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速览 ◆教育部召开《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落实工作部署会,明确“十四五”时期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思路,全面部署基础教育强师计划落实工作。◆人社部、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2022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公
要闻 | 数说 【800多个】6月14日,教育部举行“教育这十年”“1+1”系列发布采访活动的第四场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成效。十年来,全国800多个研究生培养单位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输送了
要闻 | 资讯: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组织专题宣讲学习省党代会精神 6月16日,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举办第40期广东高校学习论坛暨厅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专题学习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代表,省委宣讲团成员,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党组书记、主任杨汉
要闻 | 资讯:广东多项科创指标全国第一,“新工科”改革成效显著 6月2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新闻发布会——科技创新强省建设专场,由省科技厅负责人主发布,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出席发布会并回
重点 | 从“大有可为”到“大有作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扩容、提
人物 | 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2022年2月23日,第三届广东省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小学教育组总决赛在广东省教育研究院黄埔实验学校举行。这是一场高水平赛事,站上总决赛舞台的11名教师,分别是小学组决赛中语文、数学、英语、道德
访谈 | 共生阅读:学校教育生态的自我构建 许昌良,广州市华侨外国语学校校长,广东省政府督学,广州市基础教育杰出人才,广州市教育家培养对象,广州市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广州市越秀区首批教育名家 教育部首批“国培”专家 江苏省特级教师、教授级中学高
访谈 | 以“党建+”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 黄少波,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深圳市先进教育工作者,深圳市政府督学,龙岗区优秀校长、区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近年来,深圳市龙岗区沙湾中学积极探索党建工作模式,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
策划 | “双减”落地的学校样本(二) 编者按:本刊2022年第5期报道了广东实验中学和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落实“双减”工作的做法和经验,本期策划继续推出《“双减”落地的学校样本》,看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东路小学和广州市越秀区农林下路小学有何妙
策划 | 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东路小学:耕研教学,三招破解“双减”核心问题 “双减”政策实施后的每次家长会,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东路小学校长彭娅必谈这个话题。她不断呼吁“两少三尊重”,即少给学生报补习班、少让学生做重复性作业,多尊重学生成长的规律、尊重知识学习的规律、尊重教育的规
策划 | 广州市越秀区农林下路小学: 陪学生一起快乐成长 广州市越秀区农林下路小学始建于1964年,原名犀牛路小学,1983年改名为农林下路小学。学校一直秉承“享受成长,体验快乐”的办学理念,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深化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推动各
专题 | 幸福劳动课程的实践探索 劳动教育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功能,也是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劳动教育应引导学生形成对劳动与人类生活、社会发展、个人成长之间关系的正确认识,懂得人人都要参加劳动、劳动创造财富、创造美好生活
专题 | 小学劳动“三全”课程体系实践研究 民安小学开展家庭劳动课程,做好人员、空间、时间互补,使劳动教育全方位普及。学校开辟了劳动实践基地,划分一班一责任田,做到人人参与、班班有别、级段互补,探究劳动教育与全员参与、全方位实施、全学科融合“三
专题 | 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小学劳动课程实施策略 2022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独立设置劳动课程,从国家层面凸显了对劳动教育的重视。《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课程要坚持育人导向,“注重挖掘劳动在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等方面的育
