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师2025年第2期

中国教师

中国教师2025年第2期

月刊 教育教学

简介

《中国教师》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国家级刊物。《中国教师》以“启迪良知、传承文明、教育为先、教师为本”为宗旨,以“服务中国最大的知识群体、感悟教师全新的职业人生”为己任,集专业类、职业类、时政类和生活类栏目为一体,面向广大教师,零距离走进教师生活,反映教师心声,关注教师专业成长!

目录

卷首语 | 红色资源为课程深化改革插上羽翼

习近平总书记说:“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朴实的话语背后,传递的是红色资源不可替代的价值。代代传承红色江山需要发挥学校教育的作用,在学校课程深化改革中,充分抓住红色资

教育视点 | 反哺实践:课例研修成果凝练的有效路径

【摘 要】 课例研修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因其指向课堂教学的提质增效和师生的共同成长而倍受基础教育领域的青睐。如何将教师研修经验转化为知识,实现研修成果的凝练并为交流推广铺平道路,成为困扰一

教育视点 | 语文教育变革与现代汉语语法的相互内嵌

【摘 要】 白话文运动的成功,使得中国的语文教育发生显著变化,白话文将文言文取而代之,“国语”科应运而生。但是,当时中国学界对白话文的语法规则并无明确共识,黎锦熙从事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并且编写《新著国

专题 | 用红色资源铸魂育人

编者按: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注重运用新时代伟大变革成功案例,充分发挥红色资源育人功能,不断拓展实践育人

专题 | 用综合实践活动创新红色资源育人路径

【摘 要】实践学习是推进红色资源育人的重要路径,具有拓宽育人时空、丰富育人方式的优势。实践学习推进过程中育人目标不明确、活动线性化、学习过程碎片化会导致红色资源育人效果不佳。用好综合实践活动这一载体,

专题 | 以红色资源赋能劳动教育

【摘 要】红色资源与劳动教育融合的“劳动·红”特色育人路径包含三个维度:一是创建“1+2+5”校园环境,营造“红色”氛围,传承“红魂”;二是嵌入多元课程,种植课校园耕读传薪火,音乐课借旋律述奋斗,科学

专题 | 共享型区域资源中心建设

【摘 要】面对内容丰富的红色资源,适应以数字化和泛在性为典型特征的新教育和学习形态的发展,以高效整合和差异化为鲜明特色的共享型区域资源中心建设,为红色资源实践育人提供了一种集约化的模式选择。面向未来,

专题 | 立德树人视域下红色资源融入学校教育的实践路径

【摘 要】开展红色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能够充分发挥红色精神教化育人、凝心聚力的作用。本文基于北京市海淀区上地实验小学的实践,总结了红色资源融入学校教育的实践路径,即打造活动阵地,传承红色基因

专题 | 认知·体悟·传承:普通中学红色教育范式建构

【摘 要】红色教育是一个引导学生从未知向了解、认同、传承红色文化,步步深入发展的情感与生命历程。江苏省盐城市明达高级中学着眼“传承”红色基因目标,紧扣“体悟”情境教学关键,夯实“认知”红色教育基础,探

专题 | 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学科教学的实践策略

【摘 要】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学科教学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与文化观。本文以初中美术教学为例,阐述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学科教学的实践策略,从而推动教师在教材分析、教学设计中对红色文化资源

专题 | 基础教育领域红色文化的育人机理和实践探索

【摘 要】红色文化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质资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基础教育领域,立足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和文化观,遵循学生“

名师工作坊 | “提灯班会”:明理进德,赋能成长

【摘 要】“提灯班会”是一种指向学生素养发展的主题班会课例模式。文章通过提炼“价值澄清”和“同伴互助”的核心理念,设计“点灯引路—挑灯明理—亮灯互助—传灯生慧”的实施流程,提炼出让学生“被看见、被启迪

名师工作坊 | 提灯明理:照亮学生的成长之路

一、课例背景近年来,“校园欺凌”成为刺痛人们心灵的热词,触动了大众神经,也引发教育工作者的深深思考。校园欺凌影响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成为班级日常建设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学校由一个个班级构成,班主

名师工作坊 | 指向学生成长:一节好班会课的标准

班主任的两个肩膀,一个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另一个担着导航、树人、育英的使命。近20年来,我在负责区域德育工作中一直渗透一个理念:要努力成为“有底气、长志气、接地气、有名气、成大气”的内外兼修型

课程与教学 | “做中学”理念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本文以经度和东西半球的划分为例,阐述如何设计和实施有效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深度参与地理学习,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实践能力。通过分析“做中学”的理论依据和价值,揭示这一理论在实践中的常见误区,

课程与教学 | 寻找数学育人的“学科之眼”

【摘 要】数学学科育人要走向深入,须关注学科的独特性给教学带来的研究价值。本文通过案例分析来尝试回答数学学科育人的两个问题。一是立足整体把握教材,练就“学科之眼”。强调着眼结构,着眼情境,着眼迁移。二

教师与发展 | 教研员职业认同现状及提升策略

【摘 要】为了解我国教研员职业认同情况,笔者对全国36市的1654名教研员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我国教研员普遍认为自己的职业非常重要,但目前教研员考核评级、职称评聘及专业发展保障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

教师与发展 | 智能画像:教师个性化专业发展新样态

【摘 要】本文直面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以“智能画像”为突破口,构建教师个性化专业发展新样态。其中,“一师一规划”实现基于教师个性化专业发展需求的目标引领;“一师一研修”突破教龄壁垒,实施三维共生的教师

学前教育 | 在情境中生长:幼儿园“行知故事”的实施

【摘 要】在校园环境中,教学行为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行知故事坚持全人教育理念,通过构建故事情境,催生并强化儿童的概念认知,提升其能力,推动儿童的全面发展,不断探索幼儿园文化教育新途径,以“全员、全方位、

学前教育 | 儿童视角下幼儿园班级主题活动的设计路径

【摘 要】儿童视角强调儿童的主体地位,激发教师对幼儿作为“完整的人”的真切关注。本文从活动目标、内容选择、活动组织、开展评价四个方面,对儿童视角下幼儿园班级主题活动的设计路径进行了探究,从而使幼儿成为

探索与回声 | 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教育意蕴及设计路径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提出,“综合与实践”的内容要“以跨学科主题学习为主,适当采用主题式学习和项目式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数学学科和跨学科的知识与方

探索与回声 | 二十四节气融入小学美术教学的实践探索

源自数千载深厚历史文化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体系,不仅象征着多元文化的融合,亦蕴含着蓬勃的生命力与智慧。艺术与二十四节气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各种形式的艺术能够多维度、跨视角、深层次、宽领域地展示中华优秀

博览与叙事 | 比较教育研究的老黄牛

1964年,国务院外事办批准在高校设立外国问题研究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成立了外国教育研究室、苏联哲学研究室、苏联文学研究室、美国经济研究室,1965年合并为外国问题研究所。当时我担任副所长,曲恒昌担任美

博览与叙事 | 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对症下药今年带的这个六年级2班,是我从教以来最难对付的一个班。“熊孩子”的人数、调皮程度都是空前的(不知是否绝后)。2班情况特殊,客观上不能全怨学生—小学六年时光,语文老师换了五任,我是最后一站,第六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