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屋2023年第6期

书屋

书屋2023年第6期

月刊 文化综合

简介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言远旨近,意味深长。《书屋》择稿标准鲜明,特色显著,思想类的文章讲

目录

书屋絮语 | 2023年第6期书屋絮语

学者写小说,著名的如钱锺书《围城》。近现代小说之兴盛,实多学者所为,因为学者能驾驭语言,文白夹杂,词语经济,把语言张力和审美性推向极致,即言词意义的片刻孕育着丰富性,能恰如其分,又能出乎意料。或者说,

书屋讲坛 | 念楼题记百则

多年来,锺叔河先生写过不少他统称为题记的文字,或记事或抒怀,或题书或赠人,文体则或白话或文言,或诗词或联语,也有采取打油、嵌名等游戏形式的,皆即兴随心之作,却不无意趣或感慨。久而久之,无心插柳柳成荫,

书屋讲坛 | 朱正批注俞润泉手抄《郁达夫诗词集》

从锺叔河先生处看到一册郁达夫诗词的手抄本,是其好友俞润泉于1965年用拓蓝纸抄写并手工线装。虽尘封已久,但仍不失其精致,乃锺先生翻寻旧籍,无意之间发现的。此手抄本俞润泉仅做四册,赠锺叔河、朱正、张志浩

学界新论 | 乡村振兴中农民合作社的前景

在传统农业和家庭经营条件下,分散小农户的农业生产主要用于维系生计的自给自足,少量用于出售的也主要为初级农产品。初级农产品的加工、销售会产生丰厚的利润,但是这些环节一直以来都与农户、农村关联性不强,主要

学界新论 | 天府乡村文化保护与传承

乡村振兴作为引导乡村现代化发展图景的综合战略,文化振兴是其灵魂所在,缺失文化浸润和文化底蕴的乡村社会难以成为真正的“美丽乡村”。乡村文化振兴面向的是乡村社会整体的精神文化生活,其内涵在于通过集体性、开

红色记忆 | 青年毛泽东与梁启超

青年毛泽东告别省立高等中学堂,寄居在湘乡会馆,开始自修自学。这期间,他的自修课堂就是湖南省立图书馆。他在这里自修了半年,广泛涉猎十八、十九世纪欧洲资产阶级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书籍。读了亚当·斯密的《原

人物春秋 | 从国立编译馆到出版总署

一国立编译馆是南京国民政府最高级别的编译机构,1932年6月由教育部编审处改组而成,在编审教科用书、审定各科学术名词、整理历代文献、翻译中外名著等方面做出一定贡献。1949年初,国立编译馆大部分人员随

人物春秋 | 罗家伦致许地山书信一封

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特藏中心收录了香港大学马鑑教授捐赠的一批许地山手稿及许氏生前收集的文献。此封罗家伦致许地山书信即是在这批捐献的手稿及文献中发现。具体来说,此封书信在《罗家伦先生文存》《罗家伦先生文存

人物春秋 | 多面人生郑毓秀

二十世纪以来,中国女性一直在为提高自身地位而努力奋斗。1912年9月,荣膺总统府“二等嘉禾勋章”、被孙中山誉为“创立民国的巾帼英雄”的唐群英等面询大总统,要求国民党党纲列入“男女平等”条款却终告失败,

人物春秋 | 西子湖畔的风景

最近,有幸收到同济在校学子为郭世佑教授的公选课“近代人物与中国社会转型”整理出来的《郭师课堂拾零》,墨香盈鼻,顿时打开我的记忆之闸,诸多往事历历如昨。1994年秋天,我从浙江中部山村来到省城杭州,就读

书屋品茗 | 从社会文化视角读长篇小说《家山》

王跃文新作《家山》(人民文学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2022年版)甫一面世即引发各界广泛关注。这部被誉为“生生不息的民族史诗”的长篇巨著,聚焦一个名叫“沙湾”的南方村落,以该地陈氏家族五代人从大革命时期

书屋品茗 | 评述韩少功的文学世界

2022年可谓湖南文学的大有之年。王跃文的《家山》、水运宪的《戴花》等一批重量级长篇小说问世,备受瞩目。而湖南文艺出版社11月出版的龚政文的文学评论专著《从〈马桥词典〉到〈山南水北〉——1990年代以

书屋品茗 | 从童年反刍生命的诗意

河合隼雄是日本著名临床心理学者、心理治疗师。《爱哭鬼小隼》是河合隼雄临终之际完成的自传体儿童小说。河合隼雄常常苦恼于人们对童年日常的漠视。在《孩子的宇宙》一书中,他记录了这样一件事:当自己把孩子们写得

灯下随笔 | “变局节点”与“华南空间”

在我的学术道路上,进入传教士学域是颇为关键的一个节点,因为这使得我不但得以深入一个有着无尽风景和无限风光的学术空间,譬如由此勾连出的东西关系史(尤其是中西文化关系史),而且也寻到了可以继续拓展甚至赖以

灯下随笔 | 伊本·白图泰眼中的元朝

中国与非洲、阿拉伯地区交流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公元前二世纪,西汉王朝就和非洲、阿拉伯地区开始相互间接接触,彼此了解,交换各自的特产与珍品。张骞开辟“丝绸之路”后,中国的丝绸等远销阿拉伯地区和地中海南岸

灯下随笔 | 徐桐究竟读的是哪本地理书?

