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 学校改革发展也需要有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家精神的重要论述是基于时代性与真理性的历史把握,关注中国教育发展的历史性转变和未来教育发展走向,阐释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时代内涵,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国家中长期教
“四有”好老师十周年 | “四有”好老师的内在精神逻辑与实践路径 【摘 要】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师则是这一基石的铸造者。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教师的角色越发凸显其重要性,他们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价值观的塑造者和学生人生道路的引路人。“四有”好老师的提出,正是对
大家关注 | “受学生喜欢的教师”是什么样子 【摘 要】本文从教育家、教师、学生三个维度解读“受学生喜欢的教师”的关键要义。作为教师,应发自内心对学生“有情有爱”;要源自专业,给学生“有法有料”的辅助和指导;还要归于本性,做到“有德有义”。【关键
大家关注 | 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新时代课堂美育的落实要义探寻 【摘 要】解决因美育中断而引发的理念认知不清、价值追求片面与教师素养不足的问题是发展新时代美育工作的关键所在和当务之急。教师当解悟何为美,何为美育,何为中华美育及其精神,提升课程美育意识,实施审美教育
大家关注 | 孔子的“不教”教育及其当代价值 【摘 要】孔子的教育实践之中,“不教”既是一种教育哲学,也是一种教育方法。在《论语》《孔子家语》等典籍的记载中,每一次的“不教”,都有深刻的含义。孔子的“不教”思想和实践,与其重视思与行的结合、重“道
大家关注 | 在践行教育家精神中铸魂育人 编者按: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2023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出席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的各位老师,从六方面概括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
专题 | 教育思想者应以教育家精神锤炼自己 2023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提出教师群体中涌现出一批教育家和优秀教师,他们具有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
专题 | 承教育家精神,启教育家之旅 强国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并提出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宏伟目标。2023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出席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的各位老师,强调了中国特有的
专题 | 让每一个教育日常闪耀教育家精神之光 2023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首次强调并深刻阐释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时代内涵,即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
专题 | 教育自觉:教育家型校长的精神特质 【摘 要】教育自觉是基于文化自觉提出的概念,是教育者有意识地自觉发展并持续实践超越的体悟过程。校长作为教育自觉者,应充分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以教育家精神内涵为核心把握学校治理进程,通过觉的理念、觉的
专题 | 教育家精神的朴素表达:“大爱” 2023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深刻阐释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构成要素,其中涵盖: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弘道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家精神的重要
名师工作坊 | 高中英语词汇学习资源的拓展路径 【摘 要】电子词典是高中英语词汇学习资源的拓展路径,教师有必要指导学生合理利用电子词典开展学习,以提高词汇学习有效性。本文聚焦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探索借助电子词典辅助词汇教学的应用场景和实践路径,助力有
名师工作坊 |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电子词典的介入策略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词汇学习是“结合具体主题、在特定语境下开展的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阅读语篇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情境,在阅读课堂中开展词汇教学,有助于引导学生基于
名师工作坊 | From Robben Island: the dark years课例评析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标》)明确指出,由主题语境、语篇类型、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构成的英语课程内容是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语言
课程与教学 | 基于“复杂运动情境”的小学体育课堂微变革 【摘 要】本文根据《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的“复杂的运动情境”概念,分析其理论依据和多样化特点,探索复杂运动情境小学体育课堂微变革,从运动角色代入、运动场景创设、动作结构重组
课程与教学 | 语文学思课堂的内涵、实施路径及实践策略 【摘 要】“学”和“思”是孔子教育思想的精髓,也是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中的热点词汇。在语文学思课堂中,教师应以核心问题为引领,引导学生以“学”为中心,以“思”为主线,以“探”为方式,
课程与教学 | 体验学习圈:聚焦“素养可视化” 发展的小学音乐学科实践 【摘 要】在“双新”背景下,课堂教学关注发生巨大转变,以学为中心,以学习任务为抓手,关注学科实践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本文基于库伯的体验学习圈理论,提出体验学习圈的循环式学习音乐实践策略,并进行具
