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2022年第6期

红豆

红豆2022年第6期

月刊 文学小说

简介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南国《红豆》站在文学创作的前沿,也会努力打造南国文学的重镇。一期装帧精美、分量厚重的《红豆》在手,您会感到这是作家的杂志,里面充满观察和想象,充满着快乐和思索;您会感到这是读者的杂志,生活在这里变成艺术,阅读变成一种快感;您更会感到这是您自己的杂志,您可以在这里尽情体味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状况,找到更灵活而高效的服务。

目录

主编荐读 | 彼岸

一元旦前几天,天已经很冷了,西北风呼呼地吹着,风声尖厉。从窗户看出去,大街上阴沉沉的,行人不能完全舒展开来,他们缩着身子,向前抻着脖子,头还一点一点,捣蒜似的。在屋里,张嘉奇掐着一支烟,眯着眼,和我说

主编荐读 | 羞愧的故乡一片浩渺(组诗)

西风烈,东风温柔“冲出叙述而抵达了意义。”春夏之交南部山区的绿色还说得过去远方来客,还没来得及抱怨迟到者有些话题尚未展开,有些诗篇尚未死去活来,像时光,长着一张反复的脸 像寺庙的狮子,欲言又止茶喝到淡

主编荐读 | 恒久诗意与君子豹变

何谓诗意?一个古老而历久弥新的话题,即使从孔子编辑《诗经》算起,有准确表述和记载的诗意也已陪伴我们走过了两千五百多年。事实上,人类的诞生亦即诗意的诞生,因为通常状态的诗意,无非人类诗意的缩写或简称,而

小说长廊 | 起风时喝酒

1秋风吹得屋旁的黄皮树沙沙作响。前几天晚饭时母亲唠叨,说这棵长得太快的黄皮树该砍枝了。明生答应了却没动手砍。他从黄皮树下经过去找同学惠强时,微凉而潮湿的秋风,让他感觉舒适的同时又有那么一丝不安。明生刚

小说长廊 | 高房子里的女人

苏芙蓉睡在高房子里的热炕上,尽管外面凌乱地飘着鹅毛大雪,但她并不感到有一丝一毫的寒冷,她身心的冲动如潮水般涌来,各种各样的奇思妙想和人性的幻境在脑海里活泼地闪烁着。人住在高房子里和住在矮房子里有天壤之

小说长廊 | 奇怪的人

仇甄真是个很奇怪的人。他的同事都这样说,他们谈论的时候,眼神还带着一丝轻蔑。仇甄大学毕业后应聘到一家报社工作,他和其他上班族一样,跳蚤般地过着朝九晚五的固定轨迹生活,早上跳上去,晚上跳下来,始终跳不出

小说长廊 | 月亮亮了

夜降下帷幕,拂去了白昼的喧嚣,城市的灯火次第亮起,一片祥和安宁。外婆,月亮出来了,快来看呀!正在看电视剧的外婆听到叫声来到卧室,只见妞妞面向窗户,在床上又蹦又跳。外婆抬眼看去,窗外的夜空中,隐隐有一枚

小说长廊 | 赌鱼

只要钓竿在手,左三就像攥着杀戮鱼儿的尖矛,上战场一样大步出门。鱼塘边或蹲或站的人,脸全都拉长了,他们挥舞钓竿,如临大敌地吼叫:“你不能来这里,去河边钓!”同仇敌忾地驱逐本村一个人,你见过吗?之所以被排

发轫 | 骡子记

我一度认为,在父亲眼中,骡子的地位远高于我。我滋生的妒忌,体现在我对骡子的态度上。每当父亲要我去给骡子添加草料时,我总会将一些铡刀漏铡的长条草料扔进位于窑院南面的石质食槽。比不过它的高大,比不过它的功

特约专栏 | 丝绸路上· 之五

巴丹吉林沙漠以南的城市我平生第一次来到酒泉,正值黄昏,冬日夕阳在祁连雪山之上,反射给整个大地的光,虽然惨淡也感觉新鲜。黑色的月台上,竖立着一座汉白玉石碑:“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

文化随笔 | 遇到文学是我此生最大的幸运

一我不知道,一本小说完成之时,算不算已经准备就绪,是否可以好好谈谈文学了。记不清从什么时候起,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我都是默默从事的,朋友即便是同行,也很少和他们聊起。文学更多地成了我的内心活动,甚至是

散文空间 | 新疆三石

巨犀化石听说吐鲁番有一具完整的恐龙化石,我当时便有些疑惑,后几经打听得知,吐鲁番那具化石是巨犀化石。等到有机会去了吐鲁番,我便去看那具巨犀化石。一进博物馆的大门,我先看到一个大头高高耸起,再看其骨架、

散文空间 | 巴黎一瞥

一瞥者,匆匆掠过也。在巴黎,去了几处地方,看了几个景点,虽然是浮光掠影、走马观花,却印象颇深。记下鳞爪,权作备忘。——题记流光溢彩塞纳河巴黎是我向往已久的城市,这样的城市还有很多,世界上许多历史文化名

散文空间 | 手艺人二题

时光流转间,许多传统手艺跌落在时代的边缘,或慢慢凋零,或渐渐被人遗忘,因此,那些零星散落于街头巷尾的手艺人便更令人怀念,我时常会被这些平凡生活里的劳碌者深深感动。桂姐桂姐是一个修鞋匠。我们家曾经住在三

