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 海上的日出 寂静的黑暗中我们悄无声息地驾驶着红色的小电瓶车带着岩石击打海浪的高亢向着大山远处前行微亮的天际中有一抹奇妙的光彩轻抚着寂静的海面似青蓝  似翠绿嫩黄的边角轻探火红的身躯渐起照耀着这片蔚蓝的大海
诗歌苑 | 读风(外二首) 风有些凛冽  与季节相符树干发出瑟瑟的声响与山涧奔跑的溪水遥相呼应路旁的小草悠悠然一副闲庭信步的姿态山头的信号塔有些摇摆传输的信息来自四面八方大多都令人喜闻乐见偶然也蹦出些陌生词汇于是&nbs
诗歌苑 | 风景(外三首) 你游历过无数的良辰与美景名山  大川  河流怪异的溶洞  王的宫殿植物园  动物园视线在你的足迹里开阔记忆却一次一次被剥夺舞台  演讲掌声  鲜花你又无
诗歌苑 | 到石头的背后看看父亲(组诗) 麦收中的父亲风过金黄色的麦田  麦浪阵阵  把五月的阳光搅得起起伏伏父亲头戴草帽站在麦地中央奋力挥镰  汗湿衣裳麦穗  闪烁着金属般贵重的光芒随风起舞父亲的镰刀深入夏收
诗歌苑 | 冬的旋律(外一首) 季节的风拉开了冷却的幕冬寒无情露霜写满了故乡的角落遍地枫叶时而卷入空中逍遥自如殊不知陷入了迷茫与坎坷初冬的雨沿着青石板的缝隙漫不经心流入沉睡中的溪水浅河晨曦的旭辉强装着灿烂的暖阳也许不想给霓虹留下心殇
诗歌苑 | 夜 如果故事注定在夜晚写下结局那我将永远和孤独为伍如果时间一定要在夜晚燃烧那我漂泊的心是否可以停靠如果生命必须在夜晚凋零那我的心早已破碎了一万次如果灵魂可以在夜晚相逢那请你点亮这美丽的梦境如果玫瑰即将在夜
诗歌苑 | 打工人(外三首) 劳苦游移魂不定,繁华落魄梦还真。久漂心厌回头去,幸得安归一肉身。酒一杯饮尽古今事,醉了狂夫与霸雄。功过非非时瞬去,长江滚滚尽无穷。秋 雨秋雨冷风天地黄,待时冬去又春光。一宵醒睡悲霜发,犹忆青丝泪两行。
诗歌苑 | 诗和远方(外一首) 湛蓝的天空下  我凭栏凝望此刻  思绪化作贯宇的凌云带上我心中的星星和月亮来到你的窗前伴着温馨的祝福渐渐进入你的梦乡山花  野草  小桥  村庄……你熟悉的场景
诗歌苑 | 春山(外一首) 少有人迹的小道上  一枚杏仁之壳偷偷从雪中消融而出早花已按捺不住  抢先托出花梗花萼却紧紧地抱在一起拂过脸颊的风  也让枝头打了一个冷战山腰处的田畔上  老农的卷烟愈抽
诗歌苑 | 松骨榕情 我在寒冬故乡的召唤中  梦见北方的松我在微风拂面的春日里  留恋南方的榕北方的松在山脊和崖壁上生生不息  倔强而长青南方的榕在村落和街央中枝繁叶茂  缠绵而柔情北方的松
诗歌苑 | 写给父亲的诗 白驹过隙  日月如梭  斗转星移间您双鬓的银丝如白雪皑皑一般刺眼让我心头一紧您满脸的皱纹如斑驳印记一样曲折令我心头一颤我深知这是岁月的痕迹这是时光的见证这是历史的年轮我多想将您满头白发
诗歌苑 | 咽下 我咽下八方的劲风让自己学会宽容我咽下周天的繁星让自己学会玲珑我咽下天边的山峦让自己学会勇敢我咽下夜空的月亮让自己学会澄明我咽下无言的土地让自己学会稳重我咽下平静的湖水让自己学会坚强我咽下父母的足迹让自
诗歌苑 | 内外人间(组诗) 雨(丝)奔跑过加速过  雨乌云拨开的地方落下天青之眼你的优点曾经风儿柔柔  无比顺从云卷云舒却乱成九层风暴幽冥  纵欲  饕餮……背叛然你却微笑一派烟雨蒙蒙温柔以待不分
诗歌苑 | 看见 他们总是告诉我你是个大人了可是妈妈我仍然喜欢在玻璃上哈气对模糊的世界画一个大大的爱心我仍然和父亲拿起螺丝刀组装零碎的木板像崇拜超人一般仰望我仍然仰头面向太阳任春光在手心流淌花朵开在面庞所有人都在变老正
诗歌苑 | 一块柔肠百转的稻田 台风来临之前我去看过她我在她的身体里迷失那时  她一片葱郁一株株水稻娉娉婷婷稻穗已经稍稍压弯了禾秆每一粒稻谷都在努力地让自己丰腴饱满这是一块怀春的稻田啊我从她的身体走出来的时候深深地感动于她的
诗歌苑 | 雪夜(外一首) 假如有足够的洞察你会发现  大地正在出轨如此热切地拥抱今夜的雪把旷野铸成圣坛雪花溅起胸廓间无形的文字每一棵被雪包裹着的树  都停止了思维的流淌  圣洁得像刚脱离子宫的婴儿这哪里
