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语文·教师论坛2023年第4期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2023年第4期

月刊 教育教学

简介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于2015年1月正式创刊,由华东师范大学语文教育研究中心提供学术指导。杂志紧密联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力求为中学语文教师提供合适的资源与平台,满足教师日常教学和提升专业素养的需求。

目录

观点·聚焦 | 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的校本实施原则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提出以素养为导向的六大学习任务群,“跨学科学习”为其一。它强调突破传统分科教学的局限,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以探究性学习方式,在一系列语

观点·聚焦 | 指向核心素养的低年级语文跨学科学习设计

跨学科学习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和高阶思维的培养,有利于加强课程综合建设,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结合新课标要求,立足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笔者结合校园读书节,在一年级开展了“举办春日童谣会”跨学科学习活动,

观点·聚焦 | 让核心素养在真实任务中尽情生长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跨学科学习任务群之下,为第一、第二、第三学段分别安排了三项学习内容,每项学习内容又可以设计成一个或几个单元。教师基于某一个学习单元,设计学习任务,再以任务为载

观点·聚焦 | 依托教材资源 联结真实生活

一、基于教材,确定语文跨学科学习主题1.挖掘教材内容,创生学习主题。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是一个阅读策略单元,安排了《竹节人》《宇宙生命之谜》《故宫博物院》等三篇课文。其中《故宫博物院》这一课

观点·聚焦 | 谈散文诗课文教学(三)

教师备课一花园里,哪种花什么时间盛开,哪棵树有多少果实期待,园丁都明白。备课时,不同文体的课文各有什么特色、规律,哪一课的什么语文要素鲜明、突出,语文教师应该最了解。教师备课,总会紧扣单元语文要素,从

观点·聚焦 | 用最初的心 走最远的路

我的小学时光是在乡村学校度过的。在那里,我享受到了专业的语文教育和来自老师无微不至的爱,在心底立下了要当一名教师的志愿。后来,从师范毕业后,我如愿扎根乡村学校,时刻牢记“让乡村孩子也能够享受优质的小学

观点·聚焦 | 用爱滋养乡村教育的“领头雁”

提到曹燕,“踏实、热情、爱思考、爱教育……”这些词会自然蹦进我的脑海。认识她快二十年了,这位用爱滋养乡村教育的“领头雁”,时刻牢记“让乡村孩子也能够享受优质的小学教育”的使命,一次次地超越着自我。初识

课堂·教学 | 基于问题驱动,发展学生高阶思维

探究实践一、自我挑战,确定学习内容准备:征集一位学生为挑战者,线上讲解课文《古对今》,并录制教学视频。师:为配合小老师学习《古对今》,你打算为探究学习做哪些准备?生:朗读课文时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画

课堂·教学 | 让“立德树人”浸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

教学实录一、书中人物来相会师:叶圣陶写的《稻草人》陪伴我们度过了美好的阅读时光。接下来,我们来玩一个“猜猜他是谁”的游戏,请听题。(出示关键词或人物语言,学生猜人物。)1.生日 礼物 星星 项链2.旅

课堂·教学 | “坚持日记”,让写作成为自发的需要

一、认识生本化,内化“坚持日记”的价值关于写作能力的培养,叶圣陶先生早就论定——加大练习的频数,在量的积累上下功夫。因此,笔者一直把写日记作为学生每天的固定练习,取名“坚持日记”。虽然部分学生把它当作

课堂·教学 | 实现童话审美功能的教学策略初探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特有样式,作家洪汛涛认为“童话是一种以幻想、夸张、拟人为表现特征的儿童文学样式。”[1]它以生动的语言和曲折的情节反映现实生活,表现人们对美好的向往和追求,深受儿童喜爱。在教学中,教师

课堂·教学 | 依托“思辨读写”促进文本深度阅读

语文教学中的“读”和“写”就像一对孪生姐妹,相辅相成。在教学中,笔者巧妙依托教材赋予“读写结合”新的意义,通过内外延伸,重视“思辨读写”的目标、过程、结果,从而达成学生思维能力的真正发展。一、深度思维

课堂·教学 | 新鲜的语文“物流”

物流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原意为“实物分配”或“货物配送”,以最低的成本,通过运输、保管、配送等方式,实现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相关信息,由商品的产地到商品的消费地所进行的计划、实施和管理的

课堂·教学 | 让读写结合为古诗词教学插上羽翼

《江城子·密州出猎》是苏轼的经典词作,词风豪放,情感热烈,其中三次用典,传递出作者身处逆境却仍有建功立业的渴望。课前,我布置了两个预习任务:1.观看介绍苏轼的视频,再次梳理苏轼人生沉浮的经历,尤其关注

