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与家庭·家庭教育版2024年第2期

婚姻与家庭·家庭教育版

婚姻与家庭·家庭教育版2024年第2期

月刊 家庭养生

简介

《婚姻与家庭》杂志以深刻而富有哲理的思想、贴心而具有人文关怀的情操、朴实而打动人心的深情、

目录

一期一会 | 童年的春节

我童年生活中不光是海边山上孤单寂寞地独往独来,也有热闹得锣鼓喧天的时候,那便是从前的“新年”,现在叫作“春节”的。过年的前几天,最忙的是母亲。她忙着打点我们过年穿的新衣鞋帽,还有一家大小半个月吃的肉,

特别关注 | 爱国主义教育法来了!

| 策划人小语 |2024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正式实施。该法律的颁布实施对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凝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

特别关注 | 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在学校育人的全过程

爱国主义教育法第十五条规定,国家将爱国主义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我国有各级各类学校51.85万所,在校生2.93亿人,青少年学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群体,学校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如何增强爱国

特别关注 | 英魂常在,永不消逝的红色家风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日益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殿堂、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民族的精神高地。根据金羊网报道,通过参观红色景区带孩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亲子家庭日趋增多。2023年

特别关注 | 润物细无声,将热爱祖国融入家庭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法第十七条提到,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把热爱祖国融入家庭教育。下面两个家庭的做法,或许可以给我们很多启发。张晓斌在江西省高安市委组织部工作,妻子王建是高安邮政公司蓝坊镇网点负责人

特别关注 | 赵刚:爱国主义教育需要家校社协同

为何要家校社协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父母又该怎么做,才能让教育真正产生效果?我们来听听专家怎么说。以前,在小学阶段,我们强调爱国主义教育,学校给孩子灌输了很多抽象的概念。对于儿童尤其是低龄儿童来说,空洞

特别关注 | 癌症,别来招惹我的小孩儿

凡人烟火从不缺无名英雄。在世界的角落,还有一群小小的斗士,用年幼的肩膀承担着成年人也难以想象的重量。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21年10月28日发布的报告,全世界每年有约40万名0~19岁儿童和青少年罹患癌

特别关注 | “知子”伴成长,蓄力待“花开”

两年前,河北省妇联牵头,各地妇联响应,一起种下了一棵名叫“知子”的树;如今,在燕赵大地上,“木”已成林,处处“花开”。注重家庭教育,孩子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2024年1月8日,石家庄市长安区翟营大街小学

特别关注 | 体育、德育双翼齐飞,助力赣州儿童友好

秉持培育肩负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崇高使命,全市上下齐心协力,推动体育与德育的深度融合与优势互补,为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与能量。发展体育,强健体魄“爸爸妈妈,我们队又获奖啦!”赣州师范

家风 | 无声世界里,母爱回荡

当儿子的世界寂静无声,妈妈化身勇士,带着他披荆斩棘。这份执着的母爱,带动全家人齐心协力托举孩子,一路走到金字塔尖。主持人问小田:“想哥哥了吗?”11岁的小田认真地点点头说:“哥哥之前准备考研,我们好几

家风 | 孔子告诉你,什么是真正的勇敢

将小勇变大,把偏勇扶正,这样的勇敢才能促进家庭成员的成长与发展。对于现代家庭,勇敢的家风非常重要。它像风中的旗帜,鲜艳而飞扬,时刻感召我们奋发向上。勇敢的家风熏陶出来的家庭成员有胆略、有勇气,必能成就

家风 | 请用尊重、接纳和爱滋养孩子的道德之花

没有人生来就拥有道德,德育体现在每一个生活场景中。“孩子,红书包和蓝书包,你想要哪一个呀?”妈妈笑眯眯地指着两款书包问。孩子开心地回答:“我想要蓝书包!”妈妈停顿片刻,拿起红书包付了款,说:“红书包看

人物 | 张莉:坚守军旅底色,活出生命荣耀

一路走来,她一直在脚踏实地地挑战自我,不断创造属于自己的新荣耀。1991年12月26日是毛主席98周年诞辰,央视首档军事节目《军事天地》选在了这天晚上8点开播。节目里,身着军装的主持人张莉落落大方,让

