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教育B2022年第11期

江西教育B

江西教育B2022年第11期

月刊 教育教学

简介

教学版(小学课例教研)面向广大一线教师,办刊宗旨为“聚集基础教育课改,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目录

教研 | 好教师的“三重道”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就教师而言,“本”即扎根课堂,专心教学,“道”即寻求方法,精进自我。不少教师在“寻道”的过程中触类旁通,迅速成长;但也有教师虽然“求道”心切——理论书籍看了不少,名师的课听了

教研 | 等风来,待花开

1995年,王飞从学校毕业,来到共青城市东湖小学教数学,迄今已近27年。2021年,王飞被评为江西省“新时代学生心中的好老师”。对此,王飞显得很坦然:“当初申报的时候,我描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最后我被

教研 | 中小学教师在线教学能力调研报告

未来已来,没有一所学校、没有一个教师能忽视在线教学的力量。在线教学能力,将成为教师的必备技能。中小学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在线教学能力,应对已经来临的教育变革。在线教学能力,也称网络教学能力,是指教师运

教研 | 像“做研究”一样学习语文

由美国学者R.基思·索耶主编的《剑桥学习科学手册》,历来是学术界研究参考的热门书。此书专门介绍了时下备受关注的“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根据项目的容量和难易程度,可以分为“大项目”和“小项目

教研 | 感悟运算本质,提高运算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算主要是指整数、小数、分数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运算教学在我国历经了一个逐步发展变化的过程,在20世纪“双基”教学的背景下,我们十分重视算法和算理的教学,进入21世纪,在新一轮基

教研 | “新课标”视域下的诗歌教学课型创新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

教学 | 转换数学语言,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从表达形式上看,数学语言一般分为符号语言、文字语言和图表语言。其中文字语言通俗、易懂,线性描述不易表露知识的内在结构;符号语言抽象、简洁,描述具有结构感;图表语言直观,容易形成表象。《义务教育数学课程

教学 | 数学语言转换的本质内涵、心理机制和实践策略

摘 要:数学语言转换的本质内涵从表征视角看,就是数学语言和心像编码组织多元表征转换,其背后的支撑是数学思维。在实践层面,可以通过想、画、说、写的实践策略来实现数学语言转换,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教学 | 概念教学中的数学语言转换

摘 要: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对概念进行多元表征和准确表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在概念形成过程中引导学生把自然语言“数学化”为数学语言,在概念辨析过程中引导学生把数

教学 | 问题解决中的数学语言转换

摘 要:小学生要学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会用数学语言表达现实世界中的简单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会用数学语言表达现实生活和其他学科中事物的性质、关系和规律,并能解释表达的合理性。有效的数学表达离不开

教学 | 运算教学中的数学语言转换

摘 要:培养小学生的运算能力是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之一。数学语言转换能有效帮助学生明晰运算对象、理解运算算理、掌握运算方法、发展推理能力,促进学生发展和提升数学运算能力。关键词:运算教学;运算能力;数学

教学 | 全程陪伴,高度关注

教学目标:1.留心观察身边的现象并记录下来。2.谈谈自己对此现象的看法。一、课前交流,引入新课师:同学们爱写作文吗?生:不喜欢,感觉写作文好难。生:我也不喜欢,因为要写很多字,手都写酸了。师:其他同学

教学 | 操作中感知,对比中理解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61~62页。教学目标:1.通过在现实情境中找一找、摸一摸、说一说、比一比等活动认识生活中的面(平面和曲面),理解面积的含义。2.通过小组合作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

教学 | 关注童话文体,教出童话味道

《海的女儿》是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节选自安徒生经典童话《海的女儿》。课文情节生动、语言优美,文中华丽的海底宫殿、海底花园里奇异的花草树木、鱼尾人身的公主等,都展现了作者奇

教学 | 动嘴又动手,快乐学拼音

汉语拼音,是一种抽象的表音符号,但一二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学起来常常感到枯燥乏味、比较吃力。但汉语拼音又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学生拼音学习的效果直接影响他们之后的学习,所以教师教学汉语拼音应采取灵

教学 | 唯有真情能动人

一篇好的文章,不仅内容丰富、言辞优美,而且感情真挚、发人深省。领悟文章的深刻情感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如何引导学生体会文章中练达的人情、聆听作者的心声呢?有感情、有层次的朗读,即“以读为本”是一种有效

教学 | 培养量感意识 感悟度量本质

华罗庚说过:“数起源于数,量起源于量”。作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增的核心素养,量感是对量的感悟和直觉。建立量感有助于学生养成用定量的方法认识和解决问题的习惯,是形成抽象能力和应用

教学 | 结合学生实际生活,推进书法教学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书法走进课堂、走进生活是课程改革的重点,笔者坚持继承与创新的原则,借助生活经验,创设生活情境,带领学生感受书法的魅力。1.借助生活

教学 |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路径探究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语文教学应“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倾听、阅读、观察,获取、整合有价值的信息,根据具体交际情境和交流对象,清楚得体表达,有效传

教学 | 小学中高学段语文阅读教学的路径探究

良好的阅读能力是学好知识的前提,教师应正确认识这一点,并优化当前的授课方式。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中高学段语文教学,应注重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拥有获取知识与信息的技能,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提供保障

成长 | 把日子过成语文,把语文过成生活

陈军是我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他专注于探索中国特色的母语教育教学之路。他的中国教育精神六义说、学友论、点拨法等,以其鲜明的民族性、思想性、科学性、前瞻性,影响广泛。最近他的新作《我的语文生活》出版了,这

成长 | 家长请传授给孩子三种“力”

最近,我对自己这些年来做家庭教育研究与咨询遇到的众多案例进行了梳理,大致分类后,发现以下三种问题出现的频率较高:第一种问题是,孩子对自己该做的事情、分内的事情不愿意做,该负的责任,不愿意或不敢于承担,

成长 | 角落里的渴望

这个世界上,除了绚烂夺目的花朵和昂扬挺拔的大树,还有那勤奋生长的麦穗、坚忍顽强的草儿、延展身姿的藤蔓和披着各种外衣的小豆子……人类亦是如此,有人点亮文明进步的方向,有人则用普通而真实的生活推动历史。我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