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 | 走进幼儿的绘画世界 幼儿园里常常展示幼儿的绘画作品,人们在观看这些作品时,习惯于评价幼儿“画得好”“画得像”“有创意”,原因是人们往往关注幼儿的绘画表征能力,关注幼儿的绘画结果,而很少关注幼儿的绘画过程。比如,幼儿是一个
研究与探索 | “活教育”理念下的课程实践探索 我园是2016年由高校和地方教育部门联合创办的幼儿园,以践行与创新陈鹤琴“活教育”思想为己任。开办之初,教师队伍年轻,办园经验不足。如何让教育理念变成看得见的实践,让年轻教师在获得专业成长的同时坚定专
研究与探索 | 年级组支持班本化主题活动开展的实践与思考 在主题课程实践中,我园每个年级组在每个学期都会预设一些主题活动,主要涉及和幼儿生活环境、生命成长历程相关的一些重大话题。每个班级的教师需要充分考虑本班幼儿的经验和兴趣,去思考具体的实施线索和路径,由此
研究与探索 | 班本化主题活动的开展 我园以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理论为办园指导思想,那么为什么我园叫鹤琴幼儿园呢?幼儿知道陈先生吗?幼儿对于我园的文化了解吗?鹤琴幼儿园的幼儿是不是应对陈先生有所了解呢?要怎么去了解呢?于是,大班组的教师
研究与探索 | 让幼儿园课程“活”起来 陈鹤琴先生在20世纪20年代开创了我国的幼儿园课程研究,在20世纪40年代又正式提出了“活教育”理论。在将近一个世纪之后的今天,他的思想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新时代的幼儿园课程建设不必照抄当时的课程
图说 | 孩子,你画了什么? 这是一个3岁孩子画的画(见图1)。作为成人,你能猜出他画的是什么吗?你会如何理解并与孩子讨论这幅画?你会如何判断孩子的画画水平呢?多数成人可能会这样开始跟孩子聊:“哎呀,你画的是什么呀?黑乎乎的。”在
交互平台 | 互动话题:家园沟通需要“较真”吗? 在开展大班主题活动“生活中的标记”时,我在班里组织了“藏宝”游戏。孩子们运用有关“标记”的经验,分组设计“藏宝图”,并让他人寻找“宝藏”。考虑到幼儿园开展“藏宝”游戏时参加的人多,每个孩子获得的机会并
交互平台 | 是沟通还是说服 读到这个案例,我想起了自己班级曾发生的一件事。当时我作为配班教师,旁观了主班的W老师对那件事的态度和处理方式。那是中班时的一次亲子活动,我班计划组织家长带着孩子去一个户外活动基地,在全天的活动中,除了
交互平台 | 家园沟通的“三不”原则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可见,良好的家园共育应建立在相
交互平台 | 平等·双向·共识 不知从何时开始,家园之间的互动时不时成为热议的话题。教师想带给孩子更为丰富多彩的活动,这种“好意”到了家长那里却成了“负担” 家长在育儿方面有困惑很少向教师倾诉,反而求助于“朋友圈”“妈妈群” 家园共
交互平台 | 关注个体差异,设立合理目标 观点摘编本话题的案例中,嘉嘉妈妈没有主动与教师面对面沟通或打电话交流,仅以QQ留言的方式说明了由于周末另有安排所以没能按时完成“作业”,对于孩子无意中透露给教师的“我妈妈说这个活动很无聊,没意思”未作
交互平台 | 家园沟通“较”的是什么“真” 首先需要强调的是,家园沟通的根本目的是共同促进儿童的发展,而不是家长和园方争出个谁对谁错,因此,双方所有选择和决策都应指向如何更好地促进儿童发展,而不要受个人情绪的左右。其次,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交互平台 | 链接生活经验,关注个体需求 从案例中可以看出,嘉嘉妈妈与教师在画藏宝图这项“作业”上存在意见分歧。虽然后来嘉嘉妈妈在QQ上给教师留言并做了解释,但我觉得教师与家长之间并没有达成教育的一致性。嘉嘉妈妈以往都能配合完成教师布置的各项
交互平台 | 孩子才是完成“作业”的主体 案例中,嘉嘉的“作业”由于家长认为“很无聊,没意思”以及家长没有时间而没能完成。从案例提供的信息可以看到,嘉嘉是个大班孩子,而且平时在班里各方面能力都是较为突出的,我认为,如果教师布置的“作业”是合适
放眼世界(OMEP中国委员会专版) | 儿童与城市 近年来,幼教工作者越来越关注对社区资源的利用,带领儿童“走出去”,使教育不再局限于“围墙之内”。儿童探索自己所生活的城市成为幼儿园课程中常见的主题,很多幼儿园都开展过相关的活动,比如,教师带着儿童前往
活动方案 | 我永远爱你(大班) 设计思路:大班幼儿虽已具备一定的社会认知能力,但他们对死亡的认知受时间概念(暂时不会死)、事物具体特点(没有变老)、群体概念(小草随处可见,不会死)等的共同影响,认为有些生命是不会消逝的。大多数幼儿在
活动方案 | 蔬菜“肚子”的秘密(中班) 设计思路:色彩丰富、形态各异的蔬菜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基于幼儿视角的科学活动“蔬菜‘肚子’的秘密”从幼儿常见的蔬菜入手,联系幼儿的生活,引导幼儿通过切一切、看一看、大胆表达、有依据地推测等方式,激
教育经验 | 幼儿探究活动中的教师支持策略 幼儿园探究活动往往来源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是由教师引导幼儿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尝试用各种方法解决问题,建构新经验的过程。在一次户外种植活动中,幼儿惊奇地发现青菜叶子上出现了洞洞。这一发现引发了幼儿的好
教育经验 | 椅子迷宫 班级图书漂流活动一直深受孩子们喜爱。一天,皓轩带来一本关于迷宫的书,很快引起了其他孩子的兴趣。孩子们对迷宫的路线应该怎么走、怎样能快速走对、遇到死胡同应该如何解决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孩子们从书中了
专业成长 | 帮助教师提升带班能力 近几年,大量的青年教师加入幼儿园教师队伍。如何带好班级尤其是带好新小班,是他们首先要研究和解决的课题。为帮助教师提升带班能力,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策略。一、引导教师思考带好班的重点和难点让教师认识带好班
专业成长 | 返璞归真 落地有声 十几年来,浙江师范大学幼儿教育集团壹颗幼儿园一直致力于混龄教育实践,探索如何更好地让不同年龄、有不同生活经验的幼儿在不同场景中互动,探索如何实现教与学的共生、共创、共赢。我们打破幼儿的年龄界限,将所有
教养笔记 | 学会放手 升入中班后,我们班孩子喜欢在螺母区游戏。我在观察和支持孩子们游戏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反思、调整自己的言行,逐步学会放手。下面是发生在螺母区的几个小故事。烧烤店开学初,我兴致勃勃地带孩子们到螺母区玩,十分
教养笔记 | 符号的秘密 有一天,我班的涵涵在他的记录本上画了两只乌龟,一只是哭脸乌龟,另一只是笑脸乌龟,他还在哭脸乌龟旁画了一个“×”,在笑脸乌龟旁画了个“?菁”。刚看到涵涵的记录时,我不知道他想要表达的是什么,我猜测他是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