课程与教学 | 基于历史文化认同的初中文化史教学理路 【摘 要】文化史是培养学生文化认同最好的素材。文化认同作为民族认同的价值取向,为中国几千年来的民族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仍忽视对学生文化认同的教育,课堂教学常常简单化、浅显化处
课程与教学 | 初中语文教学与劳动教育一体化设计课后服务的研究 【摘 要】本文在厘清学科教学与劳动教育融合内涵与内部机理的基础上,探讨语文教学与劳动教育融合的有效策略,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方面体现语文教学与劳动教育融合的育人价值,将语文学科教
课程与教学 | 从记录到思维:科学思维的外显与内化路径探究 【摘 要】科学思维具有内隐性特点。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与核心素养,必须积极寻求促进科学思维具象化的策略。本文详细探讨了如何通过设计富有内涵的记录方式和栏目,整理、分析和交流记录内容,同时,激发学
课程与教学 | 学习任务群视角下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 【摘 要】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是一种与感悟体验式阅读相区别的阅读类型,强调阅读的态度、方法、思维的“思辨”性,旨在发展学生的理性精神和理性思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了“思辨性阅读
教师与发展 | 集团化办学背景下职初教师成长共同体的组建策略 【摘 要】职初教师成长共同体是教师培养部门为促进职初教师专业成长而组建的学习型组织。在目前全国各地大力推进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背景下,组建职初教师成长共同体,要充分尊重教师发展的个性需求,科学制订研修
教师与发展 | 逆向·卷入·表现:高质量发展视角下的项目研修机制构建 【摘 要】在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探索高质量的教师研修方式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以项目研修为载体,逆向设计,研制符合素养立意的目标与成果;卷入实施,铺设深度覆盖的路径与支持;嵌入设计,探索增值导向的理解
教师与发展 |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校本教研实践路径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本教研已经成为普通高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岭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的实践,总结了“三跨”“四维”“五度”高中校本教研实践路径,旨在
教师与发展 | 基于文化建构的中小学教研组建设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学科教研组受到了年级、学科备课以及应试性目标等诸多因素影响,导致了教师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不高,这无疑影响了教研组功能的充分发挥,也阻碍了学校课程品质和学科教学质量的提升
教师与发展 | 幼儿教师“教·研·写”一体化成长密码 【摘 要】幼儿教师作为幼儿的第一位专业教师,其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对幼儿的成长具有深远影响。“教·研·写”一体化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将教育教学、教育科研与专业写作有机整合,通过坚持一个阅读习惯、增强一个
学前教育 | 马赛克方法在混龄项目活动评价中的应用 相较于其他学段的项目化学习,幼儿园项目活动更需要关注儿童的声音,侧重培育幼儿的学习品质和积极的情感态度,关注幼儿在项目活动中的反思和反馈[1]。在幼儿园项目活动的实践中,如果能保障不同年龄幼儿的全程参
学前教育 | 体育活动对幼儿分离焦虑的干预 心理学中将幼儿分离焦虑(Separation Anxiety)定义为:“焦虑的一种。通常出现在与父母分离或与所爱和依赖的人分离或面临分离的威胁等情况下。表现为恐惧、焦虑紧张、不安等情绪反应。这本是一种
学前教育 | “加减乘除”助“双减”有效落地 “让每个儿童都可以成长为最好的美玉”是重庆市璧山区璧泉小学校的办学目标。学校面向教师、学生、家长三个群体,通过加强课堂练兵、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减轻过重作业负担,搭乘“美玉”课程、破除“五唯”顽疾,搭建
探索与回声 | 基于情境任务的高中文言文教学策略探究 在传统的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过度强调文言文字词积累与语法,在这种观念的主导下,文言文教学形成了“读—译—背—练”的教学模式[1]。情境任务作为文言文教学的一种创新方法,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了活力。其
探索与回声 | 初中语文“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教学策略 “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课程内容中六个学习任务群之一,其定位为发展型学习任务群,旨在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审
探索与回声 | 以三张课表提高学校课程实施质量 课表是学校课程实施与管理最直观的“表象”,好的课表是学校高质量育人实践的“施工图”。但是,目前一张周课表模式难以适应新课程方案要求。新课程方案将劳动、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设置为统筹课时,占
探索与回声 | 学校阅读生态系统构建的愿景、价值及保障 学校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阅读至关重要,构建一个“让阅读随时随地发生”的校园阅读环境是促进学生阅读不可或缺的环节。我们通过开展“四全”阅读(全员阅读、全科阅读、全态阅读、全息阅读),构建“四
探索与回声 | 音乐活动融入小学心理课堂教案设计的个案研究 青少年心理健康关系民族的未来和国民心理素质的整体水平。课堂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在学校日常的心理咨询与团体辅导过程中,我们发现音乐可以起到放松身心、激发感情、振奋精神、消除紧张焦虑等作用。音乐活
博览与叙事 | 高中与大学的衔接应从深度学习开始 很少有人给自己翻译的书写书评。笔者推荐的正是本人与同校谢湘教授合作翻译出版的《探究更深层的学习之道—重塑美国高中的追求》一书。此书原版(英文版)由哈佛大学出版社于2020年首次出版发行。当时,笔者对高
博览与叙事 | “以柔克刚”制胜“刺儿头” 开学刚过一个月,三年级(6)班班主任张老师因临产请假,学校商议决定让我临时接棒,担任该班班主任。办理工作交接时,张老师特地叮嘱我:“班上学生子豪爸爸性子急、脾气暴、喜挑刺,爱找老师麻烦,希望你注意这个
博览与叙事 | 认识自己的“不能” 一天,和一位同事聊到学生们的近况时,她的一席话让我思忖很久:“从前的年代大家都很辛苦,但好像也没听说过有很多‘玻璃心’的学生。也许当时的学生经过了‘艰苦’的洗礼,早已不知道‘伤心’为何物了吧?反观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