2021年夏天,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马勇先生发来一条微信,告知他受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先生委托,特向我提问,并转来易中天先生微信原文:“这个截图(即易中天先生发给马勇先生的书影)是陈澄之的小说

灯下随笔 | 苏东坡的佛教因缘

佛教传入中国后逐步本土化,其影响力也在传播与变革中不断扩大。在北宋初期,宋太祖便下令对佛教采取了保护措施,同时派遣使者西行求佛法;而后宋太宗为教化百姓、巩固自身统治,积极推动儒、释、道三教并重,兴建了

灯下随笔 | 偶读李叔同几封书信有感

弘一法师李叔同的故事早已被千万人传颂,本容不得我再来絮叨,可是看了一本书名叫作《李叔同谈人生》的书后,还是想再说上几句哪怕是废话的闲话。首先书名有所误导,其内容是辑录了大师李叔同1901—1942年间

说长论短 | “快乐写作”与高龄少年的书写冲动

天资出众、才华横溢的文人作家步入老年,由于心性、学养的差异,通常分出两种:一种绚烂之极归平淡,铅华洗尽,由博返约,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另一种锦上添花不餍足,老夫犹发少年狂,任情恣意,忘乎所以

说长论短 | 旧体诗一二

在弘扬民族文化的时代潮流中,古典诗词重现学界、读书界与出版界。写旧体诗的人也多了起来。旧体诗借助报刊、网络等媒体广为传播,成为读者的一大看点。虽然这是一件让人欣喜的现象,但是好的旧体诗少见,大部分属于

说长论短 | 香菱与贾琏

《红楼梦》叙事,草蛇灰线,伏脉千里,论者也多。运用伏笔,大概是小说这种艺术形式的一个必然规律,古今中西,概莫能外。托尔斯泰让安娜看到一个路工被火车轧死,预示了她卧轨自杀的结局,读完了不难想到之前的那个

说长论短 | 是谁在鸿门宴上放走了刘邦?

《鸿门宴》多年入选语文教材,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课文以范增对项羽说的话开篇:“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

说长论短 | 文字的力量

每天,透过生活的表象,我已不再思考或者无法思考“无穷的沉重、无穷的远方、无穷的人们”。于是,我是多么怀念羡慕从前那些所读所写的唯美抒情、轻松愉快的文字。但我知道一切都回不去了,就如生命中那些流逝的时光

说长论短 | 后院的动物乐园

松鼠院子里两棵硕大的橡树,松鼠一家子却只选靠厨房这边的一棵,上蹿下跳。看上去各忙各的,其实时常会有呼应。幼崽在还小的时候,跟着妈妈在草地上觅食,虽说不是时刻不离松鼠妈妈,但松鼠妈妈是会盯着它们的,它们

域外传真 | 在“不平行的世界”和谐共生

今天的科学界讨论着“人类世”(Anthropocene)这个新概念,指随着人类文明高度发达,科技日新月异,我们进入了智人(Homo sapiens)成为绝对主宰力量、掌握着改变地质面貌和地球生命未来的

史海钩沉 | 刘鸿生:勇于搏取的企业家

1956年9月30日晚,弥留之际的刘鸿生,对身边的次子刘念智说道:“人生平最担心的有两件事,一是企业倒闭,一是怕子女堕落,在我死后抢家产。现在这两件事都由共产党给我解决了,企业不会倒闭了,子女不会堕落

史海钩沉 | 陈端生的再生之缘

陈端生是清代弹词女作家,字云贞,浙江钱塘(今杭州)人,著有弹词小说《再生缘》十七卷。陈寅恪晚年专“作无益之事,以遣有涯之生”,写了近八十页的长篇论文《论〈再生缘〉》,认为其艺术成就不在杜甫之下,甚至可

前言后语 | 《跨文化视域下的昆曲文化身份研究》序

戏曲作为中国舞台表演艺术,自从宋金时代以来,就以相当成熟的姿态糅合了文学、音乐、舞蹈以及程式化的特殊表演方式,呈现丰富的社会百态,以生动的情节展示人们所遭遇的悲欢离合,成为雅俗共赏的娱乐形式。中国戏曲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