诗歌苑 | 最好的人生·诗词六首 春 雨柔美的风携着雨步履轻盈悄悄地走近担心把喧嚣吵醒婆娑的雨润醒了绿油油的春玻璃上的水流不停地更新洗刷日积月累的尘封彷徨期待的乡亲早被你的气息醉醒最好的人生不要在乎别人的眼神选好的路就算独自前行爬过这
诗歌苑 | 春天来了(外一首) 春天来了花又开了人们的喜悦写在心里春天的早晨西塘古镇的太阳比冬天的更明更亮窑乡人的梦满天的星星披上闪烁的夜色我在幸福河的船儿里做了一个甜美的梦早晨的阳光拨开云雾空气中弥漫着油菜花的香味清澈的水从南流到
诗歌苑 | 家乡的风(外九首) 轻轻从我身旁吹过吹起我额头的短发抚摸我久违的脸庞轻抚我的双手  吹过我的耳旁  多少往事眼前划过吹起儿时的风筝  曾多少次伴我快乐成长吹走路上的尘埃  吹走异乡的寂寞吹
诗歌苑 | 洞仙歌·儿生日有感(外四首) 深街小院,正梅花红遍。缕缕清香扑人面,庆良辰、画阁仙韵悠悠,金杯满、贺语声中思远。忆儿年少日,帅样萌心,一副顽皮挂眉眼。约伴戏林边,不记餐时,童趣里、欢愉无限。喜此际、雏鹰已凌空。愿大梦常圆,瑞云常伴
小说林 | 芷溪谷的自述 我叫芷溪谷,坐落在龙南市临塘乡的东坑村,与风景优美的虔心小镇毗邻,是一个宁静秀美的小山村。关于我名字的由来,是由一群年轻的热血青年取的。芷即纸,因盛产毛竹,我的祖先就用它做成纸 溪是村中央小溪,它缓缓
小说林 | 民间拾遗·古村故事(七章) 鬼送子明末,上古村人王某婚后三天暴亡,其妻李氏与夫情笃,不愿改嫁,苦守其志。半年余,李氏孤灯难熬,请荆山泥塑匠刘某做王某泥像与其相伴,视如生夫,每餐必敬。此事被阎王得知,感动之下特批王某一月假期回家与
小说林 | 神秘的凉粉 中午到吃饭的时候,我们几个人商量着吃什么。大鱼大肉的早吃腻了。有人说,找个有特色的地方吃。听说单位北边的巷子里有一家特色菜馆,我们便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了。进门后,一个女孩穿着时尚的空姐服,喜迎着说:“
小说林 | 带我回乡下吧 我大学毕业后在城里打拼多年,终于熬出了头,成为了公司部门负责人,那天一高兴,就约了朋友到酒店撮一顿。我们都喝得酩酊大醉,抱在一起又哭又笑,诉说各自的艰辛,直闹到后半夜,被酒店撵了好几次,才一路东脚打西
小说林 | 最实惠的早餐 老石是村子里唯一一个上门女婿,他成婚的那个年代,村里人思想保守、观念落后,打心底瞧不起倒插门的人。好在老石非常精明能干,似乎也理解倒插门立足的难处,上门不久就接替媳妇,靠一手盖过村中主妇的烙煎饼的本事
散文馆 | 花 钱 人人都会花钱。花钱如流水,不听哗啦声。如今手机一扫,输入密码或是人脸识别一下,钱就花出去了,时髦点说就是支付成功了。多数时候让我找不到花钱的感觉了,如同睡醒了没有伸一下懒腰一样的不爽。记得小时候,一分
散文馆 | 心有繁花 薄雾朦胧,隐约可见两边嶙峋艺术的山石,沿着湿湿的石板路,轻轻地、探寻地走进去。进来竟然别有天地,花园里仍旧缥缈着薄纱一样的雾气,空气清甜,能清楚地听见泉水的涌动声,前方不远处是一个很深的下沉式山谷,挂
散文馆 | 父亲的簸箕 回老家探望父母,大街上飘来一阵叫卖簸箕的吆喝声:“卖簸箕喽—刚编织的簸箕,不结实不要钱呐。”卖簸箕的人骑着咣啷作响的“二八”自行车,车架子两边整齐地吊着金黄、赤白各一串的新簸箕。我心里正寻思着这年头居
散文馆 | 邂逅湘西 湘西,一个拥有千万怪山怪石的峻峭之地,一个蕴藏悠久苗族土家族史的神秘之地,一个淳朴无尘而又野趣横生的仙气之地。一从珠三角出发,风尘仆仆赶向张家界,我遇上了朝阳地缝。在垂直深度近两百米、宽度不过十米的狭
散文馆 | 感喟大海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每当谈起大海,都会情不自禁地从心底吟诵起高尔基的《海燕》。喜欢大海,不仅源于生活在海边,可以晨观海上日出,夜听浪
散文馆 | 跨进幸福年 2022年是寅虎年,是又一个平安、健康、快乐、幸福之年,向我们呼啸而来。在每一个辞旧迎新的时刻,都让人心潮澎湃。就像此时此刻,我和我的家人们正快乐、幸福地翘首着2022年新年钟声的响起。庄严、深沉的钟
