡适的中学语文教材观及其价值

【摘 要】 胡适是我国现代语文教育的重要开创者,他关于国文教材的思想博大精深,在教材编写方面,胡适认为教材的编写要在新文学的背景下进行,要规范标点符号,使用白话文;在教材内容方面,胡适厘清了国文教材与

专题 |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编者按: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提出“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2024年,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召开五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

专题 | 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内容一体化建设的三个维度

【摘 要】 思政课内容一体化建设是当前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核心举措。要想将大中小学思政课内容衔接好,关键在于建立不同学段之间的协同理念,发挥合力效应,以提高教学效果;突出问题导向,坚持改革创新,使课

专题 | 我们的“跨界”思政课

【摘 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对于更好地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作用。在区域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实践中,以“议题式教学,同专题异构”的方式,展开研讨活动,并通过跨领域研读课标、跨

名师工作坊 | 观念统领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摘 要】单元整体教学作为一种教学设计框架,在实践中存在较大困境。观念统领的单元整体教学,立足核心素养,凸显学科本质,便于教师实施,是破解困境的有效路径。文章针对确定指向核心素养的单元学习目标、单元内

名师工作坊 | “平均数”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平均数是统计学中最基础、最重要的概念之一,隶属于“数据的收集、整理与表达”主题。平均数在现行的小学数学教材中并不是独立的单元,一般与条形统计图等内容混合编排。依照《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

名师工作坊 | 系统视角下单元整体教学的核心要点

当前教师在单元教学中存在的困境主要在于缺乏对单元内容的“整体把握”。加涅认为,系统设计的教学能极大地影响个人的发展,教学设计应该以系统的方式进行[1]5。进行单元教学更加需要“系统”的观点,“整体性”

课程与教学 | 学生问题行为“德心应手”式干预模式研究

【摘 要】如何系统且有效地预防和干预学生问题行为是当前中小学管理者和一线教师关注的重要问题。在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小学心育和德育的现状与困境,进而基于欧美学校普

课程与教学 | 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计思路与优化方案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跨学科主题学习提出了明确要求。本文试图探讨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计思路,聚焦跨学科素养,构建以“遴选概念—提出问题—确定目标—研制评价—部署活动”为核心

课程与教学 |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设计实践

【摘 要】本文围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探讨了以“真理的力量”为主题的教学体系设计。通过目标递进、内容衔接、多元实施和全面评价,逐步引导学生感知真理、理解真理、践行真理。不同学段的教学内容紧密衔接

课程与教学 | 深度学习视域下深度阅读教学策略

【摘 要】新课程背景下的阅读教学课堂的建构,要在深度学习视域下还原学生学习的本真,回归阅读教学的本原,科学认识教材文本的作用,积极激发学生的思维,以教师的深度教学引领学生走向深度阅读。【关键词】深度学

学前教育 | “我的实习场”课程实践与探索

【摘 要】“我的实习场”是包含多种经验的、动态的学习情境,是立足幼儿成长、基于幼儿生活体验,以项目活动、主题活动等方式实施的园本课程,强调教师的专业性设计和幼儿的主体性地位。园所从现有的实习场建构方式

探索与回声 | 指向思维发展的小学数学趣慧课程

“双减”背景之下,各学科教育教学均在大力探寻减负增效之路。作为学校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实施高质量的数学课堂教学,让高阶思维课堂教学落地落实?如何针对学生的差异与需求,探索多样化作业、丰富

博览与叙事 | 教育的智者,学者的风范

成尚荣的名字我早有所闻,他从事小学教育二十多年,担任过南通师范第二附小校长,有丰富的教育经验。他任江苏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时,对江苏省教育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未见其面,先闻其言。教育界流传着他的许多名言

博览与叙事 | 安的小凡,勇敢“不凡”

平日里,教师的注意力会不自觉地聚焦于两个端点。一端是“造事”的学生,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各种突发事件使得他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教师关注的焦点;另一端是“造势”的学生,他们总是能在各种活动中吸人眼球,赢得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