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2023年第19期

美文

美文2023年第19期

半月刊 文学小说

简介

《美文》杂志由陕西著名作家贾平凹主编, 1992 年 9 月创刊。十七年以来,着力展示当代

目录

稿边笔记 | 风雨

树林子像一块面团了,四面都在鼓,鼓了就陷,陷了再鼓;接着就向一边倒,漫地而行的;呼地又腾上来了,飘忽不能固定;猛地又扑向另一边去,再也扯不断,忽大忽小,忽聚忽散:已经完全没有方向了。然后一切都在旋,树

特别推荐 | 丝绸之路研究必须要有东方视角

今天是《长安西望:丝绸之路考古纪事》一书的首发,因为我现在蒙古国境内开展野外调查,不能参加这次首发式,所以提前录制了这段视频。首先我要向支持和资助这本书出版的陕西省委宣传部、省作协表示感谢。向这本书的

特别推荐 | 大漠戈壁的颜色

长安西望,路途漫漫。翻开海未平的《长安西望:丝绸之路考古纪事》,滚滚历史翻越崇山峻岭,穿过戈壁沙漠,扑面而来。读毕发现,这片广袤的地域,几多风云,几多迷思,我们无比神往,却又知之甚微、知之甚少。西安,

特别推荐 | 只讲真实的故事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能参加“构建中国世界考古学 用中国话语体系探测和还原丝绸之路的历史状貌”《长安西望:丝绸之路考古纪事》新书发布会。请允许我代表中国出版协会向

特别推荐 | 中华文明包容性的最好例证

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媒体朋友、各位读者:大家好!感谢大家在这炎炎夏日莅临《长安西望:丝绸之路考古纪事》的新书发布会 ,让我们感受到了爱书人骄阳般的热情。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

特别推荐 | 一种方法,一种格局,一种面貌

以寻找大月氏遗存为内在秩序丝绸之路的肇始是从寻找大月氏王国艰难起步的,一脚深一脚浅,步履蹒跚着走了十三年。汉朝立国之初,最大的外患是正值势力鼎盛的北方匈奴。汉七年(公元前200年),汉高祖刘邦与匈奴冒

中篇散文 | 我们代表着我们所遭逢的一切

梦李白(二首)杜甫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水深波浪阔,无

中篇散文 | 人生世相争供眼

华君武有一漫画《老死小有往来》:两座楼房的阳台紧紧相对,阳台上各挂一鸟笼,笼中鸟“嘤其鸣矣,求其友声”。可笼中鸟的两位主人,彼此侧目,作“老死不相往来”之状。我边看边笑。按说鸟儿吱喳乱叫,同声相应,司

短篇散文 | 沁水

那晚,望着天上圆圆的月亮,我想,以后轻易不去沁水了吧。不是沁水不好,相反,我想用这种方式留住沁水在我心中的美好。去过沁水两次,一春,一秋。春日花盛第一次,是2017年。那是一个四月天,沁水樱花正开放。

报人散文征文 | 美过之后是寂寥

每一个“此刻”,请款待自己疫情期间,养成了拍摄落日的习惯。大概是办公室临海、朝西的缘故,每到夕阳之时,我都守在窗边,视野极其开阔——浑圆的红日渐渐没入海平面,或橙红或淡粉色的晚霞,把天空晕染得绚烂无比

报人散文征文 | 汉字的荣光

若干年以后,当我们回望2023年盛夏的时候,除了东安湖上空大运会璀璨的烟花以外,一定还可以看到天府广场成都博物馆《汉字中国》文物特展的万千气象。这是一场需要提前很多天预约,然后现场需要排队很久才能入场

报人散文征文 | 少年有轨电车

木春霞把大客车停在一个电车道边上,开始我并不知道车窗外是电车道,由于天黑,我根本没看到马路上有铁轨。从白天进城到现在,我急切地想看一看有轨电车。世间的事儿就是这么怪,你越想尽快得到什么,就越是得不到,

专栏 | 豪迈通透的“辣子蒜羊血”

“辣子蒜羊血”应该是西安比较古老的流行小吃。记得三十多年前我刚参加工作不久,与单位里一位已经五十多岁的老同志闲聊,说他解放前就在西安的药铺里当学徒,那时候最兴奋的事就是,但凡手上有一点钱,就去南院门的

专栏 | 瓦松·桄榔

瓦上有“松”七年前的深秋,我在深圳的田寮社区有着一枝之栖。有一天路过龙湾路,池塘边一栋老房子引起我的注意。与别处不同,它的屋顶上擎着一个红五星。初步了解,这儿是原龙湾生产队队部之所在。只见正门的老墙缝

专栏 | 雷人画语

看不见是一种局限,看得见同样是一种局限多给自己攒一点,想来就会微笑的事情生活把我的梦想卖了,换成了柴米油盐你以为自己累得像狗,其实狗并没有你这么累

长篇散文·连载 | 春姨和玫瑰花

钥匙碰撞的声音在精神科空阔的走廊里回荡。打开门,我跟随老师走进了第一间病房。这间病房很大,里面却没有一丝声音。7个中老年男人排成一排,蹲在窗户底下的暖气片前。还有一个男人抱着暖气上水管道,一动不动。无

长篇散文·连载 | 千古关东

肃慎、燕、亳,吾北土也。——《左传·昭公·昭公九年》一公元前11世纪的一天清晨,古肃慎氏的马队告别了族人,从长白山脚下出发,爬冰卧雪,冬去春来,终于抵达周朝的都城镐京①,朝贡周天子。他们献上的礼物是一

长篇散文·连载 | 淇河

五十七当每一个早晨从睡梦中醒来的时候,淇河已在我的生命里汩汩涌动,特别是在我投向远方的目光里,我已听到清澈的流动之声。当每一个夜晚进入梦乡的时候,鼾声四起的呼噜声仿佛淇河的波涛,长久地回响在深夜的意境

长篇散文·连载 | 穿越千山万水的远行

1993年夏天我从新疆考上天津的军校,准备去上学。接到通知时,我们的连队去昆仑山执行任务去了。车队上山前,我们连长说:“文书就别去了,我们这一去就是半年,我相信你能考上。”那是我当兵以来最放松的几个月

长篇散文·连载 | 师恩难忘

中国现代文艺史上,汪曾祺先生是一个重要的存在。他不仅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地位独特的文学大家,也是高邮文化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是这座城市全力在打造的具有中国气派的文化金名片。从2012年到2023年,以

长篇散文·连载 | 获奖名单

作家组特别奖我的老师&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徐贵祥朱东润先生在193

长篇散文·连载 | 王蒙:王侯笔力能扛鼎

王蒙(1308-1385)字叔明,生于湖州(今浙江吴兴)书香门第,号黄鹤山樵、香光居士。蒙自幼聪慧好学,加之根基深厚的家学渊源,年轻时就才华出众,享有文名,为江南名士。王蒙继承了父系一脉的诗书才学,能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