散文馆 | 人鸟低飞,萧萧落红 中国文界千百年来历有“文章憎命达”的说法,细细回溯现代文学史上的女作家群,真可谓一部辛酸血泪史,数来数去也就冰心的一生较为路顺途坦,余者要么疾病缠身,要么英年早逝,或者情感挫折,抑或横遭迫害,其中尤以
散文馆 | 抬头,看天 小的时候,父母告诉我:走路要抬头、挺胸。俗话云:“娘娘葱,独头蒜,仰头女,低头汉。”告诫我要注意自己形体和气质。可我不听这些,我觉得男生也好,女生也罢,就应该脚踏实地,低下头来勤奋做事就行。慢慢地长大
散文馆 | 守护十五载,诠释一世情 提起退休老干部尹开章,那真是“机关枪打鸭子—呱呱叫”。这不仅因为他是一位闻名遐迩的编剧,更因为他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演员”。在戏迷中间,他编导的经典唱段,广为流传 在编剧圈内,他打造的精品剧目,可圈可点
散文馆 | 冬日暖阳热人心 最近广州的天气可真是太冷了,稍微掀开被子,冷风就会瞅准时机钻进来,给人带来阵阵寒意。闹钟在不停地响着,新的一天要从克服起床困难症开始了。还没等我大脑反应过来,我的手就条件反射般地按掉闹钟,等我回过神来
散文馆 | 通往银河之境 火车在县界长长的隧道直行,窗外流动的橘黄色与窗内佳人的柔和面庞里外交融,映在了透明的窗玻璃上,似叠影,似虚幻。这是从东京到雪国,从尘世通往银河之境的旅程。跟随着川端康成凄美空灵的笔触,我仿佛也和故事主
散文馆 | 妈妈的玉兰树 在这个盛夏的夜,我和妻子坐在孟子大剧院的石板上,任凭微风温柔地抚摸着我们,望着那浩瀚无垠的天空想起了妈妈。我仿佛回到了那个院子,我又闻到了那浓浓的烟草香味。妈妈正坐在那棵玉兰树下乘凉,惬意地吐一口烟,
散文馆 | 人间烟火,夜抱星空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这里是星情夜话,我是你们的老朋友,萧扬。”晚上十点三十分,萧扬准时坐在直播间里。当整个城市开始安静下来时,萧扬的工作刚刚开始。“现在是北京时间晚上十点三十一分。今天,大家都过得怎么
散文馆 | 千金颖合,玉汝于成 阿多尼斯说:“生命是修炼灵魂的山谷。”而时间则是雕刻打磨万物的利刃。在时光的沉淀中,或许因岁月不居而黯然失色,或许因大浪淘沙后仍熠熠生辉,时间的沉淀使真正有价值的事物出淤泥而不染,并且大放异彩。千金颖
散文馆 | 天竺桂 我注意到这棵天竺桂时,正在寻找一棵可以让我写散文的树。它长在通往北十与北十一路旁边的草坪上,而我最终选择了生长在教一栋路旁的异木棉。我没有将这株天竺桂作为我长期观察的对象,只是因为我不常走这条路,而不
散文馆 | 春夏秋冬忆童年 翻开儿子的相册,看着儿子稚气的脸……顿时,我的思绪回到了我的童年,回到了承载了我整个童年的那间老屋。老屋是最原始的土坯房。矮矮的房梁,粗糙的外墙,木质的开合窗,高高的门槛,简陋中透着质朴。由于年代久远
散文馆 | 桃之其华 “一梳梳到底,二梳白发齐眉,三梳子孙满堂……”古时女子出嫁前,总会唱起这歌谣,祝福新娘子的婚姻幸福美满。屋里头布满了喜庆的红纸,明晃晃的大红喜字贴在门上,红锦缎裹着桂圆、枣子、莲子等躺在床上,一对花烛
散文馆 | 父亲的脚踏板 父亲的绕口令像棉花糖,牵引着我不断成长 父亲的电工包像百宝箱,吸引着我寻找宝藏 父亲的脚踏板像指南针,指引着我向上攀登。去年腊月,我带着妻子、儿子回到随州老家去看望父亲。七十多岁的父亲苍老了许多,手背
散文馆 | 落叶归根 老陈七十岁了,儿子早已成家,孙子孙女也都带大,能自己上学了。他和老伴商量着回老家,过自己的小天地去。儿子说都来这个城市快十年了,老家房子年久失修,也没几个亲戚了,还回去住什么?要是不想和他们住一起,就
非虚构 |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序 言古代为巩固边塞、抵御匈奴而专门命名的陕北三边之一的靖边,是边关重镇,历史上这片土地上的民众曾多次与入侵的夷狄浴血奋战,保全了一方平安。不畏强暴、捍卫家园的英雄基因代代相传。进入新时代,这种地域基