专题 | 劳动课程学习内容的设计 劳动教育是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活动。根据《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围绕“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一目标,南朗小学结合学校地域特色以及学生年龄
专题 | 深度学习视野下学生抗逆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深度学习正逐渐成为教育领域一个不可忽视的话题。深度学习包括对知识、技能、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有效沟通、合作、学术思维方式以及学习方法与能力的学习,旨在通过更深入的学习来培养学生
专题 | 深度学习视野下高中语文诗歌阅读教学策略 深度学习是基于高阶思维发展的理解性学习,具有注重批判理解、强调内容整合、促进知识建构、着意迁移运用等特征(刘月霞、郭华,2018)。诗歌具有精练含蓄的语言、朦胧丰富的意象和浓烈深沉的情感等特征,与深度
专题 | 指向文化意识培育的高中英语听说教学路径 文化意识作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要素之一,体现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文化意识的培育有助于学生增强国家认同和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学会做人做事,成长为有文明素养和社会责任
专题 | “守正创新”育人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守正创新”成为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核心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我国高等教育“守正创新”“立德树人”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近年来,教育部先后召开
专题 | 城市化背景下镇街小学“提质共同体”建设路径 大湾区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城市化率在全国处于领先位置,随之而来的是大片乡村“变更”为城市镇街,土地上原有的或新建的小学,归属级别也变为城市。如何将这类镇街小学快速提升为“一流条件、一流队伍、一流管
实践 | 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 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体现在将蕴含其中的观念体系、价值体系和知识体系,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影响当代人的精神生活。语文是基础学科,小学语文教学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
实践 | 以生为本,构建高效型阅读课堂教学新模式 构建小学语文高效型阅读课堂,要贯彻以生为本的原则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体验语文阅读的快乐。本文基于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提出未教先学、反馈点拨、品
实践 | “双减”政策下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融合应用 信息技术是缩小城乡、区域、校际之间差距的教学手段,亦是“双减”政策之下“减量增质”的重要利器。笔者以数学活动“两个特殊两位数相乘的积的规律”为探究主线,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发现问题的过程。学生在巧算、想象
实践 | 基于大观念的高中英语单元教学整合策略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了大概念/大观念,即“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观念是反映学科本质的核心
实践 | 立德树人任务下深度学习的单元整体教学策略研究 立德树人对教学提出了深层次的要求,而深度学习的提出为解决英语教学的表层化、标签化和碎片化的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对推动课程改革的纵深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教学更多依据内容逻辑来指导教学,而深度学习是从
实践 | 小学国画教学如何有效提升学生审美素养 小学阶段的教育是为儿童成长、终身学习与发展打基础的阶段,国画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正逐步走进中小学的美术课堂,在陶冶学生情操的同时提升其审美水平与素质修养。小学国画教学应立足现状,加强学生观察能力、
实践 | “教学评一致”理念下小学语文革命文化类课文教学策略 在“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面临诸多挑战。如何在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同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真正做到向课堂“40分钟”要效率、要效果,构建高效课堂,成为整个教育教学领域亟需达成的关键目标。基于此,华东师
实践 | 指导幼儿教师观察区域游戏的策略探究 幼儿游戏行为是幼儿发展水平的反映,只有认真观察幼儿游戏活动中的行为, 教师才能更好地了解幼儿的个性、需要、兴趣、交往方式等信息,才能更有效地调整教育行为,提高幼儿游戏水平。从观察记录来看,我发现我园大
