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2023年第5期

化学教学

化学教学2023年第5期

月刊 教育教学

简介

《化学教学》本刊的出版宗旨是为广大的中学化学教育工作者提供最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各地化学教学实践经验总结和化学科学前沿知识,为探讨中等化学的教育改革、提高教师的师德和教学水平服务。

目录

专论 | “教学评”一体化下单元作业的整体设计

摘要: “教学评”一体化下,作业承担着及时巩固、应用课堂学习成果,拓展、延伸以促进学生素养发展,诊断、评价并改进教与学等重要功能。单元作业的整体设计需依据课程标准要求,明确作业目标。通过设计多维细目表

课改前沿 | 高中化学模型认知素养测评的实践研究

摘要: 根据课程标准将模型认知素养划分为理解模型、应用模型、建构模型三个维度,并结合学生的学习和教学的实际,构建模型认知素养维度水平表。结合具体教学内容,编制模型认知素养测评框架,开发测试项目对学生模

课改前沿 | 化学实验探究中证据推理过程模型的建构

摘要: 基于科学探究、问题解决的信息加工理论、科学问题解决心理机制、批判性思维等理论,初步建构化学实验探究中证据推理过程模型。以该模型要素为初始概念对优质课例进行分析,得出以“原型匹配”为主的“假设检

课改前沿 | 化学教材中劳动教育资源的价值挖掘与应用

摘要: 教材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系统分析2019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教材各栏目的过程中,发现该教材蕴含着丰富的劳动教育资源,经过进一步挖掘和整理,可归纳为认知、实践和价值三个层面;基于

课改前沿 | 让深度学习发生:知识结构的视域

摘要: 知识具有严密的逻辑结构,可以从内在结构、关联结构和发展结构三个维度进行剖析,结构化程度越高,越有利于知识发展为素养。从知识结构的视域看,深度学习的目标就是要促进知识在三个维度上都向高水平方向发

聚焦课堂 | 高中化学微项目教学设计模式研究

摘要: 项目式学习相较于其他教学方式更适合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但由于其学科跨度大、耗时长等属性而不能很好地与实际课堂接轨。2019版鲁科版教材创造性地设计了微项目学习活动,微项目学习既很好地继承了项目

聚焦课堂 | 渗透跨学科概念的学科融合教学探索

摘要: 以“新冠病毒的自我检测与防护”为主题,以“分散系及其分类”为例,设置递进式问题驱动概念建构,整合利用化学、物理、生物等多学科知识融合教学,对真实情境问题进行多种形式的探究,自主建构“尺度”“模

聚焦课堂 | 境脉教学在化学课堂中的应用

摘要: 教师对情境脉络发展的关注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关键因素,境脉教学具有启发性、系统性、深刻性、高效性等特征。以义务教育阶段“二氧化碳”的教学为例,呈现了化学境脉教学设计的过程。教学实施过程中,建议情境

实验研究 | 二氧化碳性质实验装置改进及教学实践

摘要: 对原教材中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实验装置及药品进行简化、整合、改进和创新,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克服了传统实验装置的不足,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环保、实验现象对比明显、实验可分步操作且可暂停等特点。实验

实验研究 | 借助两个注射器改进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

摘要: 在教材试管实验的基础上,采用“主体附加法”,通过增加两个注射器对乙醇催化氧化实验进行改进。新设计的实验,具有较好的科学性、简约性、环保性和实用性。关键词: 乙醇催化氧化; 实验改进; 一体化设

实验研究 | 对几个基础化学实验的分析及应用

摘要: 对三个较特殊的基础化学实验作精准清晰的分析,并利用这三个实验的特点设置问题情境。通过启发引导,进行实验探究,巧妙地复习和巩固知识,揭示化学反应的不同本质。对化学实验教学中灵活处理某些问题作了较

实验研究 | 对卤代烃取代反应及实验的再认识

摘要: 针对教学中关于卤代烃取代反应及实验的不同认识,结合教材变化和文献研究进行了分析讨论。卤代烃的卤原子可被多种基团取代,教学中宜避免学生形成卤代烃的取代反应等同于水解反应的片面认识。溴乙烷在中性条

测量评价 | 中考化学“依标”命题的分析与策略研究

摘要: 伴随着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立足课程标准成为教育考试与评价的根本依据。基于中考依标命题现状的分析,从“合理把握课程标准中已有知识点的命题要求”“严格控制对化学反应考查的能力要求”“依据课程标

教学参考 | 天然气水合物及其应用

摘要: 介绍了天然气水合物从发现到应用的历程:科学家于19世纪在实验室发现气体水合物,至20世纪,科学家在自然界发现天然气水合物矿藏,并确定了天然气水合物的概念。随后,科学家从影响因素和形成模型等方面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