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师2023年第3期

中国教师

中国教师2023年第3期

月刊 教育教学

简介

《中国教师》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国家级刊物。《中国教师》以“启迪良知、传承文明、教育为先、教师为本”为宗旨,以“服务中国最大的知识群体、感悟教师全新的职业人生”为己任,集专业类、职业类、时政类和生活类栏目为一体,面向广大教师,零距离走进教师生活,反映教师心声,关注教师专业成长!

目录

卷首语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意思就是,工匠要干好活儿,必须先磨快工具。教师的“工”(作)要达到培养一批又一批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

大家关注 | “课提”:一线教师论文创作的开拓地

【摘 要】中学一线教师的教学行为一般涵盖课前备课、课堂教学、课后评价三个维度。通过借助精细备课寻找盲点、深潜课堂场域获取疑点、深入课后评价寻觅亮点,并以此为素材撰写教研论文,可以为教学一线带去本真的、

大家关注 | 先秦儒家德育过程观诠议

【摘 要】德育过程作为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以其一以贯之的理念与内外交修的方法铸造着先秦以降儒家德育过程体系,形成了启心立志、愤起悱发的道德情感萌发过程,闻见结合、学思统一的道德认知建构过程

专题 | 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进路

编者按:党的二十大首次将“教育数字化”写进报告,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自2018年以来,《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关于推进教育

专题 | 大数据循证赋能高中视导数字化转型

【摘 要】视导是地区开展教育工作指导的关键工作,区域以数据为切入口,选择房山区作为案例重点解析,开展创新性高中视导,探索大数据循证支持下的教学、教研、管理视导转型工作,在聚焦区域大数据应用的学科诊断、

专题 | 人工智能助推教育数字化转型路径与实践研究

【摘 要】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成为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教育数字化转型正是教育实现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与必然选择。文章结合区域规模化教育数字化实践,提出以人

专题 | 教师智能教育素养结构研究

在世界各国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进程中,“培养具备数字素养的新型教师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1]。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是动态发展的,数字技术应融入教学的意识、素养、能力和研究[2]。智能时代对教师素养提出了新

专题 |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生态课堂教学模式重构研究

【摘 要】教育数字化是推动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驱动力。加快新时代和信息社会的教育变革,需要贯彻教育新发展理念,在促进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中务实构建良好教育新生态。课堂教学是教育领域

名师工作坊 | STEM视域下的创造性劳动实践

【摘 要】创造性劳动教育意在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敢于创造的劳动精神,能在劳动中发现并运用智慧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产生创新性的劳动成果。STEM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将STEM教育的理

名师工作坊 | 探索STEM+劳动教育,解锁劳动教育新形式

据有关调研显示,中小学生在花草树木种植、烹饪、手工等简单劳动教育中参与度高,而在略显复杂、技术含量高的创造性劳动教育课程中参与偏少,旨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工程设计、发明创造、科技实践、工艺

名师工作坊 | 寻找创造性劳动实践教学的路径

蒋雄超老师是一位具有深厚理论功底和丰富教学经验的劳动正高级教师。初识蒋老师,缘于2020年下半年的一次教学评审。我有幸聆听了蒋老师的学术报告,对其提出的“三主两辅: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新样态”深表赞

课程与教学 | “以学评学”

【摘 要】本文提出建设“以学评学”的“教—学—评”一致性的框架构想,以学习活动评估学习结果,实现学习目标的精准抵达。这一框架以学习目标的理解为前提,以认定学习意图和成功标准为保障,赋予学习者更多元的功

课程与教学 | 单篇文本任务群设计的思考及践行策略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核心素养形成的内在逻辑,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当下的语文教学,教师对大单元主题情境任务的把握尚不准确,

课程与教学 | 从“流程式”走向“结构化”

【摘 要】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整体规划与布局,是在一定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对教学过程中的各要素进行统整优化的设计活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强调,从“以知识与技能为本”向“以

课程与教学 | 走进生活 抒写童真

【摘 要】习作教学需要引导学生发现与感知生活。“生活教育”理论为习作教学提供了方向性的实践指引,教师关注习作教学的全过程,从习作源泉、情感因素、语言表达及评价等方面融入“生活教育”的理论,对学生进行有

教师与发展 | 案例教研助推班主任研修范式的变革

【摘 要】与学科教研相比,班主任教研是尚未被深度开发的领域。相对于学科教师“公开课”“观摩课”“听评课”的教研优势载体来讲,案例教研对于班主任具有独特的优势。案例教研促进班主任专业发展的五个阶梯是:助

教师与发展 | 中小学教师劳动教育素养提升策略探究

【摘 要】劳动教育素养是指中小学教师为完成劳动教育教学任务而具备的心理品质和专业能力。文章分析了新时代劳动教育对中小学教师劳动教育素养的要求,并指出中小学教师提升劳动教育素养的基本途径,即积极参加培训

学前教育 | 基于绘本的生活化主题活动探究

【摘 要】学前教育要尊重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点,回归幼儿生活,让教育和生活实现融合统一,为幼儿成为完整的社会人打下基础。文章阐述了基于绘本的生活化主题活动产生的背景和理论依据,以及具体的实施路径和实

探索与回声 |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物学校本课程建设分析

随着新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化,满足学生真实的学习需求,成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学校建设的有机体,校本课程对学校、学生产生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校本课程从教学现实需要出发,以学校为本位,确定相关课程,

探索与回声 | 小学美术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新路径

随着教育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悄然发生变化。运用信息技术创建学习场域与学习情境,将虚拟与真实的学习空间彼此联通,不断探索适合学生心理需求和心智特征的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方

探索与回声 | “创新+实践”打造乡村科技教育新样态

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社会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强大动力。为发展科学技术创造良好的条件,可以从义务教育阶段开始,通过“创新+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打造科技教育新样态。一、基于“创新+实践”的乡村小学科技教育新样

博览与叙事 | 现代教育技术的建设和发展

我们小时候学校里兴起一种小足球,球比普通的足球小,比赛时每队7个人。在初中二年级的时候我们组织了一支小足球队。尹俊华刚从上海回乡上学,球艺高超,我们就把他推举为足球队长。我也喜欢踢足球,但因为个子矮小

博览与叙事 | 成人教学领域的创新成果

读过张铁道先生的新书《教师研修2.0:理念、路径与方法》后,感觉被“点捻”了。《教师研修2.0:理念、路径与方法》是张铁道先生用30年时间探索教师教育的研究成果。全书立足教师实践,伴有许多鲜活的案例与

博览与叙事 | 26个班长

满地的纸团,坐在旁边的学生丝毫没有拾捡的意识;后面的学生聊天谈笑,完全没有注意到脚下的水瓶瘫倒,水已经流成小河了;黑板上不知是谁画得乱七八糟,使这混乱的场面更加狰狞;桌椅横七竖八地摆放着,似乎正在嘲笑

博览与叙事 | 德育为本育良师

张玉群1952年出生于广西平桂矿务局。1976年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政治系,分配至广西钟山县清塘乡中学。1977年调任钟山县教育局副局长。1980年调到广西幼儿师范学校,先后担任团委书记、学生科长、培训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