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 | 疏源浚流 与古为新:担当起中华文明建设时代新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比之为“根和魂”,喻之为“精神命脉”。摆在我们面前的历史之问是“一个国家生生不息的历史文脉如何继承赓续?”对此,我们教育人要交出精彩的答卷,担当起中华文明建设的时代新使命
专刊 |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江苏实践 ·策话人语·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中华优秀传
特稿 |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新形势下,教育系统承担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使命,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义不容辞的职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与基础教育的融
前沿聚焦 | 中小学课程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意蕴、实施原则和优化策略 【摘 要】中小学课程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能够帮助学生坚定文化自信、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小学课程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学科教学 |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摘 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语文核心素养“文化自信”中的重要目标和任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教师要充分发掘教材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资源,加深对语文课程、语文核心素养和语文教学的
学科教学 | 经由汉字抵达传统文化的语言现场 【摘 要】为了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高中语文教学,教师可以从传统文化载体的特征入手,整体构建文化课程;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可以选取角度,以点带面,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增进学生的文化体验。汉字专题研习的
学科教学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的初中数学教学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是国家人才培养的战略要求,也是教育者的责任担当,以苏科版(2012)数学教材为例,先对苏科版教材中的中华优秀传统
学科教学 | 有“文化”的英语和有“英语”的文化*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英语课程要发挥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作用。文化意识体现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文化传承是文化意识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是塑造青少年身份认同的重要环节。英语核心素养
学科教学 | 思政课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多维视角 【摘 要】思政课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着特别重要的使命和意义。在思政课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要与思政课教学内容相契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要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思政知识教学要与中华优秀传
学科教学 | 在历史教学中传承和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摘 要】历史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承人类文明的共同遗产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历史记录保存了我国各族人民创造的灿烂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藏。中学历史教学要传承和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
学科教学 | 以博物馆课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美术课堂中的创造性转化 【摘 要】中国美术知识体系和中华美学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课堂以独特的优势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有效途径,建设校外文化基地构建真实博物馆课堂,围绕传统文化主题构建模拟博
学科教学 | “传”之有道 “承”之有方* 【摘 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音乐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中学阶段音乐教学要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力为重点,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音乐课堂教学的路径选择方面讲求“传”之有道,在融
校本课程 | 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走进范仲淹”课程 【课程概貌】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依托“走进范仲淹:普通高中课程思政”省级课程基地,以范仲淹“先忧后乐”“家国大义”等精神内涵为引领,构建“走进范仲淹”课程体系,创新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
校本课程 | 深挖区域教育资源 形成特色校本课程 【关键词】校本课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范公思想【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3)33-0055-03【作者简介】张飞,江苏省木
校本课程 | 先忧后乐,知范行范:《开学第一课》教学设计 【关键词】课程思政;开学第一课;教学设计;范仲淹;范公思想【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3)33-0058-02【作者简介】1
校本课程 | 江苏省海门中学“张謇文化传承”课程 【课程概貌】江苏省海门中学创办于1912年,其前身为建于1809年的师山书院,清末状元、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就读于此,留下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学校以“实施人性教育,培养有为人才”为办学理念,以“敦品、
校本课程 | 打造特色课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校本课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德树人【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3)33-0061-03【作者简介】1.蔡健华,江
校本课程 | 以社团活动实现张謇精神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张謇精神;橡皮章;传统文化;社团活动【中图分类号】G63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3)33-0064-02【作者简介】王菊,江苏省海
校本课程 | 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校园历史博物馆课程 【课程概貌】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依托学校的“延陵春秋”历史博物馆,利用学校馆藏资源,整合国家课程相关内容,构建具有鲜明主题和学校特色的校园历史博物馆课程体系,积极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进校园、续文脉的
校本课程 | 依托校园博物馆资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校本课程;校园博物馆;场景研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3)33-0067-03【作者简介】袁
校本课程 | 《家训·家风:家书传承中华文化》教学设计 【关键词】家书;校本课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3)33-0070-02【作者简介】1.朱皓,江苏省前
校本课程 |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实验学校“锡绣”特色课程 【课程概貌】2007年,“锡绣”走进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实验学校,成为学校特色课程,并建立学生工作坊“锡绣公社”。“锡绣”特色课程引导学生感知和体验“锡绣”的艺术特征,通过工艺互衬、学科跨界、生活相融,
校本课程 | 非物质文化遗产校本传承在行动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校本传承;课程建设【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3)33-0073-03【作者简介】1.杨武彬,江苏
校本课程 | 《锡绣·千年》教学设计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锡绣”课程建设;项目化教学【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3)33-0076-02【作者简介】张
校本课程 | 江苏省清浦中学运河文化课程 【课程概貌】江苏省清浦中学依托紧临京杭大运河这一独特的地缘优势,秉持“生态教育”的办学理念,开发和实施了运河文化系列校本课程。该课程以“传承运河文化,培育时代新人”为目标,深入挖掘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
校本课程 | 建设特色课程,转型育人模式,彰显文化自信 【关键词】文化自信;特色课程;育人模式;运河文化【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3)33-0079-03【作者简介】张大海,江苏
校本课程 | “运河文化遗产保护”活动课程设计方案 【关键词】运河文化;活动课程;育人模式【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3)33-0082-02【作者简介】张化,江苏省清浦中学(
校本课程 |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丁伙中学龙鼓校本课程 【课程概貌】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丁伙中学坚守“精益求精”的校训,弘扬“奋进”精神,着力构建具有丁伙中学特色的乡村教育体系,培养具有丁伙中学特质的高品质中学生。学校全面推进龙鼓文化建设,聚焦学生健康生活、
校本课程 | 传承龙鼓文化 促进品格提升 【关键词】龙腾鼓喧;传承非遗;品格提升;文化特色【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3)33-0085-03【作者简介】陈彬,江苏省
校本课程 | “龙腾鼓喧喜迎新”教学设计 【关键词】课程融合;龙鼓文化;非遗传承【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3)33-0088-02【作者简介】陈艳霞,江苏省扬州市江
典型经验 | 文化传承视角下的地理研究性学习 【关键词】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大运河文化带;区域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3)33-0090-03文
典型经验 | 聚焦核心素养 传承非遗文化 【关键词】艺术教学;知行合一;优秀传统文化;蓝白扎染【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3)33-0093-02核心素养是课程育
典型经验 | 馆校合作多元探索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馆校合作;多元探索;优秀传统文化;校园美术馆;教学实践【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3)33-0095-02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