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览群书2024年第3期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2024年第3期

月刊 文化综合

简介

博览群书由光明日报社主办的综合性读书指导刊物。旨在引导广大城乡青年读书学习,推动振兴中华读书活动的深入开展。本刊是一本在中国大陆知识分子中影响颇大的文化月刊。在“博览”中看透历史与现实,于“群书”里识尽精彩与繁华,本刊是你了解中国图书界、知识分子界动态的不可多得的刊物。

目录

读书笔记 | 宋代爱国诗词的光辉句号

时间跨度长达300年的宋代文学,其最大的亮点是什么?无疑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主题古已有之,但毫无疑问,它在宋代才被提高到诗歌史上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宋人对古典诗歌史的极大贡献。这个现象当然是历史形势的

人间词话 | 韦应物到柳宗元 山水自然诗的演变

今天不但要讲韦应物,而且要讲柳宗元。我们先看韦应物的七言绝句《滁州西涧》,之后就看柳宗元。韦应物的“言外之意”韦应物的风格是多方面的。他虽然学诗比较晚,可他真的是各方面都尝试了;而且韦应物基本上是不失

书边随笔 | 由“林下”进入文本深处

一度显赫的“红学”,近年来渐趋冷清。其中原因固然很多,但决定性的似乎要从研究路径方面寻找。所谓“红学”,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寻根”,即作品的故事由何而生。索隐派到历史中、政治中按图索骥;考证派到作者家世

钩沉趣考 | 中国“三大奇书”与朝鲜君主

壹1776年,朝鲜,汉城。这一年是朝鲜王朝第二十一代君主英祖即位的第52年,这一天旧历三月初二,黄昏,酉时,庆熙宫集庆堂,左副承旨吴载绍、假注书柳孟养、记事官朴佑源李心渊等忧心忡忡地注视着御座上的英祖

钩沉趣考 | 《“讲经文”质疑》补说

关于“讲经文”的命名自上个世纪初敦煌文献被发现后,一批变文作品引起文学研究者的持续关注,而变文作品的主体是所谓“讲经文”,代表了变文的基本特征。关于“变文”的含义,以及它是来自外域还是中土本来就有的,

随笔札记 | 你“认识”李清照吗

一看到这个题目,很多人会嗤之以鼻,谁不“认识”李清照呀,她不就是那个写“绿肥红瘦”的女词人吗?由于李清照的词名太盛,人们只把她定格在“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的天真少女,定格在“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

推介 | 绝知此事要躬行

谭汝为先生是一位勤奋的学者,他知识全面、功底扎实,为人幽默善良,对学问刻苦钻研、一丝不苟。数十年来教书育人、笔耕不辍、紧接地气,成果斐然。近年来,他老骥伏枥、勤勉不懈、与时俱进、硕果累累。其重要的学术

推介 | 点滴成趣落笔心

优秀的文学作品,尤其是带有纪实性的文学作品,往往都不是在书斋里长出来的,而是需要作者扎根生活、深入民间,亲身体察,再经过反复提炼、打磨,最终才可能创作出具有底蕴、感动读者的作品。《如雾起时》是一本体量

往事故实 | 读书信忆往来 谈创作论批评

沙汀(1904.12.19—1992.12.14)是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作家。他在60年的文学创作历程中,对20世纪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变革作了艺术的审美记录,尤其《在其香居茶馆

书人故事 | 张伯驹:春游词笔郁嵯峨

词是中国文学百花园中一朵艳丽的奇葩。它始于梁,成于隋唐,盛于宋,上承唐诗,下起元曲,是我国诗歌主要形式之一,也是另一种形式的格律诗。到了南宋时期词方逐渐脱离音乐,不仅仅用于歌唱,也成长为一种独立的具有

文化思考 | 阴阳发展篇

物壮必然老,负阴可抱阳。内强不疑阳,示阴开新场。观察任何事物都应该看到其中的阴阳,从分辨阴阳入手进行破解。找到阴阳之后呢?再进一步,就是要了解阴阳自身发展的规律。在此基础上,才能谈得上运用规律。关于阴

错了吗 | 《我们三代人》的五类疏误

汤一介先生是著名哲学史家,在道教史和魏晋玄学史领域卓有成就。他曾担任中国文化书院院长,《儒藏》工程主持人,苦心提炼儒学的现代价值,倡议并探索创建中国解释学。汤先生父亲汤用彤先生,更是享誉海内外的学术大

序与跋 | 先秦“立言”的文化机制与文学意义

上世纪90年代,文化研究的浪潮席卷中国学界,文化与文学的关系也成为古典文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相关论著层出不穷。但浏览这些成果,姑不论那些将文学作为材料的文化研究,就是那些取文化视角而立足于文学的研究,也

序与跋 | 市列珠玑 不一样的烟火

上世纪90年代初,我第一次在沈阳过春节。大年初二,到北行农贸市场去买菜,结果大厅关门。只有几个裹着大衣和围巾的小贩,蹲在大厅门口卖菜,棉被包裹着的菜筐上面,搁着一小截芹菜或黄瓜做招牌,那一点点的新绿,

序与跋 | 留给历史与后世的一份沉重厚礼

壹《遥忆大西北》是一部系列回忆文集。丛书作者们以文学的笔调叙写亲历往事,由众多作者合作、多册集成,主要突出表现当年陕北延安插队落户以后,参加延安乃至全国各条战线的工业经济建设。每册书都从不同侧面不同角

新闻实践 | 当小屏挑战大屏 看广电“蝶变”的上海路径

一条有风景的“新”路:“广电+文旅”,向“为传播服务”转型(一)SMG的转型之路:从“为播出服务”到“为传播服务”今年,是媒体融合作为国家战略整体推进的第十年,对主流媒体来说,媒体融合改革正在进入“深

文化视点 | 《论语》仅仅是一本修身之书吗

我们“学”《论语》,而《论语》第一篇的第一条章句就是讲的“学”——“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而“学”成什么呢?这条章句的最后落在了“君子”上——“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所以,当我们以今人对“君子

文化视点 | 中国话在海外播迁散记

中国人走出国门中国人移民海外历史悠久,移民次数很多。按照一些学者的研究,大概它们可以分成五个阶段:(1)发轫阶段(秦至隋);(2)自发阶段(唐宋元明);(3)过渡阶段(明末清初);(4)高潮阶段(晚清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