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2024年第10期

牡丹

牡丹2024年第10期

半月刊 文化综合

简介

《牡丹》是河南省一级期刊,杂志以河洛文化为底蕴,贴近现实生活,突出地方特色,注重青春气息,追求新颖高雅。

目录

品评 | 从“逃离”到绝望的书写

从张悦然的《家》到《动物形状的烟火》,读者既可以看到青春文学的伤痛泡影,也能看到她调整叙事策略向西方现代派学习的转变,并了解到其执着地关注中产阶级和艺术家在面临社会人生问题时的精神状态。《家》书写了中

品评 | 葛水平小说中的男性拯救模式

罗兰·巴特认为小说文本中的句子是有功能意义的,有差异的是,有些句子是叙述的真正关节,其他的只对叙述中关节点之间的空间起填充作用。葛水平的小说主要以晋东南乡村为背景,这个时空背景下出现了一些男性拯救者的

品评 | 时空维度下的清代平山堂文学研究

平山堂具有明显的地理空间指向,为作品中的景物描写提供了基本的框架结构。时间和空间是文学地理学的双重维度,在确定地域范围后进行时间和空间的解读是文学地理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的步骤。梅新林教授在思考时间挤压空

品评 | 走出时代困局:两代人的努力

东北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重要的工业基地,素来有“共和国长子”之称,20世纪9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推进,下岗潮席卷东北。历史和现实之间产生的巨大落差不仅在“下岗人”的心中留下了烙印,下岗带来的“不安

品评 | 王跃文小说《漫水》的结构主义二元对立解读

从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的乡土文学一直都在直面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各种实际问题,许多作家纷纷在他们的作品中呈现乡村世界被现代化力量所冲击的图景,包括村民的背井离乡、土地田园的荒废、农村老人的老无所依、

品评 | 现代性的错位:《玩偶之家》在中国误读

易卜生的《玩偶之家》传播到中国以后,形成了译介热潮、上演热潮和研究热潮。就研究层面看,一方面,剧中主人公娜拉是一个觉醒的女性形象;另一方面,《玩偶之家》被归为“社会问题剧”,这些形成了易卜生戏剧的研究

品评 | 论迟子建“小叙事”下的历史书写

“小叙事”是在后现代的背景下提出的概念,是一种非线性的叙述方式,其本质是由外向内,走进个体的内心世界,从平淡的日常中挖掘出复杂而深刻的意味。迟子建在创作初期便表现出浓厚的历史书写情怀和责任感,她以一种

品评 | 《史记》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历史书写

在《史记》五体结构内容中,司马迁在书写历史纵向演进时,把中华民族源头记忆写进史册,为中华民族塑造出同根共源的血脉谱系,同时建构了横向维度的民族发展格局,给中华儿女的凝聚力铸造了精神根脉。司马迁以“通古

品评 | 王充学习观对大学新生树立正确学习观的价值意蕴

本文首先从学习的意义、学习方法、学习精神、学习目的等方面论述王充学习观的丰富内涵,其次阐释王充的学习观对当代大学新生树立正确学习观的价值意蕴。大学新生站在崭新的起点,应尽快地了解大学学习的特点,树立起

品评 | “真名士,自风流”

“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魏晋风度的形成与魏晋时期动荡的社会有着必

品评 | 论《觉醒年代》中的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

历史的脚步不断地向前推进,影视剧也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发展。2021年恰逢建党一百周年,各大影视平台纷纷推出以革命历史为题材的电视剧和电影,以《觉醒年代》《革命者》《1921》等为例,其通过影视剧的形式

品评 | 古诗词艺术歌曲的艺术内涵与演唱特征分析

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物质文明不断进步的今天,人们对于艺术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古诗词艺术歌曲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还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着广大听众。本文旨在深入探索古诗词艺术

品评 | 歌曲《乡谣》的曲式、人物及演唱处理分析

一、歌曲简介《乡谣》选自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该剧根据李英儒的长篇小说《野火春风斗古城》创作改编,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以杨晓冬、金环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危难之际,用“情”打动古城伪军首领关敬陶,

品评 | 艺术歌曲《教我如何不想她》音乐特点及演唱分析

艺术歌曲《教我如何不想她》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其深厚的情感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使其经久不衰。对该歌曲演唱技法进行分析,可以为演唱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演唱技巧,提高演唱水平,

品评 |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生态智慧

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包括诗歌、哲学著作和游记,揭示古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尊重。从《庄子》的自然哲学,到《孟子》的生态伦理,再到唐诗和《徐霞客游记》中的自然描绘,可以发现,尽管文体和时代不同,

品评 | 古诗词艺术歌曲《汉宫春·立春日》演唱探析

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为使古代诗词能在当今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不少作曲家都将其与现代音乐相融合。歌曲《汉宫春·立春日》就是一首古词与现曲结合形成的艺术歌曲,二者的碰撞也为传统文化赋

鉴赏 | 论《珍妮姑娘》中的交往思想

《珍妮姑娘》是美国现实主义小说家西奥多·德莱塞的代表作之一。小说真实还原了19世纪末美国资本主义飞速发展背景下,社会贫富悬殊、人们对物质盲目崇拜的景象。本文以德国哲学家尤尔根·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为

