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 | 天性里的偏见及其教育遐思 人们为何总是充满偏见?别人的不同意见为何总是让我们生气和不安?这种倾向是天生的还是在后天社会文化的影响下形成的?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凯伦·温(Karen Wynn)率领团队做了一系列实验研究来讨论这个问
“‘活教育’课程在上虞”专辑 | 幼儿园学习空间的建设与利用 近年来,上虞幼教人以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思想为引领,稳步推进幼儿园课程建设,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他们立足园所实际,坚持儿童本位,满怀激情,且行且思,为提升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而不断努力。透过这组文章
“‘活教育’课程在上虞”专辑 | 与幼儿一起经历探究之旅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是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也是科学学习的方法。教师作为幼儿探究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要
“‘活教育’课程在上虞”专辑 | 从一坨面开始 在组织开展区域角色游戏时,我们总是习惯于替孩子们设定游戏的主题和玩法。比如,刚开学就已创设好“超市”“蛋糕房”“理发店”“照相馆”等角色游戏区,准备了多种多样仿真的游戏材料。不仅如此,教师还会对游戏的
“‘活教育’课程在上虞”专辑 | 依托乡土资源开展有意义的学习 近年来,我园致力于乡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寻求乡土资源与园本课程及幼儿年龄特点的结合点,关注适宜性,重视幼儿有意义的学习。在此,分享我们的一些经验和体会。一、紧贴幼儿生活,筛选适宜资源在利用乡土资源实施
“‘活教育’课程在上虞”专辑 | 审议 反思 成长 在开展主题活动时,我们积极组织教师进行课程审议,支持教师在创造性的工作中自我赋能。我们坚持问题导向,不仅强调教师的独立思考,也鼓励教师通过各种教研活动去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而增强教师的反思性实践能力
“‘活教育’课程在上虞”专辑 | 回到儿童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教育科学的重要基础是心理科学,在心理科学产生以前,教育理论是有欠缺的。1919年,著名教育家陈鹤琴留学回国后,首先研究了儿童心理学,撰写了《儿童心理之研究》,继而研究家庭教育和幼稚园教育,儿童心理的研
点题征文 | “不合拍”的新朋友 中班时,班里来了一位新同学康康。康康是个活泼开朗的男孩。初次见面,他就笑容满面地用响亮的声音跟大家打招呼。看到不认识的教师或小伙伴时,他会主动介绍自己:“我是康康!”去户外参加活动时,他还会高兴地哼起
点题征文 | 新朋友缘何“不合拍” 在回应这位教师提出的问题之前,我想先回到案例本身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热情主动、活泼开朗的康康在同伴群体中“不合拍”,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我想分别从康康、同伴、教师三者的角度出发来分析。·从康康的角度康康
点题征文 | 构建积极的情感联结 话题中的康康,初次露面就笑容满面,用响亮的声音跟大家打招呼,可见他的乐观、开朗;到了户外,他常常会被小花、小草、蚂蚁、石子所吸引,可见他对周围的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用餐时,他热切地想为大家服务,也非常
点题征文 | 以爱培育独一无二的种子 像康康这类看起来“不合拍”的“特殊”孩子,每个教师在工作中可能都遇见过。从话题的描述中,我们能明显地看到康康的优点,他主动、热情、健谈、执着,但他的这些优点在集体规则面前仿佛统统变成了“不和谐因素”,
点题征文 | 别让“规则”变“规训” 案例所呈现的康康插班进入幼儿园后的场景,尤其是在与教师、同伴相处过程中处处表现出的与规则格格不入的场景,引发了我的思考和共鸣。康康是个没上过幼儿园的孩子,我们可以猜测,在4岁前,他爱自由的天性得到了充
点题征文 | 让规则有温度 规则代表着秩序和理性,是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而教育是丰富、灵动的,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集体生活中不能没有规则,也不能只有规则。教师要秉承尊重儿童、理解童心的理念,让规则有温度。当康康因为发
点题征文 | 教师需要修炼教育的智慧 本期话题“‘不合拍’的新朋友”,刻画了一个可爱、灵动却又时常“脱轨”的中班新生康康的形象。康康的到来活跃了班级气氛,却也给教师和其他孩子带来了挑战:如何应对这个活泼男孩不遵守班级规则的行为?这一挑战对
点题征文 | 我一定要原谅他吗 我是一名新教师,一上岗就带中班孩子。我经常需要扮演法官的角色,处理孩子们对同伴的“投诉”:“老师,他抢我的玩具。”“老师,他撞了我。”“老师,他一个人抱着娃娃玩了很久,不给我玩。”我发现,大多数时候,
活动方案 | 我的身体会说话(大班) 设计思路:人体是个有趣的发声器。不同的声音代表着身体发出的不同需求,如“怦怦怦”,代表心脏在跳;“咕噜咕噜”,代表肚子饿了;等等。这些在成人眼里习以为常、见怪不怪的事,对于孩子来说,却有着强烈的吸引力
活动方案 | 小花照镜子(中班) 设计思路:镜子不仅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也是幼儿日常游戏中常用的材料,如照镜子看穿戴是否整洁好看,用镜子探究光斑如何投射到自己想要的地方……如何将幼儿的日常行为转化为探究性行为,支持幼儿在接触自然、
教育经验 | 看似无厘头游戏的背后 在宽阔的游戏场地上,每个孩子都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游戏。近几日,一一似乎对线管情有独钟,他将多个线管排成一排,并在上面放置了一块长木板,让线管在场地上滚动。可是,他在滚动线管时撞倒了旁边小伙伴的建构
教育经验 | 对小班幼儿游戏故事的解读 随着幼儿园自主游戏的深入开展,游戏故事也更加被教师们熟悉和认可。但在游戏故事的解读中,部分教师往往只注重对游戏故事本身进行解读,没有结合游戏时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所以在解读过程中常常抓不住要点,这
保育之窗 | 餐桌上的故事 保障托班孩子的健康、安全是托班教养工作的首要任务。我园一向秉持“以养为主,教养融合”的理念,尽心照料托班孩子的一日生活,从而促进孩子生理与心理的和谐发展。通过探索,我园对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了科学的
保育之窗 | 喝水其实不简单 人人都会用广口杯喝水,但这项能力不是天生的,年幼的孩子要掌握这项能力需要充分的练习。然而,由于经验局限和视角错位,即便是受过专业训练的教师也容易忽略这点。一个“特别”的孩子引发了我的关注,让我转换视角
教养笔记 | 小羊洗澡吗 幼儿园的饲养角迎来了新“住户”——两只可爱的小羊。考虑到小羊需要一段时间适应新环境,一开始,我们请专人饲养小羊、清理羊圈。小班孩子对这两只黑白相间的小羊情有独钟,对它们充满好奇,缠着老师提各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