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22年第12期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22年第12期

月刊 教育教学

简介

《教育研究与评论》的办刊宗旨是传播先进的教育思想与文化,汇集成功教育经验与智慧,全心全意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舆论阵地,为教师专业发展营造精神家园。

目录

| 教师成长,需远离“盲盒”

一种花了钱却不知道自己买了啥的销售模式——盲盒,正在成为新的财富密码。玩具盲盒、蔬菜盲盒、交友盲盒……万物皆可盲盒。盲盒现象,其本质是一种“娱乐”现象。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选择的两难,于是,尝鲜者

热点透视 | 数学新课标“课程实施”研读及其教学启示

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程实施”部分在原有“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基础上新增了“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的建议。对比分析发现,这五个方面的

热点透视 | 语文学习任务群评价实施探索

摘要:学习任务群的评价实施是推动学生语文课程核心素养发展的关键。六个语文学习任务群互相作用,整体融通,强调在具体的语言环境、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考查语用能力;关注过程性表现、现场表现,注重考查全过程,关注

热点透视 | 数学深度教学的三个着力点

摘要:深度学习,在行为进程上,应呈现为研究知识关系与结构的理解性学习 在目标指向上,应表现为感悟数学思想和培育数学精神的层进式学习 在评价方式上,应展现为评价目标多元与评价任务多样的融合性评价。基于此

专题研究 | 写作力,在“沉浸”中获得

摘要:所谓写作力,就是指学生取材、立意、构思、表达、推敲等方面的能力,它需要学生长时间地“沉浸”在写作中。让作业从“一篇”到“一本”,通过长程化的设计,为学生创造“沉浸”的机会;从“鼓励”到“表扬”,

专题研究 | 习作评改:以小组合作的模式

摘要:以小组合作的模式进行的习作评改,以教师指导为辅,学生小组内互评互改和自评自改为主。具体地,分组开放融合,依据学生长处分配小组;评价标准具体可视,让学生能够对标找差;习作分享形式灵活丰富,开放多元

学科教育 | 基于表达特征的寓言教学

摘要:寓言在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寓言篇幅短小,却承载着深刻的道理,总体上呈现出精辟化、哲理化的表达特征。基于该表达特征,探析寓言的教学思路:可以采用比较文本、联结经验、想象空白、构建图式、分析矛盾冲突

学科教育 | 朗读方式的选用与朗读技巧的传递

摘要:教师要重视朗读教学,根据朗读教学目标和文本材料特点采用不同的朗读教学方式,如跟着教师和录音朗读、分角色朗读、师生共同朗读、独立朗读等;适时向学生传递不同的朗读技巧,如准确朗读的技巧和有感情地朗读

学科教育 | 多渠道激趣,多方法导学

摘要:小学一年级是练习书写的重要时期。提高一年级学生写好字的意识,指导学生写得正确,写得漂亮,需要教师多渠道激趣,多方法导学。可以用故事引路,以技术辅助,与活动协作,激发学生写字兴趣;可以运用联系生活

学科教育 | 低年级情境教学与思维发展

摘要:低年级教学应尤为注重情境教学。情境教学的实施,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指向思维发展的低年级情境教学尝试有:创设问题情境,在“发问”与“解答”中激发思维动机;创设想象情境,在“关联”与“表达”中培

学科教育 | 浅谈低年级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

摘要:高阶思维的培养应该从低年级开始。当然,认知水平具象、知识结构力不强、学习过程拘束,导致低年级高阶思维的培养存在一定的困难。而儿童思维发展的内在基础、教师教学方式的积极影响、共同体学习方式的助推作

学科教育 | 略论高质量数学课堂的必备要素

摘要:高质量的数学课堂,应具备“整体的教学设计”“自主的探索研究”“精当的巩固练习”等要素。教学质量的优劣是通过学生的综合素养呈现出来的。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需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不断提高

学科教育 | 把握“核心力”,培育数据意识

摘要: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学生数据意识的培养变得尤为重要。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中,统计与概率领域内容是培养学生数据意识的主要载体。具体教学时,应把握四大“核心力”:立足起点,把握生长力;发掘需求,把握探

学科教育 | 小学生量感培养策略例谈

摘要:量感主要是指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量感的培养可以通过标准体验、实验探究、学习迁移等活动,让学生多维度感知计量单位,多角度估测事物的量,多层次运用量感,从而不断丰富对“量”的具身

诊断有道 | “内容结构化”,更好地实现“学生主体”

摘要:“学生主体”理念已被广大一线教师接受,但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简单化的现象。对此,需要基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的“内容结构化”理念作出改进,包括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学习新知识,

诊断有道 | 现场改课:即时诊断下的课堂升级

摘要:现场改课是先由教师甲执教研讨课,经过研修群体参与听、评、改课,再由教师乙根据研讨意见再次执教这一课,实现课堂升级。《多边形的面积复习》一课的现场改课,主要从四个板块进行:知识的回顾整理,从“简单

设计指南 | 探寻数学符号的本质

摘要:符号的使用是代数学习的基础。若单纯地向学生解释等号的含义,没有直观支撑,学生就很难在脑中形成表象。《等号的再认识》一课教学,借助“数字天平”这一工具,建立天平平衡就可用等号连接的心智模型,通过创

设计指南 | 主题意义导向下的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摘要:主题意义导向下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是以主题意义为引领,整合教材资源,挖掘语篇的核心价值,建立内容要素的有机关联,梳理结构化知识,并最终搭建起一个围绕主题意义的完整的教学单元的过程。需把握三

课例剖析 | 在计数与记数活动中体会数学思想

摘要:认识10以内的数时,学生需要体会到数码思想的简化作用。在此基础上,认识11—20各数是学生理解十进位值制计数(记数)法的关键。教师需要通过现实与历史交融的各种计数与记数活动,帮助学生充分体会整体

课例剖析 | 以多元对话引领意义建构

摘要:教学是交往、沟通的过程。教学中融入多元对话,意味着教学是生长性的、创造性的,是不断建构的。《普罗米修斯》一课教学,采用思辨性对话、赏识性对话、补白性对话、体验性对话、关联性对话,引导学生较好地领

课例剖析 | 教“高科技”,不妨降低难度

摘要: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是教学人工智能这一“高科技”的重要载体。教“高科技”,不妨降低难度。教师可以情境模拟展示“高科技”的生活应用,降低学生感知的难度;以精简语言描述技术原理,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以团

课例剖析 | 主动学练,深度参与

摘要:主动学练是学生深度参与体育学习的一种表征,教师唯有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才能帮助学生进入这样的学习状态。《技巧啦啦操:金字塔》一课,在真实情境中唤起挑战热情,在示范引导中调动已有经验,在造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