实践 | 互联网时代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建设 随着时代的进步,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从知识的掌握转变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其中,“德”摆在了首要位置。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在拓宽获取渠道、丰富获取资源的同时,对学校和教师的德育工作造成了不小的冲击。互
管理 | 幼小衔接视域下小学新生入学适应及其实现路径 2021年3月,教育部正式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明确将入学适应教育作为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纳入一年级教育教学计划之中,为幼小衔接视域下的小学新生入学适应问
管理 | 幼儿园社区教育实践基地建设与运行:协同共育模式的探索 当前,协同共育的理念获得了广泛的认可,越来越多的幼儿园有意识地开发和利用家庭和社区的资源开展相关的教育活动。社区教育实践基地是一种协同共育模式的探索,旨在丰富幼儿园教育资源,拓展幼儿学习空间,拉近幼儿
管理 | “萌育人”体系下“润”德育模式的思考 小学是学生“萌”的初始教育状态,是教育的起源。珠海市金湾区李兆南纪念小学“萌育人”体系下的“润”德育,是一种寻找和遵循孩子科学的成长规律的教育,是创造适合孩子成长环境的教育,是让孩子能在错误中成长的宽
管理 | 发挥格律诗词美育功能,建设高品质学校 文化是立校之基石,强校之根本,学校个性魅力之体现。一所学校想办得成功,文化育人必不可少。建设高品质学校的途径有很多,而坚定文化自信,推进格律诗词文化建设,发挥其美育功能,是其中一个有效的举措。我校高度
管理 | 基于核心素养的“指尖智慧”劳动教育探索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劳动教育是学校深化素质教育、凸显学校办学特色的内在需要。作为教育主阵地,学校有必
管理 | 优化小学科学教师队伍的探索与思考 当前,科学课程在小学阶段的受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如何合理配置科学教师,保证科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为学校的管理课题之一。任何一个学科都需要达成相应的课程目标,需要学生发展一定的学科核心素养,要
管理 | 学校德育建构的理念设计与实践路径 中山市龙山中学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近几年来,学校始秉承超越教育办学理念,始终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德育工作贯穿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厘清德育目标,优化德育方法,拓展德育路径。一、深刻厘清学校德育
班队 | 高举队旗跟党走,红色基因代代传 编者按: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中国共产党是先锋队,共青团是突击队,少先队是预备队。入队、入团、入党,是青年追求政治进步的“人生
班队 | 光荣的少先队 一、活动目标1. 帮助新队员和其他学生初步感受少先队组织文化,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少先队组织生活,感知其魅力。2. 激发新队员的光荣感和归属感,引导他们树立“入队、入团、入党”的成长目标。二、活动准备1.
班队 | 红领巾心向党,立志争当好少年 一、活动目标1. 引导少先队员理解歌词“我把党来比母亲,母亲只生了我的身,党的光辉照我心”含义,让队员们知道党像母亲一样关心少年儿童的成长。2. 让少先队员从入队、入团、入党的旧照片里寻找党的光辉,引
班队 | 红歌嘹亮学党史,初心如磐跟党走 一、活动背景红领巾广播站节目“听红歌,学党史”播放了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当听到歌曲最后一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时,队员们不禁产生了疑问:为什么这样说?在辅导员
班队 | 从星星火炬走向闪闪团徽 一、活动背景六年级的队员即将告别少先队,但共青团对于他们来说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组织,需要通过团队衔接的活动帮助他们认识和了解团组织。本次队活动以“时代故事”为主线,通过三个环节串联起整个队活动,在队员
班队 | 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 一、活动目标1. 学习建党百年历史,主动宣传英雄榜样的事迹 2. 体会红色基因的现实意义,制定当下的奋斗目标,营造奋发向上的积极氛围。3. 理解入党誓词、入团誓词、入队誓词,并感悟党、团、队三旗传递的
交流 | 思辨教学促成长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拓宽教师多元化、多渠道培养途径,定期组织骨干教师到全国各地的研修基地进行挂职研修交流。经深圳市南山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选派,2021年10月,我在哈尔滨市道里区经纬小
锐评 | 后真相时代网络场域的话语生态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和公众言论自由度提高,互联网空间作为人类现实活动的虚拟延伸,成为信息传播和情感表达的强大场域——网络场域,是国家治理的“第五疆域”。近年来,国际社会不断涌现的“黑天鹅”事件,将主观认知
随笔 | 布谷飞飞劝早耕 我的老家在江汉平原的农村。在这块土地上,不管男孩还是女孩,一出生就像泥土一样,天然地融入肥沃的土壤之中,自然地如稻麦一样茁壮成长。我们成长的过程,是离不了劳动的。我比弟弟大不到两岁。我们两人刚刚学会说
随笔 | 校园里的大榕树 校园里有两棵大榕树,像两把巨大的绿伞,撑开在操场的西、北两角。大榕树的树干粗壮,两个大人手拉手才能围拢起来,树干向四周伸出许多大大小小的枝丫,小小的叶子层层叠叠,密密麻麻。站在树下往上看,看不到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