文学评论 | 从《乡土中国》看我国传统文化构建 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一书,虽然是基于对中国传统乡村的研究,但它所提供的文化概念体系却提炼出了整个中国传统社会的发展特质。这本书不仅让我们对整个传统文化有一个基本理解和认识,而且还能够借以反思我国当
文学评论 |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的空间意象和身份认同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是英国作家刘易斯·卡罗尔写的儿童小说,于1865年出版。小说自出版以来,受到世界各个年龄阶层读者的热烈欢迎。时间证明,这是一部可以世代流传的经典著作。《大不列颠百科全书》认为,卡罗
文学评论 | 黎紫书小说《告别的年代》中的女性形象 黎紫书,1971年出生于马来西亚,原名林宝玲。她是马华本土文坛上最具代表性、知名度很高的女性作家。黎紫书并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很长的一段时间,她只是担任记者的工作,却能在马来西亚、中国台湾两地频繁获奖
文学评论 | 齐鲁大地养才气,浩然正气为国民 张养浩是山东济南人,是除济南“二安”之外另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在他的诗、文、曲创作中,最有成就的当属散曲。散曲是元代盛行的一种文学体裁,是由宋词俗化而产生的,一般分为小令、套数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带过曲等
文学评论 | 论《文史哲》中的诗歌研究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诗歌作为以抒发人们情感著称的一种文体,如一颗璀璨的明珠般存在文学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古往今来,有很多名人志士专注于诗歌研究,《文史哲》作为悠久历史、丰富内涵、广泛影
文学评论 | 浅析《我与地坛》中的隐喻表达 作为史铁生最具代表性的散文,《我与地坛》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问世以来就一直以深刻哲思与动人抒情波动着众多读者的心。作者背靠地坛将思绪放飞,诉说自己对生活的体悟和对生与死的沉思,漫长岁月中是地坛陪伴他度过
文学评论 | 从《金谷诗序》与《兰亭集序》看晋人山水观的转变 褚斌杰在《中国古代文体概论》一书中将“序”定义为“一种放在正文前的文体”。“序”或“叙”就是在著作完成后,由本人或他人撰写,用来“序典籍之所由作”(王应麟《辞学指南》)或“序作者之意”(孔安国《尚书序
文学评论 | 阮籍之嗜酒风流 “竹林七贤”是魏晋特定时期社会矛盾的产物,他们的清谈论道、放浪形骸、朝堂隐逸,引领了一代风潮,在史册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阮籍、嵇康、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七人,因为相似的爱好习惯聚到一起,而
文学评论 | “美”与“情”的交织与融合 被称为散文大家的“朱自清”在文坛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他在散文创作中深刻阐述了何为文学艺术?何为语言艺术?朱自清的散文独具魅力,尤其是语言运用的精巧值得深入推敲与研究。无论时光怎样流转,朱自清的散文在
文学评论 | 浅探《诗经·齐风》中的女性神采及其成因 《诗经·齐风》中直接描写女性神姿风貌的诗歌并不多,但通过解读其寓情于事的手法,可以间接地看到齐地女子那心怀政事、热烈大方、明艳亮丽的神采与风貌。本文试图在探析齐地女子神采的基础上,对其背后蕴含的齐地女
