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屋2024年第9期

书屋

书屋2024年第9期

月刊 文化综合

简介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言远旨近,意味深长。《书屋》择稿标准鲜明,特色显著,思想类的文章讲

目录

书屋絮语 | 2024年第9期书屋絮语

读《唐长孺回忆录》,忆及蓝田师院事迹,谈到钱锺书《围城》:“钱子泉之子锺书,曾一至国师,余来蓝田,已去昆明,受西南联大聘。锺书博学,曾作小说《围城》,中言‘三闾大学’事。三闾大学者,国师在湘,而西南联

书屋讲坛 | 关于中国当代文学的基本思考

关于翻译文学中国不但是人口大国,也是翻译工作者最多的国家。新中国成立后,翻译不仅是个人行为,同时也是单位行为。翻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生活大抵是有保障的(政治运动之大影响除外),年轻人的翻译工作若被单位

书屋讲坛 | 我的同事梁晓声

虽在大学时代,我便已熟悉梁晓声的文名,但因自己一直热衷于西方经典作家的深阅细读,实际上并未舍得把更多时间留给他的作品,以至于连他的成名作《今夜有暴风雪》《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等也是只知其名,从没有过了

学界新论 | 泰戈尔与素思玛

一“致我的朋友徐志摩,感谢在他的帮助下,得以把我介绍给伟大的中国人民。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这是印度诗人泰戈尔写在一张明信片上的一段文字。这张明信片在徐志摩纪念馆大量馆藏文物中并不显眼,但我却一眼认

学界新论 | 林徽因:世界、现代性与中国文化

曾经,我也是一个文学青年。青年时期自然会喜欢阅读诗歌、小说与散文这类文学作品,但后来却与之越来越遥远了。我现在的工作与学问的主轴,是印度的宗教和哲学。以前因喜欢印度的泰戈尔,对这位大诗人花过一些功夫,

红色记忆 | 毛泽东《浪淘沙·北戴河》

毛泽东早在革命年代即开始创作诗词,但历来不愿意正式发表,他在1957年1月12日写给臧克家等人的一封信中,给出了两个原因:一是认为旧体诗不宜在青年中提倡,担心旧诗“束缚思想,又不易学”;二是自谦,认为

人物春秋 | 蔡锷《军事计画》出版前后的那些事

1943年7月,刘达武所编之《蔡松坡先生遗集》由邵阳亚东印书馆铅印出版,发行全国。蔡锷的《军事计画》(亦称《军事计划》)也随之面世,成为其继《军国民篇》《曾胡治兵语录》《五省军事联合计划草案》之后的又

人物春秋 | 举目陵京犹旧国,可能钟鼎一扬名

一康熙元年(1662)五月,顾炎武心里填满了悲愤和痛楚,不顾一切,前往京师的昌平,凭吊葬于思陵的崇祯皇帝。他的心情沉重,几乎不能呼吸。就在去年九月,清军入缅甸,追杀南明最后的希望永历皇帝。今年三月才听

人物春秋 | 齐邦媛最后的手写信

2023年年中,按照传统纪历算是渡越百岁高龄的齐邦媛先生(1924—2024),已经因为年老而谢绝会客,却仍给某位她非常信任的台大学生——当今华语学界最优秀的儒门学者之一寄了几套旧书。几日之后,齐老师

人物春秋 | 最早接触北京的日本文人丸山昏迷

丸山昏迷(1894—1924),原名丸山幸一郎,笔名昏迷生等。据其好友,当时也客居北京的北京崇贞学园创办者清水安三日后在回忆文章《值得爱戴的老人》(日本《文艺春秋》1967年5月号)中讲述,丸山昏迷出

人物春秋 | 《钱锺书杨绛亲友书札》中的巴蜀人物

吴学昭整理、翻译和注释的《钱锺书杨绛亲友书札》由三联书店出版,可视为钱、杨生平及其文学研究的最新材料。据初步统计,该书涉及的钱、杨亲友和中外名流、学者计九十一人,和他们往来书札最多者为德国学者莫芝宜佳

人物春秋 | 沈从文关爱文学青年周子厚

沈从文青年时期曾两次来到芷江工作、生活,跨五个年度,1922年秋离开芷江,于1923年来到北京,从此步入艰辛的写作生涯与坎坷的人生旅程,写出了《边城》这部被誉为“现代文学史上最纯净的一个小说文本”,成

灯下随笔 | 弄潮健儿潘柳黛

二十世纪上半叶的熠熠芳华中,弄潮儿不算少,但能称得上弄潮健儿的实在寥寥,潘柳黛要算其中一个。她辉煌的从职履历和成熟现代的女性观,半个世纪后仍令人叹服。一今人传唱《忘不了》,将谓谁是潘柳黛。潘柳黛这个令

灯下随笔 | 数据拜物教降临

时至今日,《数字化生存》一书的预测之准确仍令人称叹,作者尼葛洛庞帝却谦虚地将其解释为“推断”。如果接受作者本人的观点,那么书中记录的推断仍可继续延伸。当前,智能手机已高度普及,表征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

书屋品茗 | 姜异新的仙台鲁迅之问

一在中国现代史上,不论是文学家还是思想家、政治家,或是别的什么家,出版最多传记的人物大概要属鲁迅了。据统计,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迄今的一百年间,形形色色的鲁迅传记多达三百种,仅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就有四

