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22年第10期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22年第10期

月刊 教育教学

简介

《教育研究与评论》的办刊宗旨是传播先进的教育思想与文化,汇集成功教育经验与智慧,全心全意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舆论阵地,为教师专业发展营造精神家园。

目录

| 警惕“沉默的螺旋”

德国学者伊丽莎白·诺埃尔诺伊曼提出的“沉默的螺旋”理论认为,大众传媒有助于人们认识到当前社会的主流意见,赞成主流意见的人可以充分表露自己的态度,持异见的人则会保持沉默。结果,在劣势意见的沉默和优势意见

化一教育 | 让“活生生的人”来讲课

摘要:线上培训,大多是PPT在讲课,而非“活生生的人”在讲课。让“活生生的人”来讲课的PPT,做起来麻烦些,但能让听课教师感受到讲课者的那份认真。坚持让“活生生的人”来讲课,是对组织者负责,是对听课教

专题研究 | “四美”育人体系:儿童美育的校本实践

摘要:江苏省江阴市实验小学以“臻美”为目标,建构起“智美”“艺美”“启美”“得美”的“四美”育人体系。“智美”指在语文、数学、英语这几门学科课程中实施美育;“艺美”主要通过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进行美育

专题研究 | “智美”:学科课程中的美育

摘要:在语文、数学、英语这三门学科课程中实施美育,要求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时时处处用美的语言、形象来感染学生,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具体策略为:教学目标体现美的要求,教学活动兼顾美

专题研究 | “艺美”:艺术课程中的美育

摘要:艺术课程中的美育,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表现能力,更能帮助其懂得观察和鉴赏真正的艺术,进而提升审美情趣,培养审美人格。为了提升美育的效果,教师可以整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升华教学主题,让艺

专题研究 | “启美”:特色课程中的美育

摘要:“启美”主要借助“儿童美学启蒙”特色课程展开实施。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努力摆脱传统课堂时空的束缚,对接学生的生活体验,将美学启蒙变成学生的自我感受、自我实践和自我建构的过程。关键词:启美;特色课程

专题研究 | “得美”:活动课程中的美育

摘要:“得美”,即以序列化的活动课程为引领,打破课程的时空限制,追求育人方式的多样化,在课程的全过程落实审美素养的培育。遵循“主题确定—方案设计—自主探究—主题延伸”的活动课程实施流程,在主题确定阶段

学科教育 | “教—学—评”一体化:打造阅读教学新样态

摘要:践行“教—学—评”一体化,阅读教学的样态将发生深刻的变化。具体而言,教学设计时要将评价前置,统筹规划教学目标、学习任务和评价标准;教学实践中要将评价和教学融合,实现“三位一体”;在阶段性任务完成

学科教育 | 从“跨学科”视角尝试读写融合

摘要:“跨学科学习”关注学生的实际生活,强调引导学生在广阔的学习和生活情境中学语文、用语文,通过情境任务驱动深度学习的发生。从“跨学科”视角尝试读写融合,即把“学习场”变成“生活场”,创设读写融合情境

学科教育 | 文言文教学需用好课后习题

摘要: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从三年级上册开始,共选编了11课文言文。每一课基本都有三四道课后习题,这些习题大约可以分为“积累”“理解”“运用”三种类型。文言文教学可基于课后习题编排展开,借助诵读加强积累,借

学科教育 | 搭建支架,让文言文学习有深度

摘要:教师要敢于、善于通过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小步调”的线索或提示来搭建支架,帮助学生取得进步,走向成功。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搭建情境支架,让学生深度体验场景;搭建图表支架,让学生深度梳理重点;搭建

学科教育 | 让量感自然生长

摘要:量感的培养是一个需要学生不断感和悟的过程,需要学生在学习、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形成以感性为基础的认识。度量单位的教学,需要让学生产生统一“度量单位”的需要,经历“单位量”的多维体验,实现“单位量

学科教育 | 例谈“童化数学”教学理念的实施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特别要注意搭建儿童与数学之间的沟通桥梁。为此,提出“童化数学”的教学理念,并从三个方面实施:创设生动的生活或故事情境,贴近儿童现实;凸显指向概念本质特征或结论内在联系的核心问题,指向

学科教育 | 统计与概率领域“起点型核心知识”初探

摘要: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领域的内容编排“小而碎”。因此,梳理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统计与概率领域的内容,并经由分析明确该领域的起点型核心知识。此外,还应从“起点”出发进行长程规划,即利用起点型核心知识和

学科教育 | 巧借英语电影培养批判性思维

摘要: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应渗透在单元每个板块的每个学习任务中。教师可以根据单元内容,灵活选取不同的英语素材,助力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用英语电影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可以尝试引导学生

学科教育 | 游戏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游戏,不仅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顺应学生好动、好玩的天性,巧妙设计英语游戏,让英语学习充满乐趣。具体应用时,应遵循目的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

学科教育 | 音乐教学如何增强审美体验

摘要:针对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缺少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美的过程,从而导致审美体验不足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通过环境创设、游戏律动、课堂留白、技术利用、合作互动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审美兴趣,增强学生的审美

课例剖析 | 以“画”促“化”

摘要:画图是运用图形的重要方式之一,可以把抽象的语义表征转化为形象的图形表征,帮助学生对已学的概念进行分类、整理和内化,进而理解概念的本质。《趣HUA集合图》一课,利用图示(集合图)的方法来表达数学知

课例剖析 | 守正创新教读本

摘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教学与道法课,从根本上都是思政课,在教学方法上一定会有共性。读本的教学要善于从道法课的教学方法中获得灵感。同时,读本又有自己独到的编写逻辑,教学中应不

命题研究 | 语文试题命制“五五诀”

摘要:小学语文试题命制要通过多类型、多角度试题的创新设计,实现从单一的知识点考查转向立体多维的素养测评,充分发挥考试的诊断、反馈和激励功能。小学语文试题的命制讲求“五五决”,即“五个重点”和“五条原则

命题研究 | 英语试题命制:需“人”“文”并重

摘要:考试评价的载体是“文”,是语言文字,但评价的主体是“人”,是学生。实际命题过程中,命题者需做到“人”“文”并重,力求让学生在多样化、有关联、梯度化、多角度的试题训练中积淀可持续发展的力量。“人”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