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 | 品读 让教学成为道德事业。——正如赫尔巴特所说,“没有无教育的教学,也没有无教学的教育”,智育与德育密不可分。南京师范大学的班华教授认为,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道德是教育教学的最高目的,教学应当为其服务。道德
品读 | 声音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与职业教育)2024 年8月刊发的《勤学:教育者的生命底色》一文,围绕教育家精神中的“勤学”这一核心概念,从勤学之要、勤学之道、勤学之术三个维度论证了勤学的重要性、勤学的条件以及
视点 | 中小学学科德育:何为,为何,如何 学科德育既是一个老话题,也是一个新课题,既是长久以来的难点,也是当下充满挑战的热点。每位教师都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和思考学科德育的何为、为何与如何。何为学科德育?最简单的理解是教师结合本学科教学内容进行的
专题 | 学科德育体系化推进的江苏实践 本期专题主持人: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张晓东·主持人语·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作出战略部署,提出“完善立德树人机制,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的明确要求。学习贯彻
专题 | 学科德育的内涵诠释与价值体认 【摘 要】推进学科德育是新时代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表现。学科德育要求各学科在教学中充分挖掘、利用德育资源,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为目的。学科德育是教育性原则、学生必备品格和正确价值观教育、大中
专题 | 学科德育操作模式的体系化建构 【摘 要】学科德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然而在实施环节还存在不落地、不落实的问题。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核心素养发展为目标导向,构建贯穿“儿童全过程的主动参与”“教师全过程的人格影响”双线,由学科价值、
专题 | 初中语文学科德育的目标、内容与路径 【摘 要】从知识内含价值倾向来看,教育与教学是同一件事。但是教学的纯工具化现象和价值取向的偏差也时常发生。在新课标的引导下,语文学科教学落实核心素养导向的学科德育,需要厘清语文新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并用
专题 | 物理学科德育教学评价体系构建 【摘 要】学科德育教学评价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教学环节,物理学科德育教学评价体系是对学科德育的实施进行分析和评价的系统。物理学科德育评价模型和评价体系的构建要明确学科德育教学评价的内涵和评价原
专题 | 浸润学科德育的音乐跨学科学习实践 【摘 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指导思想。在以美育人的音乐教学中,浸润学科德育的学习实践是应然路径。初中音乐跨学科主题学习应从“教—学—评”一致性的角度出发,基于浸润学科德育的音
弘扬教育家精神 | 立美育人,点燃教师心中的教育家精神 【摘 要】“教育家精神”的提出,不仅丰富了教师队伍建设的内涵,更彰显了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学校办学要求。学校应该以教育家精神引领办学文化、办学实践、办学品位,并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点燃教师心中的教
名家视线 | “教—学—评”一体化的高中英语读写教学 【摘 要】英语教师应从“教—学—评”的一致性、“教—学—评”的一体化及“教—学—评”的功能与地位三个方面,厘清“教—学—评”一体化的核心意涵。以读写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的设计流程和读写课型的课堂实施为例
名师课堂 | 道德与法治学科实践的内涵、特征与路径 【摘 要】强化学科实践,是促进现行学习方式变革的基本理据。面对实践缺失的根本局限、知识获得中去情境化和虚假探究等教学问题,教师需要拾起被知识掩盖的情感、思想和信念。学科实践是指蕴含学科本质与意义的典型
典型课例 | 《灯笼》教学实录 编者按: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优秀的教学设计能为教师提供经验与启示,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为此,2024年,本刊开设专栏《典型课例》。在该栏目中,我们以“教学设计+点评”的形式,呈现一线教师学习、理解新
典型课例 | 依托情境任务 提升核心素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优质课;情境任务;核心素养【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5-6009(2024)35-0047-02【作者简介】樊智涛,江苏省
课程与教学 | 引入“虚拟论敌”: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优化路径 【摘 要】在指出“观点+例子”论证模式存在逻辑分量不足的基础上,探讨如何在议论文写作教学中指导学生引入“虚拟论敌”,阐述了其与交际语境写作思想、图尔敏论证模式的关系,并给出写作教学指导策略,即给学生提
课程与教学 | 意象探秘:现代诗歌审美鉴赏的进阶 【摘 要】现代诗歌的审美鉴赏,离不开对意象的品鉴,相较于必修教材,选择性必修教材更强调专题研习。在现代诗歌的教学中,教师要关注意象审美的专题性和探究性。文章从意象组合、意象类型、意象数量等角度,探究意