书屋品茗 | 看不见的第三条河岸

2018年底,听说陈善壎老师出版了散文集《痛饮流年》,我即购书拜读。今年5月,闻知他的诗集《一串倒提年月》在广州出版社出版,我欲先睹为快,于网上拍得新书。三十二开本,七十七页,白色书名纵列在紫色背景上

书屋品茗 | 一张老舍自拟的著作清单

1949年,老舍在离开美国前,应他的文学代理人大卫·劳埃德(David Lloyd)的邀请(见1949年9月28日大卫致老舍信),曾留下一张著作清单,详细介绍了自己出版过的主要作品及其翻译情况。我们今

书屋品茗 | 一本尘封八十年的《张居正评传》

一机缘巧合,近日有幸得读中国民主同盟盟员(1956年入盟)、桐城人姚定国(1916—1999)在1944年武汉大学文学院历史系毕业时撰写的学位论文《张居正评传》(以下简称姚著《张居正评传》)。姚著《张

说长论短 | 傅雷《小问题》系列佚文释读

笔者近日翻检民国报刊时,在《时事新报·青光》上发现了三则署名为“傅雷”的文艺短评:《小问题》《两败俱伤——小问题之二》《劫数——小问题之三》。根据其内容,基本可断定这三篇短文皆出自我国著名翻译家、文艺

说长论短 | 孙衣言、孙锵鸣昆仲日记点滴

孙衣言(1815—1894),字劭闻,号琴西,斋名逊学,浙江瑞安人。道光三十年(1850)进士,授编修,官至太仆寺卿,寻以疾乞归。平生毕力搜辑乡邦文献,其所筑“玉海楼”为浙江四大藏书楼之一,著有《逊学

说长论短 | 著名歌剧《快乐寡妇》剧名翻译

一《快乐寡妇》是匈牙利作曲家、新型维也纳轻歌剧的代表人物弗朗兹·雷哈尔(Franz Lehar,1870—1948),根据法国著名剧作家梅雅克的戏剧《大使馆随员》(又译《使馆武官》)改写的轻歌剧。雷哈

说长论短 | 不要紧题说不要紧语

姚鼐,被誉为清代“桐城派”的魁首,一生敬崇散文大家归有光。近日读到他写给石士编修的私信(上海图书馆藏),信札的书法展示了姚鼐清雅隽永、虽取法晋唐却不乏碑意的风格。内容主要谈文字和文家,由对归有光(震川

史海钩沉 | 赵括是如何与“纸上谈兵”绑定的?

在今人的一般认知里,“纸上谈兵”是赵括贡献的典故。然而,目前所发现最早的纸出现在西汉,战国时赵国的将军赵括又如何“纸”上谈兵呢?李零《纸上谈兵》一文援引赵括之事时指出了这一问题,并称“后人称为‘纸上谈

史海钩沉 | 《函髻记》的作者是谁?

我曾写过一则读书随笔,探讨弘一法师李叔同年轻时所作仿唐人传奇小说《函髻记》的故事原型,指其框架主要取材于唐代闽籍进士欧阳詹与太原名伎申行云的爱情悲剧。一位相交多年的朋友读后提醒我,直不笼统地把《函髻记

史海钩沉 | 由《孽海花》回目中一处误字说起

《孽海花》的成书过程颇为曲折,版本也较为复杂。最初是金松岑写了前六回,曾朴在此基础上,“一面点窜涂改,一面进行不息,三个月工夫,一气呵成了二十回”(曾朴《修改后要说的几句话》),1905年由小说林社出

前言后语 | 绝响余韵

我们的祖先创造过高度发达的辉煌文明。这些文明,有形的物质与内在的精神兼而有之。星移斗转,日月轮回,有的仍然延续发展,有的不断推陈出新,而有的则失落无几或湮没无闻了。比如远古的青铜时代,尽管最早使用铜器

前言后语 | 关乎情怀:一位思想史学者的留白

马克思曾以“解释”或“改造”世界的两种关系来判定新旧哲学家的归属。这也是古希腊神话的元命题。对这一命题的认知,向来见仁见智,不过我还是找准“赫尔墨斯国际前沿论文书系”的定位,于是《关乎情怀:一位思想史

前言后语 | 《希姆博尔斯卡全集》出版后记

1996年,波兰女诗人希姆博尔斯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当时国内报刊集中报道了这位诗人。那时,刘硕良先生主编《出版广角》杂志,1997年第一期上就刊登有林洪亮先生介绍希姆博尔斯卡的文章和翻译的希氏诗作。同

来稿摘登 | 中国“灰姑娘”童话的图文呈现

《酉阳杂俎》被称为中国的第一本童话故事集,也被称为中国版的“格林童话”。其中的《叶限》堪称世界出版史上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灰姑娘”童话。与法国贝洛搜集发表的《鹅妈妈的故事》中的《灰姑娘》和意大利巴西尔

来稿摘登 | “曾侯奋笔谱多稼”

曾安止生于公元1048年,字移忠,号屠龙翁。其父曾肃壮年时,曾以“乡举试礼部,一不中第,拂衣去,不复有仕进意,杜门教子而已”。熙宁六年(1073),曾安止登第,赐以“同学究出身”。熙宁九年(1076)

来稿摘登 | 《金瓶梅》舌尖上的味道

《金瓶梅》中的饮食,据统计,大概有二百多种,虽然品种丰富,但缺少高端产品,即便高档次的宴请,如西门庆招待乔五太太、六黄太尉、宋御史,也未像《红楼梦》对食物的色、香、味、品、相进行全方位的描写,而是着眼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