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教育B2022年第7期

江西教育B

江西教育B2022年第7期

月刊 教育教学

简介

教学版(小学课例教研)面向广大一线教师,办刊宗旨为“聚集基础教育课改,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目录

教研 | 中小学书记、校长“一肩挑”要完善三个机制

2022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党组织设置为党支部的中小学校,党组织书记、校长一般由一人担任。”这种“

教研 | 美在朗读,书香校园的钥匙

巍巍武功山,滔滔袁河水。芦溪县宣风镇中心学校创办于1904年,至今有百余年的办学历史,是国家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学校以“芬芳童年,和美育人”为办学理念,做适合学生成长的“和美”教育,建构“和美”校

教研 | 办有特色的高质量教育

无论是一个人的为人处世,还是一所学校的办学发展,都应该有自己的特色。人有特色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受人敬仰,万世流芳 学校有特色才能顺应时代发展,推陈出新,人才辈出。一、聚力淬炼师德师能,锻造一支有特

教研 | 火热的微课,用得恰当才能让学习火热

微课从陌生到熟悉,没有给一线教学留有余地,大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之势。微课,最核心的组成是一段视频。这段精选的内容,以恰当的逻辑关系和呈现方式,在短时间内营造结构化、主题式的学习资源包

教研 | 发展数学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编者按:《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倡导以数学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理念和教学改革。提出数学核心素养的3个维度和11种具体表现,这些都将是新时期教研活动的价值取向。本刊编辑部特邀苏明强教授为大

教研 | “披文入情”教学法的审美立场

“披文入情”出自刘勰《文心雕龙·知音》:“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与此相应的“披文入情”教学法,就是从语言文字入手,从文字的幽微之处去探寻文章的情感,获得审美体验。

教研 | 授人以渔:阅读教学“减负提质”的重要抓手

“减负提质”是“双减”背景下广大教师倾力探索与追求的理想教学境界。阅读教学怎样才能“减负提质”呢?笔者认为,教师授人以渔,传授学习方法,是阅读教学“减负提质”的重要抓手和有效策略。肖川教授认为,课堂教

教研 | 三“课”一体促融合

在2020(第五届)中国互联网教育大会上,教育部科技司雷朝滋指出:教师的能力标准将被重新定义,信息素养与学科能力已成为教师素养的“双核要素”。教学设计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结合,就是信息化教学设计能

教学 | “双减”政策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中提出,“义务教育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是中小学生负担过重”,并将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作为

教学 | “双减”背景下,最好的作业是阅读

在“双减”实施过程中,教师始终围绕“课堂教学”这个中心,抓好“作业建设”“课后服务”这两个环节,使作业建设制度化,课后服务课程化,提升“双减”的效能。一线教师最大的关注点就是作业建设。作业是学校教育教

教学 | “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创意作业设计的几点思考

随着“双减”的落地,减轻学生作业负担课题就直接摆在了广大教师的面前,这就需要教师更好地为自己的教学行为“把脉”,特别是作业设计方面,以便较好地响应国家的政策,助推教学改革的深入。基于此,在小学数学教学

教学 | 小学低段“数学好玩”导学作业的设计与实践

“数学好玩”,这是著名数学家陈省身赠送给少年数学爱好者的一句话。数学作业也好玩!让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减下来,让学生作业少下来,确保每个学生的作业量都在合理的范围内,这需要作业改革!笔者从分析小学生日常

教学 | 单元视角下小学数学作业整合性设计

作业是基础教育的“神经末梢”,是基础教育功能达成的“最后一公里”。传统作业只是对作业题的无效叠加、简单筛选、机械重复,而对作业内容的纵向结构、目标意识、难度结构、类型结构、评价诊断等方面都缺乏整体的设

教学 | 低吟曼诵 文言兼生

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学科内容与信息技术的有机融合,能依据目标定位,落实单元语文要素。如《王戎不取道旁李》为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课文,这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有“了解故事情节”“

教学 | 对比中品味用词 想象中感悟诗情

【课例呈现】一、认读词语,引读中感受对仗师:请同学们翻到《绝句》这篇课文,读一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学生练习读古诗)师:刚刚大家读得非常认真,值得表扬。我们来看一看在诗中出现的这两个词,

教学探新 | “减负”时代,让作文课堂多点“烟火气”

教育是让人成为人,而不是把人变成工具。写作能力是学生作为“人”的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抓好学生写作是语文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能上好作文课,更是语文教师综合素质的体现。笔者以南昌市西湖区小学中年级作文课堂

教学探新 | 写作教学:从视觉心像到语言表达

写作教学中,教师常常会强调观察对写作的重要性,学生在观察时,需要调动自己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多种感觉,而视觉是观察的基础。那么,写作是视觉观察转化为语言表达的方式,这转变的过程发生了什么?怎么发

教学探新 | 数学教学中促进学生深度思考的策略

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关于数学核心素养,一个普遍认同的提法是:让学生学会思考,用数学的眼光看待问题,用数学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对于提升学

教学探新 | 聚焦核心素养,引领深度学习

在全国中小学课堂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深度学习已成为教师与学生的共识。深度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之下,选择合适的、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 学生在教师的协助与指导下积极探究实践,并把课堂中所学的科学文化知识

教学探新 | 弘扬传统文化 感受美育课堂

美术教师在开展传统美术教学时,常会有这样的困惑:学生在欣赏传统美术作品、学习传统美术技艺时,为什么总感受不全它们的魅力、表现不出它们的韵味呢?原因其实很简单,民间美术包含传统文化、民间习俗、工匠技艺等

语文主题学习 | 用阅读守护每一朵“小花”

“因阅读而起,为花开而生”,自加入“语文主题学习”实验项目以来,我希望能通过阅读守护每一名学生,为他们的成长“添砖加瓦”。书声琅琅,读有趣诵读就是深层次的阅读。诵读,让学生的心、口、眼都专注于语言上。

成长 | “秘密”的教育意义

读范梅南和莱维林合著《儿童的秘密——秘密、隐私和自我的重新认识》一书,让我联想到最近一年读的两本书:罗杰斯的《论人的成长》和范梅南的另一本现象学教育学的经典之作《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儿童的

成长 | 把握生活中的契机,提升孩子的幸福感

前一阵子,网络上热传朱永新先生的一篇文章《孩子如果不幸福,考上了北大清华又怎么样,拿到百万年薪又怎么样》。 朱永新先生倡导“成人比成才更重要,幸福比成功更重要”的教育理念,呼吁家长要把幸福还给孩子。他

成长 | 幸运手链,属于我们的独家记忆

又是一年中考季,又是一届分手时。“老茅牌”幸运手链又开始编织了,红色的曼波绳在我的指尖灵巧地飞舞,思绪回到了2019年,那是学生的中考前夕。苏霍姆林斯基说:“所谓理解孩子的感情就是要理解他们每一个行动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