课程与教学 | 依托五育融合 构筑思维课堂 【摘 要】五育融合背景下的高中数学课堂不仅要重视知识的生成与探究,还应挖掘数学知识背后所蕴含的数学史思想与德行涵养,从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课堂上,教师可以依托形式多样的活动实践,将德育、智育、体育
课程与教学 | 坚持学科育人,打造有活力的数学课堂 【摘 要】以“黄金分割”教学为例,呈现数学学科育人的三种模式:让学生运用新知识,迁移新情境,体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经历感受美、发现美、探索美的过程,通过动手操作、探索等去发现和创造,体
课程与教学 | 单元目标统领下的初中英语教学设计 【摘 要】单元目标是在学习整个单元后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是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逻辑起点,是践行“教—学—评”一体化、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部分。在单元目标统领下,教师应基于主题情境、知识结构、语篇框架,有层
课程与教学 | 课题研究引领视角下的地理教学策略 【摘 要】教科研能力是教师必不可少的专业能力,也是学校优质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作为教科研重要的组成部分,课题研究在当下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教学内容选取、教学方法推广、教学理念更新、教学组织优化等都有
课程与教学 | 基于劳动教育的“传统工艺制作”任务群校本课程设计与实施 【摘 要】“传统工艺制作”是劳动课程内容的十个任务群之一,学校应从自身实际出发,开发“传统工艺制作”项目。在具体实践中,以“项目与活动”为主要载体,设计并实施木版画、押花、篆刻等兼具劳动和审美双重特点
课程与教学 | 单元整体教学观下的音乐单元课时教学实践 【摘 要】在单元整体教学观下,音乐单元可理解为“森林”,每个课时中的学习内容可理解为“树木”。教师在单元课时教学中,需要把握“森林”与“树木”之间的关系,以主题为统筹,兼顾不同课时的联结关系,帮助学生
名校课改 | 立足课堂改革 实现乡村普通高中持续发展 编者按:江苏省包场高级中学作为一所地处乡村的普通高中,秉持“厚德笃行”的校训,以“严谨、善教、钻研、创见”的教风,引导学生树立“勤学、善问、求实、创新”的学风,不断在教学改革的道路上探索前行。随着城镇
名校课改 | 促进深度学习的“以问导学”教学设计 【关键词】以问导学;深度学习;教学设计【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4)35-0080-02【作者简介】王志勇,江苏省包场高级中学
名校课改 | 高中语文教学“以问导学”课堂的问题设计 【关键词】高中语文;以问导学;问题设计【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4)35-0082-02【作者简介】钱鑫华,江苏省包场高级
名校课改 | “以问导学”促进学生素养提高 【关键词】以问导学;以生为本;“2332”课堂架构【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5-6009(2024)35-0084-01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江苏
职教研究 | 旅游英语PASS创新教学模式的构建 【摘 要】职业学校旅游类专业英语PASS创新教学模式实行双主体的工作机制,开发包含旅游类专业理论知识和业务操作能力要素的模块化专业英语活页教材,完善合理严谨的教学流程,整合旅游类专业英语辅助教学资源,
职教研究 | 具身认知视域下的学科实践 【摘 要】具身认知强调“身体感觉—运动系统”是意义创造和概念理解的核心。将具身认知作为有力的理论视角来透视学生的身体行为、感知体验与学科实践之间的关联,探讨具身认知视域下学科实践的意蕴、面临的挑战及其
观点参考 | 说明文教学中的“三美”探索 【关键词】初中语文;说明文;审美素养;情境;“三美”【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4)35-0091-02说明文作为一种重要的
观点参考 | 用好课程资源,上好“爱国主义”主题思政课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任务驱动;任务情境【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4)35-0093-02《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
观点参考 | 在教学实践中提升历史洞察力 【关键词】高中历史;历史洞察力;时政热点;问题链;认知冲突【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4)35-0095-022024年是
聚焦 | 面向生活世界 发展生活智慧 怀特海说,教育的主题只有一个,那就是五彩缤纷的生活。江苏省江阴市陆桥中学(简称“陆中”)“穋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源于生活,融于生活,又走向生活,指向学生生活智慧的发展,旨在帮助学生实现其个体生命的成长
聚焦 | 封底人物 个人简介黄伟,南京市百家湖中学教师,正高级教师,江苏省教学名师,南京市学科教学带头人,南京市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中心组组长,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编写组成员,苏人版思想品德教材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