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24年第3期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24年第3期

月刊 教育教学

简介

《云南教育》编辑部成立于1958年,《云南教育》1958年4月1日创刊,月刊。1959年5月停刊。999年12月,云南教育成为《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目录

卷首 | 教育好自己

2011年孟秋,至次年仲夏,因能尽绵薄于家乡,我欣悦受任,三次审稿《邑等村志》。一审,见“人物”章里名列有我,空着“人物事略”,着实吃惊和惶恐。经咨询,主编转达村委会和编委会意思:将我写入村志,事略由

教学纵横 | 拓展教学视野,运用微课研究

2019年4月2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意在推动全国中小学教师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也

教学纵横 | 让学生荡起快乐的“双桨”

低年级的小学生耐力不够,而且生性活泼好动,让他们长时间坚持一种体育锻炼方式,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且我校处于城乡结合部的特殊地理位置,很多家长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小学生的体育达标训练,因此,跳绳运动主

教学纵横 | 小学生数学提问能力的核心要素探析

现阶段很多的小学生都不喜欢思考,更不喜欢提问,长此以往,他们的思考能力就会下降,创新就无从谈起。《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

教学纵横 | 精准解读小学数学教材的策略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和实施,要求教师不应该只是被动的课程执行者,而应该成为课程的实践者、反思者、改进者和创造者。所以,精准解读教材的能力是教师必备的基本功。教师需要深入探讨如

教学纵横 | 具身认知视角下小学劳动教育实践路径初探

当前关于小学劳动教育的理论研究,其教育观多是建立在西方文化“身心二元论”的观点基础之上,也即单方面注重心智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而其中的“身体”在教育过程中,则是以认知的载体和附属物的形式存在的。伴随着现

教学纵横 | 放权学生自改、互改,焕发习作光彩

作文教学是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的重难点,在检验、评价学习效果的批改环节,不少语文教师习惯了耗时费力的精批细改,由自己给出对作文的意见。这一方式的益处在于教师有较强的掌控感,认为学生对照意见,之后写作文就有

教学纵横 | 扣准课文着力点,激活学生思辨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指出“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语言发展的过程也是思维发展的过程,二者相互促进”,在与这一表述配套的诸多设置中,思辨性阅读与交流任

教学纵横 | “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教学建议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和共同发展、共同提高的过程。数学教学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空间,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知识的构建。现就人教版三年级数学

教学纵横 | 减轻负担,充实课堂,提升素养

随着双减政策效力的持续发挥,小学语文教学的观念和配套办法也应随之调整,低段推行的无纸化测试,更将注意力放在了学生真实素养的提升上。为在杜绝题海战术和无限填充时间的疲劳战术前提下,促成低段学生语文能力的

教学纵横 | 扣准中心句,领会段篇章

《夏天里的成长》所在单元语文要素包含“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意思”,运用到本课的教学,首句“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即是全文中心句,随后依次分自然段写

教学纵横 | 全要素理解表里,创造性复述故事

不断提高学生故事复述能力是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要达成的重要目标之一,到了高段,复述就不能停留在简单、直白的层面,应在简要复述、详细复述的基础上,进阶到创造性复述,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准确把握课文价值,

教学纵横 | 自主复习 提高能力

案例背景与缘起:每年新接班级,在阶段复习时学生无从下手,不知道怎么复习,总认为复习就是买几本试题来做做,大量地刷题就是复习。经调查发现:在日常的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中,90%的老师表现得主观意识过强,过

读写园地 | 原来是扇虚掩着的门

“读写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一个耍笔杆子的人,缺了任何一面,都不叫硬币。”对于读书与写作,这恐怕是目前为止我所知道的最贴切的比喻了。年少时,为了圆自己的中师梦,为了能端个“铁饭碗”,没少读书 参加工作,为

读写园地 | 在阅读的多元空间里追逐繁星

2024年,是我步入教坛的第三个年头,回顾从五年级到一年级共两年半的教学经历,阅读给我的思考空间最为广博:什么时候开始阅读最佳?以什么样的方式阅读?阅读真正的意义何在?为此,我重新翻看了过去几年自己的

读写园地 | 借书

明代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我读过了,很感动。昔日,宋濂借书来读,不但读,还要抄下来。天寒地冻的日子,连砚台都结冰了,抄完书又要赶着送回去还给人家。这般刻苦学习的人,日后不成为学问家,成就杰出,就不合

读写园地 | 品读淡淡墨香,诉说声声隽语

8月15日晚,微信上忽然收到李本聪老师发来的他自己的著作《特级教师答问录》,颇觉欣喜,每次拜读他的文章,都受益匪浅。平时,在今日头条上就断断续续地读过一些,今天能读到整部书,有久旱甘霖之感。李本聪老师

读写园地 | 成长路漫漫 行走可慢慢

“与其在那里不停地做事不出活,不停地读书却无头绪,不如撂下手里的活儿和书,到一边去想一想,悟一悟。”“让原来总是处于飞速运转状态的大脑有一点儿空闲……”读罢这段文字,不禁自肺腑深深吐出一口浊气,感觉肩

封面人物 | 向阳而生 德馨福至

“云南人爱吃菌,还建了博物馆!”“这所学校‘长’出一座菌er博物馆”“云南这所小学用野生菌制成艺术画”……2023年7月,昆明市官渡区福德小学的“野生菌科学艺术博物馆”揭牌——因为是全国首个建在小学校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