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力作家文本 | 不是所有的灵魂都有翅膀(短篇小说) 刘月白已经是第五次提出要回老家了。刘月白回老家的理由其实很简单,就是给她已经过世的男人王富烧几刀纸,点一炷香。他活着时他们打了一辈子,他们的婚姻是被口水诅咒过的,男人死了,战争也就结束了。可刘月白不习
实力作家文本 | 半岛(短篇小说) 1三室一厅的房子租给三户人家,他住最里面一间。三户人家平时都关着门,各有各的小世界。但长时间不去上班,在家待着,在厨房、卫生间里,难免遇见其他人。点个头,微笑一下,算是打招呼。他无意跟他们做更深入的交
新都市小说 | 挺好(短篇小说) 我将里脊切成粗细均匀的肉丝,放进碗里,用调料腌好,然后一边哼着鲍勃·迪伦的《答案在风中飘扬》,一边开始切小葱。周日上午,明媚的阳光洒在洗碗槽里,游移不定的光影宛如一簇水草。偶尔下一次厨,竟能真切地感受
新都市小说 | 时间海(短篇小说) 1我不知道是不是去年感冒吃错了药的缘故,最近记性变得特别差,经常忘记一些事情,有时候话到了嘴边,却忘了要说什么。我不知道自己怎么了,也不知道别人怎样看我,我尽量装作自己还正常的样子。在威城这座小城里生
新市民小说 | 旗袍(短篇小说) 1老林家的丫头林小星要去上海了。这个消息在村子里一经传开,就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很多丈量田埂的双脚和劳动的双手都慢了下来,只有嘴皮子掀动的频率在变快。在这个凉意渐深的秋日里,人们再一次把已经离世很多年的
新市民小说 | 看大海(短篇小说) 1疫情最严重的那段时间,我的第二个孩子出生了。大儿子刚满两岁,又添一个小子,家里乱成一锅粥。我跟妻子手忙脚乱,只好把我妈从乡下接进城来救急。这些年,我跟老家的联系少了,要不是我妈还生活在那里,我几乎要
新市民小说 | 一九八三叙事(短篇小说) 一九八三年,我七岁。除夕的后半夜,我孤身一人来到荒郊野外。天近破晓,我强忍困乏,握着手电筒,踏着崎岖不平的乡间土路,朝目的地行进。手电筒的铁皮外壳把手冰得几乎失去知觉,我在满是冻疮的手背上呵口热气,感
新市民小说 | 草根(短篇小说) 儿子迁新居,新房子的储藏间太小,一些杂物要塞到我的储藏间来。我的储藏间也不怎么宽绰,需要精心谋划、重新规整,才能勉强腾出一点空间。我看着一屋子杂乱无章的瓶瓶罐罐,筹划着哪些该扔,哪些该卖,哪些该归堆儿
民间格调 | 狼林山河谷(中篇小说) 1冬天是从什么时间开始的,小苏子一点也不记得了。部队过江后,天空一直飘雪,雪下得很大,除了白,他没见过其他颜色。怎么会在这儿呢?他动了一下身体,雪粉扑了他一脸。他还活着。睁开眼睛,雪停了,太阳从云缝里
民间格调 | 像风一样消失(短篇小说) 整个冬季,没有飘下一片雪。麦地里裂开一道道口子,像一张张冒烟的大嘴;绿油油的麦苗成了枯黄的干草,村民们跺着脚冲老天爷直骂娘!一直出了正月,他老人家才缓过神来,知道了该尽的责任还没有尽,便着急忙慌地下了
民间格调 | 去工厂种菜(短篇小说) 仿佛是一夜之间,他从一个农民变成了一个城市市民。县城什么时候变成了一条贪吃的蛇?啊呜啊呜,啊呜啊呜,正在将周边成片成片的土地和一座座村庄吞吃掉。随着持续不断地吞吃,县城也跟充气的气球一样,眼瞅着快速膨
民间格调 | 至亲(短篇小说) 北方小年的傍晚没有一点年节喜庆的气氛。天灰蒙蒙的,村庄东头偶尔传来几声有气无力的炸响,这应该是有钱人家的孩子在放鞭炮。冬子背着书包刚一到家,就通过隔窗看见里屋炕沿边上坐着一个男人。他弓着背,上身穿着掉
视界 | 回到乡村现场的“零度”书写 《王能好》是魏思孝继《都是人民群众》《余事勿取》之后“乡村三部曲”的又一力作,作品用冷峻、中性的笔触表现了时代文明与历史逻辑失衡后的虚无感与残缺感。在王能好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个体命运在时代变幻中的嗟
海右走笔 | 畅游工商河 说来惭愧,到工商河畔遛弯的习惯,还是源于故乡的老村支书。去年上半年,老支书的儿子打来电话:老支书要来济南看病。老支书经历过战火的洗礼,他所在的部队上世纪80年代从前线返回后,在济南休整过一段时间,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