人物 | 白云:种桃种李种春风

老师和家长照顾孩子,就像园丁照顾植物,要懂得每个孩子的不同特点,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2024年1月19日早8点,位于北京石景山区的一所幼儿园准时开园了。 通向幼儿园大门的是一段长约20米的柏油小径,

真实故事 | 当命运判了死刑,一对母子的生命领悟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周朝喜背着儿子横向奔跑,让他的生命向宽处、厚处延展。2024年1月中旬,一篇名为《虽然死亡就在不远处,但它不是还没来吗?》的文章把周朝喜和罗睿燊母子俩拉入人们的视线

真实故事 | “哏都养老院”里的哏事

你想象中的养老院是怎样的?环境安静而冷清,生活单调而枯燥,到点儿吃饭,按时吃药,上完厕所就回到房间睡觉……在那里,时钟嘀嘀嗒嗒的声音一定格外响亮吧?最近在网上爆火的“哏都养老院”,却给出了令人意想不到

专栏 | 读懂孩子大脑的三把金钥匙

认识大脑发展规律,才能让孩子真正赢在起跑线上。家庭教育既是科学,也是艺术。家长应该掌握脑科学的基本常识和基本原理,避免走弯路。这里提供给家长读懂孩子大脑的三把金钥匙,帮助家长创设适合自己家庭的教育方法

专栏 | 你想要孩子成为完美的庸人还是世界的孤品?

教育孩子,需要“扬长避短”还是“取长补短”?这背后是短板思维和长板思维的差异。长久以来,短板思维一直都是父母教育孩子时秉持的主导性思维。这一思维来自木桶理论: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

专栏 | 对待孩子,需要园丁心态而不是木匠心态

在你眼中,孩子是一颗开花结果的种子,还是一根可以随意打造的木头呢?上一期,我为大家介绍了基于积极心理学的积极教育理念和思想。很多人肯定会好奇,该如何在家庭教育的具体场景中运用。这就要看看你对待孩子的时

专栏 | 抱:怎么拥抱,才能让孩子感受到爱

字里微世界,人生大智慧,让亲子关系从用心拥抱开始亲密。亲子关系远远大于亲子教育,亲子关系不好,教育则无从谈起。只有当孩子感受到爱的连接,感受到被尊重、被看见的时候,才愿意听从父母的引导。我们来看看古汉

专栏 | 利用好人工智能的情绪价值

如果因为工作太忙碌,你一时无法陪伴孩子,与其自责和愧疚,不如请人工智能帮帮忙。“有时候下班回家,孩子马上带着一堆问题和任务来找我。累得不想说话,有时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年轻父母都很关注孩子的教育,但

专栏 | 从上厕所开始,让孩子知道男女有别

如厕是非常重要的成长课题,我们需要好好学习,并借这个机会,给孩子上一堂性教育课。“妈妈,为什么我尿尿要蹲着,而哥哥却可以站着?”“妈妈,为什么我不能跟你一起上厕所?”类似这样的问题,相信很多父母在孩子

专栏 | 家长也是学校教育新主体

家长只有全方位参与学生的教育,才能与老师一起发挥教育的最大作用。在以教师、学生为教育主体的“双主体”育人路径基础上,我们学校将家长也纳入了教育主体中。这意味着,学校不再把家长视为服务对象,而是要和学校

专栏 | 容易生病的孩子,也许是因为过度管护

托育园里曾经有一个小男孩面黄肌瘦,妈妈却让他节食,他真的体弱多病吗?和他爸妈聊过后,我们找到了答案。寒意料峭的清晨,我早早来到园里,带着小朋友们一起去喂鸡。嬉笑声中,突然多了一声清脆响亮的呼喊:“园长

专栏 | 丈夫突然去世,天降小叔子要求分割遗产

丈夫遭遇意外去世,怀孕的妻子却收到了小叔子要求分割丈夫遗产的起诉书。小叔子的诉求能否得到认可?妻子和孩子的利益又该如何得到保障?姚晓兰和钱铎是大学同学,毕业就结婚了。儿子小伍出生后,钱铎的事业越来越好

亲子时光 | 我妈是个“扶娘家魔”

这世上,少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只不过有些爱,我们要走一段路,多花点儿时间才能找到。父亲离开后,母亲连我都不爱了我的父亲是世间难寻的好男人。记忆中,他总是很忙,忙工作,忙生意,回家还要忙着给我和母亲做