鉴赏 | 古典与浪漫的交汇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一位家喻户晓的作曲家,他创作的《钢琴奏鸣曲集》在艺术界被人们称为“新约圣经”。贝多芬是维也纳古典乐派作曲家,随着启蒙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其以讴歌人的精神和反映自然界的美为主旨的作品

鉴赏 | 歌唱韵味在民族声乐演唱艺术中的实现路径

歌唱韵味指的是个人在演唱歌曲时所呈现的独特声音特点。演唱者为了更好地演绎民族声乐,提高个人表演辨识度,必须要形成个人独有的歌唱韵味。为探索歌唱韵味在民族声乐演唱艺术中的实现路径,本文首先简述歌唱韵味与

鉴赏 | 探究油画中构图与光影的关系

一、油画中构图和光影的概述构成绘画作品的元素有很多,如形体、明暗、色彩、空间、肌理等,其中形成空间感的关键就是处理好作品中艺术形象的结构配置。构图是指“画面中位置分割、线条、明暗、色彩等方面的组织形式

鉴赏 | 舒伯特艺术歌曲风格与演唱刍议

弗朗茨·舒伯特是浪漫主义时期的重要作曲家,其艺术歌曲是浪漫主义音乐的辉煌篇章,它们不仅在音乐艺术的深度上具有不可动摇的地位,更在情感的细腻表达和诗意的丰富渲染上展现了无与伦比的魅力。这些作品以精致的和

鉴赏 | 艺术史视域下的《交际场》

“唯物主义艺术史所聚焦的并非图像学或风格类别划分,而是关注艺术的生产模式,即专注于生产艺术的劳动以及对此劳动的组织。”在这一视角下,艺术不仅可以体现艺术家的个人经历、自我意识,还可以体现艺术家生存的社

鉴赏 | 浅析《哈姆雷特》的悲剧世界

文艺复兴是欧洲近代文学的开端,代表了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在灿若群星的作家当中,英国文学巨匠威廉·莎士比亚,创作了无数脍炙人口的作品。作为四大悲剧之一的《哈姆雷特》被认为是莎士比亚的巅峰之作,也是欧洲悲剧

艺林 | 浅析节奏与韵律在民族题材插画中的应用

音乐中存在节奏与韵律,诗歌中也蕴含着节奏与韵律。在艺术创作这一领域,节奏和韵律是不可或缺的元素,其在绘制民族题材插画时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塑造视觉美感的核心因素。简单地说,将线条、图形、色彩等元素按

艺林 | 中国书法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书法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随着当代社会不断发展,平面设计的元素愈发丰富,各种创新元素均展现出别具一格的艺术效果。在此过程中,书法亦逐渐走进大众的视野,成为现代设计中

艺林 | 探析阜阳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性发展

剪纸艺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阜阳剪纸为例,探析其传承与创新性发展。首先通过收集整理阜阳剪纸艺术的相关文献资料,梳理阜阳剪纸创作的题材类型、造型风格、民俗文化性等艺术特色,然后阐述阜

艺林 | 南宁白话童谣的艺术价值和文化特性分析

南宁白话童谣经过南宁人民的口口相传流传了上百年,是南宁白话方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南宁白话童谣的艺术价值和文化特性进行定性分析。研究显示,南宁白话童谣的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语言价值、情感价值、审美价值

艺林 | 探析中国钢琴作品中的美学思想及其意蕴特征

钢琴音乐作为一种舶来的艺术形式,自19世纪末期传入我国以来,对中国音乐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伴随着钢琴音乐的发展,我国涌现了一批杰出的音乐家、钢琴家、作曲家和教育家。他们在创作技法上强调作品的结构

艺林 | 拉赫玛尼诺夫艺术歌曲的演唱处理方式

拉赫玛尼诺夫是晚期浪漫主义音乐大师,他的音乐作品情感丰富,具有与众不同的风格特征,而且还突显了钢琴与人声的密切关系。本文就拉赫玛尼诺夫艺术歌曲的演唱处理方式展开深入探讨。一、拉赫玛尼诺夫艺术歌曲特征拉

艺林 | 钟馗信仰及其跨文化影响研究

钟馗信仰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民间信仰,源远流长,影响深远。它起源于古代中国,历经千年的演变和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信仰体系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钟馗信仰不仅在中国有着广泛的影响,还传播到了日本等其他亚

艺林 | “一带一路”倡议下徽文化的国际传播路径研究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该倡议。“一带一路”在古丝绸之路的基础上延续和发展,促进各国之间的合作与发展,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

艺林 | 北海古法造船技艺的发展现状及发展策略

中华文明的发展与大江大海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中国古法造船技艺自古便拥有令世界赞叹的伟大成就。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合浦县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其古法造船技艺历史悠久,保留着传统工艺的痕迹和质

艺林 | 素描在艺术设计中的重要性及应用分析

文章分析素描在艺术设计中的基础性地位,阐述素描在包装设计、服装设计及书籍设计等多个艺术设计领域中的具体应用,展示素描在提升设计作品视觉效果、文化内涵和艺术性方面的独特价值,以期推动艺术设计行业的可持续

艺林 | 现代室内设计艺术中传统装饰元素应用研究

近几年的室内设计行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设计单位不仅创新了设计理念,还加强了对传统装饰元素的应用。这不仅可以提高室内设计水平,还可以创新设计艺术内涵,减少设计问题,给业主带来更好的体验。目前,现代室内设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