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导读 | 昆廷•斯金纳与概念史研究 目前,概念史研究日渐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同时概念史的理论与方法也成为诸多学术领域的研究工具。在这一热点中,也难免对概念史的理论与方法会产生一些理解上的误差和分歧。因此,目前亟需梳理与辨析清楚与概念史相
“中国视角”教学研讨 | “中国视角”是统领《中外历史纲要(下)》教学的核心概念之一 运用大概念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是当前课程改革大力提倡的新理念。以大概念“中国视角”统领教学,就是将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有机结合,在世界历史进程中观察中国的地位,也从中国的视角认识世界历史的进程。此理念顺应
“中国视角”教学研讨 | 以“中国视角”整合《中外历史纲要(下)》的策略 在《中外历史纲要(下)》的教学中,以大概念“中国视角”统领教学,既是课程标准和统编教科书的内在要求,更是整合相关教学内容的实用工具,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正如学者所言:“将中国史真正放在全球
“中国视角”教学研讨 | “中国视角”统领下的试题命制与教学反思 在《中外历史纲要(下)》新授课中以“中国视角”统领教学,即在世界历史中观察中国的地位,也从中国的视角认识世界历史的进程。在学习结束时,则需命制试题以检测学生“中国视角”大概念的意识及运用水平。下面结合
高中教学研讨 | 基于史料实证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地图教学探究 历史是一门注重逻辑推理和严密论证的实证性人文社会学科。对史料的研习与运用,既是历史学习与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解释历史和评判历史的重要能力体现。[1] 一般而言,教师经常会采用文字史料、影像史料和实物史
高中教学研讨 | 草蛇灰线:大单元教学视域下完善历史教学叙事的思考 历史发展是延续的,历史叙事是连贯的。历史是个连续的变化体,由于知识传播需要,以及学科发展需要,人为赋予历史结构和分类,使得多元历史获得某种秩序,便于人们认识理解。[1]可是,借助单元和课时开展历史教学
高中教学研讨 | 启思•诱思•悟思:基于深度学习的历史课堂教学策略 “三思”是指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围绕特定的学习主题,以学生对课堂教学的积极参与和对核心问题的深度解决为中心,通过启思、诱思、悟思三个递进的环节,推动高中学生在历史课堂上积极融入情境,思考问
高中教学研讨 | 历史课堂中实施深度学习的三个支点 深度学习是指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1]其具有注重批判理解、强调内容整合、促进知识建构、着意迁移运用等特征。[2]笔者以为,
高中教学研讨 | 靶向•构建•落实:高中历史创新课堂的实践探索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形成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得到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持续发展。”[1]可见,课程标准对学生在知识
高中教学研讨 | 大概念视角下的高中历史教学:从追求理解到寻求认同 大概念源于西方教育界,威金斯等人较早对大概念作了界定。[1]国内关于大概念的研究多见于2018年《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颁布之后,2020年的修订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下称“20版新
高中教学研讨 |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县域高中历史教学设计研究 一、高中历史学科素养培养的必要性学科核心素养是基于学科本质凝练而来的综合品质,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学科上的具体化。面对当今时代发展,历史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愈加凸显,主要受以下几方面因素影响。
学业评价 | “逆向设计”下的学术阅读教学转化路径 一、问题缘起——两道2023年高考历史试题引发的思考高考试题历来是课程改革与教学的风向标。在2023年高考历史试题中,有两道试题引起笔者注意:1.(2023年全国新课标卷第29题)1910年,长沙爆发
学业评价 | 基于博物馆教育资源的初中历史作业设计探究 博物馆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发展的缩影,承载着收藏、教育、研究三大职能,其中教育是最核心的职能。随着各级各类博物馆建设的日趋完善和学科互动的日益密切,博物馆资源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被重视,出现了大量
学业评价 |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历史“信息提取类”试题分析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普及和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对于学生的能力要求也在不断提高。2022年历史课程标准的出台使得历史学科知识的考查形式更有目标性和指向性,坚持历史核心素养导向,创新历史考查形式,促进学生概括
学业评价 | “中国方案”在高考历史试题中的考查与应对之策 “中国方案”指中国在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背景下,为破解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为优化全球治理体系,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而提出的中国主张或采取的中国行动。[1]“中国方案”的考查有
学业评价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高三历史复习课中的实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呼唤,还是实现民族团结的重要途径。作为高三历史教师,如何将高三备考这一极为现实的教学任务与关注中华民族发展这一教育价值目标统一起来,如何引导学生将
初中教学研究 | 假物得姿 即实求虚 2021年广州市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第26题,以南越王墓和南越国宫署遗址考古材料创设情境,考查学生对秦汉时期南越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以及南越地区与汉、楚、越、巴蜀、中原地区经济文化联系情况的认识,目的
初中教学研究 | 历史单元教学项目引领下的区域教研创新 为进一步落实2022年新课程方案和新课标要求,提升区域教学质量,北京市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分院)启动了“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能力提升——初中历史学科单元教学项目”。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在实践过程中,项
初中教学研究 | “一境到底”在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教学,要求教师整合教学内容,实施大单元教学,要求引领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展开学习活动。目前,初中历史教师所使用的情境教学大多为“一课多境”,即针对不同的问题设置不同的情境。多样化
初中教学研究 | 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项目式学习设计研究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指出义务教育课程应“依据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明确育人主线,加强正确价值观引导,重视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培育。”[1]可见,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程建设已经成为当下
初中教学研究 | 基于初高中唯物史观素养进阶的历史教学探究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历史课程的核心素养目标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规定的课程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