文学评论 | 从汉朝至魏晋言意关系看儒学地位变化 言与意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对重要范畴,言与意之辩探讨的就是语言和思想的关系。它大体上说起于先秦,经过秦汉的不断发展,而后盛于魏晋。将汉朝时普遍盛行的言意观与魏晋时期知识分子所持言意观进行比较,我们可以发
文学评论 | 同源异流 曹操和李白的诗,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诗经》和汉乐府诗的影响。明代陆时雍《诗镜总论》曾这样概括李白的诗:“太白《古风》八十二首,发源于汉魏,而托体于阮公。”“太白长于感兴,远于寄衷,本于十五《国风》为近
文学评论 | 安妮宝贝女性写作的生命意识剖析 安妮宝贝是一位“现象级作家”,她从网络写手转向出版写作,她具有消费时代的快餐式写作和传统文学的深度思考双重特点。而现有的研究侧重于分析安妮宝贝创作的表象特征,以“贴标签”的刻板印象叙述和传统叙事学批评
文学评论 | 《简·爱》与《藻海无边》的梦境分析与比较 《简·爱》和《藻海无边》中均有多次梦境书写,罗切斯特是两者的线索人物。不同的是,简·爱的梦丰富多样,梦之间没有必然联系且都对应明显的现实结果 而安托瓦内特的梦则相反,梦之间相互贯穿,层层递进,到最后才
文学评论 | 于苦难中品温情,于忍耐中悟生命 《活着》是一部长篇小说,世人评价这部作品是余华写作风格转型的重要象征,也是由这部作品开始,余华从之前的热衷于描写冷酷、残忍的人性,转为关注现实,而且开始侧重于人物描写,引起了读者的共鸣。余华的《活着》
文学评论 | 浅析莎士比亚爱情喜剧中爱情观的复杂性 莎士比亚是一位伟大的人文主义者,其笔下的爱情喜剧题材多样,但大多数都歌颂爱情。莎士比亚善于在他的喜剧中塑造诗意的爱情,擅长营造欢快乐观的喜庆气氛,同时也在人物塑造、情节设定、细节表达等众多方面暗示他摆
文学评论 | “抟扶”一词在唐宋诗中的发展演变 一、“抟扶”源考早期“抟”与“扶”二字本是分开使用的,最早联用也是在庄子的《逍遥游》中以“抟扶摇”的形式出现,本章笔者将对“抟扶”字与词义进行探源,意在为唐宋时期“抟扶”的发展演变作铺垫。“抟”“扶”
文学评论 | 中年笔触写少年,少年文字悟中年 鲁迅先生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重要文学家,他的文学作品不仅深刻地影响了中国近代文学,而且奠定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基调。鲁迅先生的文学作品,往往篇幅短小,却包含着丰富、复杂、深刻的思想内容。因此,解读鲁迅文
文学评论 | 《西游记》中沙僧形象分析及对现实生活的启示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大部分学者比较注重对孙悟空、猪八戒、唐僧等人物的研究,对沙僧的研究较少,而且对沙僧的研究大多限于文学范畴。在文学视野下,沙僧大多只是挑担牵马,似乎在取经
文学评论 | 第一人称外视角叙述下的《孔乙己》 一、“第一人称外视角”的概念分析关于文学作品叙述视角的分类与概念定义有着多样化的观点。法国学者茨维坦·托多洛夫认为叙述视角可大致划分为全知视角、内视角和外视角三大类。我国学者申丹教授在此基础上将叙述视
文学评论 | 浅谈我国现当代文学中的民俗艺术 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以及我国人民对国有文化、传统民俗文化重视程度的提升,近年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文学创造者与爱好者能够正确意识到文学创作与民俗艺术之间相互性的积极影响。如何借助民俗艺术赋予文学作品更深
