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 有志者事竟成 我的小学是在老家村小上的。课桌是砖头墩子上搁块木板,书包是母亲手缝的帆布包。在书包的正面,父亲教我用毛笔写下“有志者事竟成”六个字。父亲教过私塾,讲的那副经典对联的故事,我至今依然记得很清晰—有志者事
大家关注 | 教师如何识别与应对学生欺凌 【摘 要】作为应对和处理学生欺凌的第一响应人,教师如何识别学生欺凌,如何预防与应对学生欺凌,并进一步促进建设和谐安全的校园,都是极其重要却又鲜被关注的命题。教师需要从把握学生欺凌的概念及核心要素、辨别
大家关注 | 如何让“双减”不成为新的教育焦虑 【摘 要】“双减”政策的出台是国家重建良好教育生态的一次努力,全社会高度关注。而要落实“双减政策”,除了政府强力行动之外,还需要从理论层面回答好“什么是新时代需要的教育质量观、教育质量从哪里来和教育质
大家关注 | 提升高中思政课教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习效果的策略 【摘 要】高中思政课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是上好高中思政课的基础,而研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提升其理论素养的重要方法,因此,新时代的思政课教师应加强对经典著作的研习,夯实理论基础。当前,高中思政课教
大家关注 |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科学类课程发展的分析与建议 【摘 要】依据我国正式颁布的课程文件,笔者对义务教育阶段科学类课程目标、课时及其占比、主要内容等进行了研究。总体来看,义务教育阶段科学类课程目标更加聚焦人的发展、整体课时比例增加、课程内容逐步结构化、
专题 | “双减”背景下高质量课后服务的行动路径探索 编者按:“双减”政策为义务教育阶段课后服务规定了明确的目标: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在这个宏观目标之下,学校、家庭与社会还面临着很多非常现实又亟待解决的具体问题,比如,课后服务课程化
专题 | 中小学高质量课后服务的顶层设计 【摘 要】中小学高质量课后服务是基础教育公平的重要保障。高质量课后服务是指学校充分利用多种资源在校内开展的满足学生不断增长的多样化真实需求的服务工作。现实中,中小学实现高质量课后服务还面临着学校主体资
专题 | 课后服务下教师如何华丽转身 【摘 要】“双减”时代,一些教师在回应课后服务政策期待时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如认知上将课后服务的功能窄化,态度上对课后服务存在明显的心理抵触,行为上对课后服务疲于应付。为了确保课后服务的育人效果,教师应
专题 | 文化回应型乡村学校课后服务提升对策 【摘 要】乡村学校课后服务是乡村教育振兴的一个重要举措。但当下乡村学校课后服务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课后服务内容的贫乏、课后服务指导的薄弱、课后服务力量的分散三个方面。为提高乡村教师课后服务的质量
专题 | 打造高质量中小学课后服务的国际经验 【摘 要】美国课后服务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服务经验,“放学后计划”探索成效显著。政府健全完善法律法规,政府、社会和家长等多方提供广泛充足资金,课程内容着眼于学生全方面发展,重视高质量师资的储备与
专题 | “双减”政策下提升课后服务质量的实践探索 【摘 要】“双减”政策背景下,中小学课后服务如何提升服务质量水平、如何减轻家长教育焦虑及如何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三大问题成为关注的焦点。本研究基于调查分析,展开实践探索,提炼出“双减”政策下提升课后服务质
专题 | “双减”政策下体育课后服务机制与系统构建 【摘 要】“双减”政策的实施对学校课后服务提出更高要求,在五育并举和学生全面发展的大方向下,体育教育可以在课后服务中发挥更多作用。本文将以体育学科为例,深入探究在“双减”政策下课后服务的应为与可为,并
名师工作坊 | 高中数学“学科育人”的认识与实践 【摘 要】数学课堂教学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目标,需要构建学科育人相应的实施策略。我们在研究实践中,构建了数学学科“三环耦合”的育人模式,提出了数学课堂教学要设立德育目标,通过“思维育人、史料育人、审美
名师工作坊 | “学科育人”视角下的教学设计 如何更好地落实数学学科育人目标?我们尝试以“思维育人、史料育人、审美育人、活动育人”四个维度为抓手,在数学教学各环节挖掘学科育人内涵,努力使数学教学从形式到内容都有“立德树人”目标的引领。本文以“数系
名师工作坊 | 强化数学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 怎样在学科教学中实现学科育人、教学育人?自2014年起,南宁市第三中学开展了“高中数学学科育人‘三环耦合’模式建构与实践”研究,力图在立德树人思想指导下,构建“课堂育人—实践育人—科研保障”三环耦合的
课程与教学 | 基于真实问题的跨学科学习设计与实践 【摘 要】笔者以“新疆棉花为什么这样‘红’”为例,开展基于真实问题的跨学科学习的教学设计与实践,包括创设适合高中学生的真实问题,设定跨学科学习的素养目标,确定跨学科学习指向的核心概念,形成跨学科学习的
课程与教学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中小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体化培育课程实施 【摘 要】价值观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功能之一,它直接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者之间本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本文总结了笔者所