散文空间 | 花鸟鱼虫

养花闲暇之余,我喜欢莳花弄草。在我家阳台、窗台、室内、入户花园等处,我栽种了不少花花草草,如三角梅、昙花、菊花、五彩金莲、文竹、绿萝等,整个家因此变得生机盎然。这夜我在灯下看书,悠悠飘来一股清香,抬头

五十周年专稿 | 我在《红豆》“荒诞”过一回

《红豆》杂志给过我温暖和感动,也让我“荒诞”过一回。粗略翻检旧笈,在我可找出的存档报刊里,可见到《红豆》刊登我的五篇短篇小说、三篇散文的宝贵版面,其中一九八二年二月和九月,我在该刊发表了两篇小说。多年

五十周年专稿 | 一面之交

我对于《红豆》这本杂志,有着特殊的感情,缘于一面之交。我刚参加工作时,在乡下学校当语文老师,教学工作繁忙,周末都要抽时间批改学生作业,很少有时间看书。尽管如此,因为爱好文学,我还是订阅了两本刊物,一本

文艺评论 | 于壮乡文化原点倾听民族精神的回响

壮族作家牙韩彰近期创作的组诗《花山蛙鸣》在《诗刊》《民族文学》《广西文学》等刊物相继发表,受到文艺界的广泛好评。组诗以诗性的想象穿越历史,于壮乡文化原点对话骆越先祖,倾听民族精神的回响,诠释花山岩画的

诗歌部落 | 至简(组诗)

栀子花在老家随便剪些枝条,插在田头房前屋后不用浇水施肥叶子也能墨绿肥厚花开的时候祖父的堂弟会摘一挎篮到城里,给钱就卖三五分钱一朵也卖过有时也卖开着花根须糊上泥的那种有时没卖完的也送点给我们尝试过盆栽带

诗歌部落 | 夭夭的诗

凭栏远望已然长大的孩子偎依在退了潮的海边,紫荆花开了,一封信耽搁在路上,三年、五载,或者更久。夜深时,疲倦的温床朝黑暗解脱了自己。望一望,打铁的兄弟,他们还未燃尽的牵扯就搁在身旁。我遗忘了什么?四月荒

诗歌部落 | 卢涛的诗

遗憾芦苇在暖黄的天空下呢喃它被一月的风吹得失去了力气它还是挣扎着把那些没有名字的信贴上了邮票寄给了远方游人拍照时的喧嚣并没有给它带来半点快乐白色的连衣裙和无数的自拍杆还有打扰它睡眠的小虫子它只能偷偷安

诗歌部落 | 孙召玲的诗

山·城牛咀嚼绿草,注视虫鸣声里升起的水雾祖父背着犁耙远去她依旧仔细地锄着茅草地路还没挺过祖父坟墓时她割下澄黄的稻子兜回四季,喂饱山下潺潺的梦被叫作母亲的女人,耙地拔掉稗子一次次告诉我,耕种荒野的秘密她

诗歌部落 | 心灵与影子(组诗)

西瓜的诗很久很久在胸中酝酿的一行诗还未来得及动笔却被一株西瓜用一根长长的藤写出诗行越写越长为了便于读者吟诵那株西瓜每隔几片叶子便添上一个圆润的标点绿莹莹滴溜溜的标点很像一朵安静的夕阳只可惜那位农人过于

诗歌部落 | 为了所爱而存在(组诗)

最白的雪应该下在哪里最白的雪应该下在哪里还是下在我身上吧直至把我下成雪人这样,即便今后形同陌路我还是给你留下了一身的白为了所爱而存在二〇〇八年的夏天为了爱情我从一所大学辞职成了无业游民半年后爱情没了我

诗歌部落 | 孩子眼中的世界(组诗)

忍不住的春天我忍不住奔向电脑像工作了一整晚的人扑向床春天也以这样的方式来到柳树一天一个样禾苗一天比一天高春天想早点来到我们身边和我们一起快快长大假如我是一朵荷花假如我是一朵荷花我会穿上绿色的短裙用一根

诗歌部落 | 谢小灵的诗

树哪里去了一棵树,被台风吹倒很多次,宝宝经过那棵树留下的坑就要问“树呢”“台风吹走了”“吹到哪里去了”“不见了”“为什么不见了”消失是宝宝拒绝的概念妈妈对于流失已经麻木珍惜路过的一棵树,一棵消失的树妈

诗歌部落 | 陈馨的诗

想变成一只小鼹鼠想变成一只小鼹鼠挖条长长的通道经过沙蛤的家看清沙蛤身上的图画是谁画完又给打了蜡倾听它嘎啦嘎啦的情话想变成一只小鼹鼠挖条长长的通道去看看自由的皮皮虾瞧瞧它尾巴下的小爪是谁给涂上的彩霞探寻

诗歌部落 | 黄平的诗

人生是一棵开花的树人生是一棵开花的树每一个日子在安静中绽放在热烈时璀璨在璀璨之后归于寂寞不管光华如何岁月都时刻更迭着种种凡尘而灵魂,灵魂被深深浅浅地刻在生命的印痕中人生是一棵开花的树每个人都在无声无息

翰墨丹青 | 抱云揽月听风雨

管用和管用和,一九三七年出生于湖北省孝感县。先后在汉阳县小学、第一中学任教,在汉阳县文化馆工作二十余年,曾任武汉市文联专业作家、武汉市作家协会主席。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湖北省美术家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