文学评论 | 刘震云小说创作的“拧巴”式叙事和语言 刘震云本人以及刘震云的小说都具有极强的可研究性,而且相关的研究成果已经十分丰富。例如,在针对作家本人以及把握作家的写作风格这一方面,评论家陈晓明在其作品《漫评刘震云的小说》中就有着极其精彩的论述 孙郁
文学评论 | 从《归去来兮辞•并序》探究陶渊明的“回归”选择 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频繁,社会动荡不安,全国长期处于分裂状态,同时民族矛盾也很尖锐,这一复杂的政治形势对人的思想的影响是很明显的。这表现出来的是在百家争鸣之后,出现了重视个体价值的思潮倾向,即人们的
文学评论 | 陆游游记散文研究 《入蜀记》是陆游一部著名的日记体游记,共六卷,陆游每日一记,记录了从家乡山阴到任职地夔州一百六十天内所经过的全部行程。游记中既有对山川、景物的描写,又有对前贤诗句的考证,充满了对南宋社会现状的愁思,饱
文学评论 | 古代文学作品鉴赏思维与视角转换的反思与探索 古代文学作品是过去和现在在精神交接过程中交集的体现。对古代文学作品进行鉴赏,能够将古代文学作品中的艺术特点、张力特点以及内容的丰富性完整地展现出来。但是时代是不断进步的,也是不断变化的,如果古代文学作
文学评论 | 论沈从文作品的悲剧意识 《边城》是沈从文湘西世界的杰出代表作,他在小说中对湘西文化赞颂的同时,倾心于风俗美、人情美、人性美的描绘与刻画。人与人、自然、动物和谐相处,构成一个整体的美,但是这种美只是表象,这种美实质是建立在湘西
文学评论 | 浅析小说《在酒楼上》的“鲁迅气氛” “鲁迅气氛”被认为是鲁迅先生极具个性的小说风格,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审视鲁迅小说的全新视角。《在酒楼上》被认为是“最具鲁迅气氛”的小说,首先篇名就特别得耐人寻味,小说的内容是叙写故人重逢,追忆的过往是情感
文学评论 | 论元好问诗作的地方感 元好问经历了金末元初社会动荡的时代,随着时局的变迁和身份的变动,他几乎走遍了我国华北的各个省份,他的诗作诞生于游走各地的过程中,在文本表层意象方面,构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文学地理空间,蕴含着对家园故土的
文学评论 | 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分析《德伯家的苔丝》中的父权解构 托马斯·哈代是英国现实批判主义小说家与诗人,《德伯家的苔丝》作为哈代的代表作,以农村少女苔丝的成长悲剧为故事主线,折射出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农村生活的巨大动荡与农村妇女的悲剧性命运,充分展示了工业革命环境
文学评论 | 浅论温庭筠和韦庄词调特色比较 温庭筠和韦庄都是花间词派的重要词人,温庭筠是花间词风的典型代表,韦庄虽然使用花间词主题,但词风清新舒朗,被视为文人词的先声。二者活动年代相近,在词史上常被相提并论,多数对于二者词作的分析都是针对他们的
文学评论 | 《傲慢与偏见》中爱情婚姻观对当代年轻人的启示 小说《傲慢与偏见》是19世纪英国著名作家简·奥斯汀的代表作,主要讲述了18世纪英国乡绅班纳特家族女儿的婚姻,她们对待终身大事的不同选择和处理,分别反映展示了不同的爱情观和婚姻观。本文主要分析小说中描写
文学评论 | 泱泱春江水 绵绵故园情 他出生在中秋夜,月圆人圆的美好佳节。他的画牵动着无数中华儿女的心,唤醒了深藏心底的炽热诗情—乡愁。在画中,乡愁是灵柔的水,缓缓流淌,穿越千年的文明 在画中,乡愁是绵延的山,巍然耸立,承载着丰富的中国文
文学评论 | 巾帼傲骨:从闺秀词看顾贞立的女性主体意识 明末清初女词人顾贞立,原名文婉,字碧汾,自号避秦人,顾贞观之姊,文学世家。诗书望族的家庭环境赋予了顾贞立诗词上的天赋和造诣,同时也造就了她对于自我文才上的自信甚至孤傲的性格。顾贞立著有《餐霞子集》(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