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2023年第7期

美文

美文2023年第7期

半月刊 文学小说

简介

《美文》杂志由陕西著名作家贾平凹主编, 1992 年 9 月创刊。十七年以来,着力展示当代

目录

稿边笔记 | 拓片闲记

安康友人三次送我八幅魏晋画像砖拓片,最喜其中二幅,特购大小两个镜框装置,挂在书屋。一幅五寸见方,右边及右下角已残,庆幸画像完整,是一匹马,还年轻,却有些疲倦,头弯尾垂,前双足未直立,似作踢踏。马后一人

特别推荐 | 弱传播

人类生活在两个世界。一个世界是原本的现实世界,一个世界是传播的舆论世界。现实世界不依赖于人类而存在,每个人都可以直接接触它,观察它,认识它。但人类同时还生活在另一个世界,就是传播到我们眼前的这个世界。

短篇散文 | 这埋葬一切正经与不正经的大墓

盛夏黄昏,那馆远远望去竟略有秋意。这馆,因着一个人的大墓而建。此刻,公元2022年的夏天,我从长安而来,防疫管控部门的电话,正如影随形地追着我跑。而这大墓的主人,在公元前74年的初夏,从山东起身奔赴长

短篇散文 | 水过有痕

那湾碧海&nbsp 那片青山金庸印象小时候,有两大嗜好。一是酷爱上图书馆借书看。当年的管理员日后形容,“好像羊啃青草一样”。那时,一本接着一本看,不管读懂读不懂,意思明白不明白,狼吞虎咽,几乎三五天就

短篇散文 | 洄游

前段时间在书上看到鱼类有一种特殊的运动形式,叫洄游,这是一种有规律的往返迁移,贯穿着鱼的生命始终。我的成长从来没有离开过西安,从家到学校,再回到家;从西安去别的城市旅游,再回到西安;从冬天游到温暖的春

短篇散文 | 肇事者

刚才,我就极其突然地目睹了一起交通事故的发生。这场事故对责任双方而言固然是场意外,对我而言似乎也未尝不是。有时候,似乎意外的属性并非奇迹,并非小概率事件,在它从潜伏中跳到光天化日之下后,就会连锁发生,

短篇散文 | 舞台、商场及原野

舞&nbsp 台舞台是水上舞台。数百名观众围在舞台下观看舞台上的表演。我被挤在人群之中,浑身被挤出酸溜溜的汗臭,双脚几乎被架空成一对悬挂的火腿。舞台演的是一个王带领七八个武士与河妖抗衡的故事。王轩昂立

短篇散文 | 隐喻的迷宫消失在彼岸

城市化的扩张,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一个异化的人。他们的自我性来自现代人复杂的心理和精神,但时常表现出巨大自洽感,这种矛盾情绪,又时常是无所适从的无力感。这反映在他们愿意勇敢介入和代入当下生活。他们与日常紧

中篇散文 | 盐约

一天刚蒙蒙亮,翠鸟叫了几声,陈婆婆睁开眼,看到大儿子站在床边,她忍不住怄气,用手指头隔空戳他:“你哟,渔船卖了九万块钱,也不分给你妈一点,你忘咯,粉刷的三千块钱,都是我出的哒……”儿子没有回答她,依旧

中篇散文 | 我和她们一起,活着

2021年6月25号,发完《不想告别的告别》一文之后,有那么几天我发现自己突然炙手可热——许多朋友的慰问电话短信过来。纷纷问我需要什么样的帮助;还有热心人牵线搭桥,让我竟然有了一种可以绝地逢生的错觉。

专栏 | 留不住

妙玉——淖泥之中何以净《红楼梦》中的出家人多有传奇,道士与和尚是传奇的缔造者,他们是度化使者。道士度心灰绝望之成年男性,他们在世上了无牵挂,走就走了,舍就舍了,无非留些茶余饭后的谈资,人前人后的传说,

专栏 | 不可望文生义的“城固原公杂烩”

说来惭愧,30多年前自己曾经在汉中的城固县驻留半年之久,自诩知道城固的许多事,特别是城固的特色美味,比如面皮、菜豆腐、胡豆焖饭等。但对于城固的一道大菜,而今已进入陕西非遗目录的“城固原公杂烩”却一度不

专栏 | 隔壁传来的嗓音

船上唯一的主人我站在一艘大船的驾驶台上。一个人站在我的身边,我看不见他的脸。船速有些超自然,那样的速度载着我们一路向前,我对那个人大声叫喊:“停船!停船!”我听到他回应:“你是船上唯一的主人。”这句话

雷人画语 | 雷人画语

上班还能挣点窝囊废费,不上班真的窝囊废了。怕鬼真是太幼稚了,我带你去看看人心。美妙人生的关键在于你能迷上什么东西。这世上真话本来就不多,一位女子的脸红胜过一大段对白。

长篇散文·连载 | 前朝记忆渡红尘

如是,小方凳上堪称荤素搭配,浓淡相宜。一老一小推杯把盏,但听朱老头子漫说往事,颇有“前朝记忆渡红尘”之况味。彼时窗外雪花纷飞。不远处传来火车的汽笛声,又有煤车缓缓驶进南站了。在毛泽东还被人叫作毛润之的

长篇散文·连载 | 鸟儿的天堂

阔叶林里的见闻我站在一棵橡树前,凝望它的伟岸。它虽然没有落叶松那么高,却也是长白山顶天立地的汉子。童年的时候,我经常在长白山西坡开峰林场的橡树下捡橡树的果实,用橡子的果实当弹弓的子弹。谁的童年没有过调

作家研究 | 余光

九莉的幻灭几年前读张爱玲的《小团圆》,读不下去,人物如走马灯,琐碎。最近又拿起来看,竟迷进去了,为九莉不值。花花公子邵之雍,怎配得上她的眼泪。九莉就是张爱玲,邵之雍是胡兰成。离开上海二十多年后,在美国

作家研究 | 借着她的“余光”

张爱玲的看人看事叫“张看”,余静的读人读书不妨叫“余光”。人可以貌相。第一次见到余静,觉得“扶柳弱质”这个词终于有着落了。他们夫妻都是我的同事和朋友。余静话不多,温凉,人好像刚从早春里出来,一段草色春

汉风·孔子学院散文专刊 | 世人皆说ChatGPT

张 华&nbsp 文学博士,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出版《伯明翰文化学派领军人物述评》《生态美学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建构》《阅读哈佛》《全球伦理读本》《跨学科研究与跨文化诠释》《对外汉语:理论与实

汉风·孔子学院散文专刊 | 鸿儒白诗朗

何云燕 壮族,广西天等人,文学博士。广西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2012-2013年美国波士顿大学“联合培养博士”访问研究员,2016年以色列犹太大屠杀纪念馆(Yad Vashem)访学学者,201

汉风·孔子学院散文专刊 | 殖民印记下的苏丹人

萨芭(Sabaa Ali) 苏丹人,生于 1989年4月,本科毕业于埃及苏伊士运河大学,硕士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毕业于北京语言大学。现于苏丹和埃及从事职业翻译,曾发表数篇散文作品。2021年诺贝

汉风·孔子学院散文专刊 | 高克恭:善画尚书

高克恭,字彦敬,号房山,大都(今北京市)房山人。其在元初的画家中身份和地位都很特殊,因其是西域回回人(元代对西域诸多信奉伊斯兰教民族的统称),属色目人。高氏一族汉化程度很高,祖父、父亲随蒙古西征军东来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