亲子时光 | 这世上哪有圆满的事呀

儿子点点生于中秋节,人月两圆,一家人特别开心。可我的人生并没有因此圆满如意,命运的齿轮在那一天开始转动……辞职,为了儿子点点两岁半时,我感觉到了他的异常。别人家的孩子已经能说会道了,点点只会叫爸爸妈妈

亲子时光 | 吃尽人间的苦,只为一场双向奔赴的母子情缘

能怀上双胞胎,我本以为是上天恩赐的礼物,哪知道背后还蕴含着惊心动魄的重重危机。试管生下女儿后,我居然自然怀孕了女儿曦曦刚满两岁的时候,我突然腰疼得厉害。以为腰椎有毛病了,便去医院检查。结果吓了我一跳:

智囊团 | 孩子放不下初中朋友 等

孩子放不下初中朋友Q: 女儿初中最好的朋友考上了市重点高中,不再像原来那样经常和女儿打电话、聚会。然而,女儿却没“自知之明”,一到周末就打电话。对方要么不接,要么有些敷衍。我觉得人家不想跟她做朋友了,

智囊团 | 智力赞扬实验:告诉你如何正确夸孩子

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长辈的认同和肯定。但你的一句夸奖,有可能让孩子高兴一整天,也可能将他推向万丈深渊。★实验内容:卡罗尔·德韦克(Carol Dweck)做过一个智力赞扬实验,旨在研究不同类型的赞美对个

智囊团 | 一上学就胃疼?可能是“校园焦虑症”

一上学就胃疼,去医院却查不出任何毛病,在家待着也安然无恙,这个孩子到底怎么了?半年没上学的孩子周末,郝梅带着13岁的儿子小羽来到我的咨询室。“去医院看了,胃镜也做了,消化科医生认为没问题,但他还是说胃

智囊团 | 近视的早期信号,要及时捕捉

近视的成因什么是近视呢?当我们看近处时,睫状肌会收缩,让光线聚集在视网膜上。但是如果时间太长,可怜的睫状肌长期保持一个姿势,慢慢就撑不住了。为了不让睫状肌长期受累,视网膜开始渐渐后移,眼轴也随之变长。

智囊团 | 微笑能改变你我的生活

允许自己有消极情绪,同时学会调整它的范围,并在积极状态中发挥作用,才能使自己获得满意的成功。我是一个二胎妈妈,38岁时,我生下了二女儿。那年,大女儿12岁。小女儿的到来给我们一家带来了无限美好,同时暗

智囊团 | 怎样做才能交到朋友?

孩子,勇敢迈出第一步吧,交到知心朋友,感受爱与被爱。一个参与“种爱计划”的留守儿童在来信中说:“爸爸妈妈在外地打工,我不敢跟人交流、不敢交朋友,感觉好尴尬,有没有好的方法可以让我勇敢地跟人交流?”告诉

智囊团 | 孩子磨磨蹭蹭,除了催还能怎么办

催促无法达到你的目的,家长越催,孩子越慢,问题越多。心理学家做过一个调查:“你最不满意自己孩子的是什么?”结果,很多家长的第一个答案就是:磨蹭。我也不例外。前段时间孩子有网课,为了让他安心上课,我是鞍

喜乐生活 | 书吧

书名:龙生九子作者:武建华 张维彩 图&nbsp 徐萃 文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 奇想国童书出版时间:2024年1月新书快讯: 传说,天上的龙王夫妇生下了9个龙宝宝。龙宝宝各有所长,但因年幼不善控

喜乐生活 | 感受自然之美,走进红色历史

自然之美与红色历史都是孩子成长中不可或缺的教育内容。我带着孩子参加了妇联组织的亲子游活动,没想到一次游玩竟然轻轻松松地同时满足了这两点教育需求,真是太让人惊喜了。儿子班上刮起了一阵亲子游之风,孩子们经

喜乐生活 | 枕边的育儿导师,让我成为会共情的妈妈

育儿路上有许多拦路虎,青春期便是其中一个。所幸,我有一位随时能够答疑解惑的好老师。在又一次和小儿子发生争执后,我赌气说了狠话:“你就去撞南墙吧,我不管了!”我又气又恼,搞不懂曾经乖巧听话的儿子怎么变得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