教材·教法 | 浅谈小学古诗词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教学古诗词时,教师可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创设相关情境,引导学生感悟古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和意境美。三年级下册的《惠崇春江晚景》是一首题画诗,为了让学生体验诗中的画面,我出示了视

教材·教法 |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策略初探

朗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师必须重视朗读教学,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文字情感,读出自己的个性化理解,读出文字背后的浓浓情味。一、明确目标,尊重个体朗读在阅读教

教材·教法 | 侧面烘托出“绝活”

“绝活”是指令人瞠目、让人称奇的手艺或本事。刷子李干的是粉刷一行,他之所以被人称为“刷子李”,是他刷墙就似神仙般的快活,而且手艺绝高,高到不但墙刷得令人赞叹,甚至刷完身上绝没有一点粉迹。他自己说:“只

教材·教法 | 古诗教学需入情、入境、入心

一、教法:方式灵活,入情入境(一)“画”虚为实在课堂导入环节,因为《池上》写的是荷塘趣事,一年级上册学过的古诗《江南》,同样也是写荷塘趣景的,因此,由《江南》一诗导入,学生更有亲近感。吟唱版的《江南》

教材·教法 | 语文教师要有自己的教学个性

一、教师教学个性怎样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1.精准把握,教师要把教材融入内心。语文教师要能把握教材编者的意图,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表达,怎样遣词造句,如何精准地把握表达效果等。我

教材·教法 | 借逻辑之力 辟行文之路

一、关系型作文的特征关系型作文经久不衰,究其原因,主要是其具有浓厚的思辨色彩和多元的时代思索。当然,我们必须承认,各种类型的高考作文题都能够体现时代特征。但是关系型作文较话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漫画

教材·教法 | 试析文学作品中环境描写的教学价值

一、在小说阅读教学中,需要足够重视环境描写笔者做过访谈交流和问卷调查,在文学作品的阅读中,比起诗歌、戏剧、散文,大多数学生更喜欢阅读小说。因为小说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命运扣人心弦,庞大的内容体量更容易反

课程·研究 | 借助文言文提升表达能力的探究与实践

培养中国儿童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是中国教育者的共同责任。为了传承“厚德立学、读书求知”的书院文脉,多年来,我校一直开展“小学古诗文辅读实验”研究,“诗文入教”已成为蜚声省内外的一张名片。近年来,结合

课程·研究 | 试论以任务驱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自主、和谐发展,我校积极开展了构建小学语文“正学”课堂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正”是合于法则、合于道理的意思。“正学”课堂即合乎学校实际、教师状况和学生学情的高效课堂。“正学”

课程·研究 | 小学语文“微演讲”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一、探寻“微演讲”活动的设计路径当今社会,当众演讲是成功人士的必备能力之一,出口成章、言辞有度无不展现着个人魅力,可以说,口语表达能力是学生面对未来社会生活的重要能力。“说”作为一项重要的语言技能,是

课程·研究 | 伦理类哲学绘本的儿童视角及教学探索

一、伦理类哲学绘本的价值及意义1.提升儿童的道德认识。儿童的道德认识即儿童对人和事物做出是非、善恶的道德判断。伦理类哲学绘本课通过带领学生阅读这一类绘本,从对书中故事情节的讨论中,内化儿童对道德的认识

课程·研究 | 基于情境体验落实初中文言文教学

情境是学生认识和学习语文所必需的情感环境。初中语文具有人文性、综合性、审美性等特点,与小学语文相比,其理论知识和技巧相对深入。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文本感知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让他们意识到,语文是

评价·测试 | 聚焦课后练习 拓展学生思维

课后练习是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由编者根据课标理念及文本特色精心设计而成,彰显学科素养,与课文共同构成一个整体。课后练习一方面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索式学习的重要路径,另一方面也是教师解读文本

评价·测试 | 看见儿童,让作业指向核心素养

作业设计是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延伸,更是巩固学生所学知识的必要手段。基于对语文课程的特性及作业的研究,笔者在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大空间作业’的设计与实施”中提出“大空间”

评价·测试 | 指向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策略初探

“双减”背景下,语文作业的改革和指向核心素养的作业设计,成为教师、学生和家长关注的热点。教师要加强作业设计的研究,提升作业设计的能力,设计符合学生学习规律、体现素养导向的作业。因此,新一轮教学改革中,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