课程与教学 | “双减”背景下,高质量作业新样态 【摘 要】国家“双减”政策的核心目标就是减负增效。传统的数学作业因为“思维含量低、机械练习多、反馈效果差”广受诟病。作业必须实现从“单一、重复、低效”到“好吃又有营养”的转型升级,教育工作者应该创造高
课程与教学 | 让高质量的语文课堂教学为“双减”保驾护航 【摘 要】《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是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全面提升学校教育质量,让教育回归本真的重要举措。落实“双减”的突破口是课堂,高质量的课堂是减负增效提质的
教师与发展 | 基于行动学习的教师反省思维培养策略研究 【摘 要】反省思维是反思型教师的核心品质,是实现教师有效学习的重要保障。当前,教师反省思维培养存在方向盲目、视角片面、呈现零散、结果低效的问题。问题导向、基于反思、合作探究的行动学习,契合了教师工作的
教师与发展 | 中小学教师共情疲劳及调适 【摘 要】共情疲劳是教师职业倦怠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关爱的代价”,会对教师自身发展和学生健康成长产生负面影响。笔者通过分析来自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845名中小学教师的调查数据发现,中小学
教师与发展 | 角色转型:新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选择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教学经历多重变革,传统的教师角色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多样化的需要,亟须加快角色转型。笔者认为,现代教育环境下教师应成为情绪管理者、思维唤醒者、课程领导者、教学创新者、教育
教师与发展 | 乡村小学里的“大孩子” “生长者之于学校,是学校、学生、教师的向前向上。跳出学校,我们所有人都是‘生长者。” 这就是笔者认识的赵加春老师,他的经历就是“积极生长”的过程。扎根·爱生扎根。“我的身体里流淌着一半的青云血脉……”
学前教育 | 关联·融通:打造根植于“玩”的幼儿STEM学习环境 【摘 要】环境是隐性的课程资源,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幼儿园课程体系中最具灵活性和潜在影响力的部分。STEM环境打造不是“另起炉灶”,而是通盘思考STEM教育的核心要义,追溯STEM环境核心
学前教育 | 基于社区环境促进幼儿主动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摘 要】社区是幼儿生活和活动的主要场所。近年来,利用社区为幼儿成长提供良好成长环境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重视,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笔者以对社区环境的分类以及对幼儿主动学习指标体系的分析为基
探索与回声 | 在活动中树立自信,培养“四自”学生 【摘 要】自信、自主、自立、自强是一个人成才所应必备的基本素质。这四种品质的缺失不仅危害学生自身的发展,也会影响整个家庭的幸福,阻碍社会人才的培养。“自信”是四种心理品质的基础,是建立其他三种心理品质
探索与回声 | 基于地域的党史教育进课堂路径探析 习近平总书记在《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一书中阐释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谱系。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作为精神谱系的组成部分,深刻诠释了“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精神内涵。为了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下去,黑
探索与回声 | 基于“问题日记”提升大班幼儿创构核心经验的实践研究 【摘 要】“问题日记”是将问题和日记相结合的一种活动,不同于幼儿的普通游戏日记。幼儿通过记录在创构游戏中的所思、所想、所闻、所感,结合对作品内容进行不同形式的解读,加上教师的引导支持,以“问题日记”为
博览与叙事 | 往事回忆 童年的记忆1932年,我出生在上海。那时鲁迅住在大陆新村,和我家有一定距离。据我母亲回忆,我父亲是经常去鲁迅那里的,而我母亲和孩子每周六都会去一次。三个孩子一起去怕太吵闹,父母每次只带一个。因此,我要
博览与叙事 | 一位有情有义的知识分子 我最早见到王逢贤老师是读博士的时候。在此之前,我们当然对先生早已心向往之。那时在德育领域里,几乎所有研究生都知道王老师等国内几个大腕级的人物。所以,我老早就知道他、读他的文章。但是真正见到他,是我博士
博览与叙事 | 芬兰基础教育五大看点及启示 随着中国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不断提高,文化自信成为中国走向世界必将面对的重要课题。我们应该在努力保持自身发展优势的同时,始终以包容、开放的眼光,关注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近年来,芬兰基础教育阶段学生“高
博览与叙事 | 支教路上践行专业使命 一、教师之家,自由成长1. 教师之家:思维训练和读书我父母都曾是银川六中的语文老师。他们的婚姻很幸福,父亲不爱说话,总是笑眯眯地看着母亲。母亲是家里的灵魂人物,教育我们四姐妹成长。她特别注重对我们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