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语文·教师论坛2023年第5期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2023年第5期

月刊 教育教学

简介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于2015年1月正式创刊,由华东师范大学语文教育研究中心提供学术指导。杂志紧密联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力求为中学语文教师提供合适的资源与平台,满足教师日常教学和提升专业素养的需求。

目录

观点·聚焦 | 多一点趣味 少一点检测

语文教育,能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趣味,就成功了一多半。阅读素养提高了,综合学习能力也能有显著的提升。这不是否定“教学”的作用,对常言说的“无师自通”,不能狭义理解。学生以书为师,善于比较鉴别和发现,一

观点·聚焦 | 巧设情境 变教为学

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中,教师理应优化设计,创设快乐、高效的学习情境。学生在优化的教学情境活动中,“情感”“思维”“审美”综合发生作用,学习主动性被充分发挥,在真实的学

观点·聚焦 | 提升思维能力,深化整本书阅读

整本书阅读作为培育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方式,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文学类作品中语言的多义性、人物的复杂性、内涵的深刻性,需要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分类、综合等思维方法去解析和挖掘。

观点·聚焦 | 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探析

群文阅读改变了传统的阅读教学形式,学生能够在多篇同一题材的文章阅读中掌握知识,丰富阅读体验,激发阅读兴趣,进而开阔视野,提升素养。在新课改的教学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努力研究并开展群文阅读教学,让学

观点·聚焦 | 不懈怠,一关一关地飞向美好

不懈怠,让我的教学规范起来1993年,我被分配到了一所偏远的乡镇中心小学教书,任职语文教师兼音乐教师。对孩子的热爱,使我不敢懈怠。全身心的工作赢得了孩子和学校领导的认可,我的语文教学实绩名列前茅。我似

观点·聚焦 | 一个教育行者的四部曲

真挚—— 课题研究启航光阴荏苒,若白驹过隙。我认识陈林快20年了。那天,我接到一个陌生电话,电话那头的声音很年轻、很激动,甚至有些颤抖。他说他是宝应县望直港镇中心小学的副校长,叫陈林,想申报我主持的省

课堂·教学 | 创设场景:语文教学设计应有的视角

教学实录一、场景引入——“开心男孩”们的故事师:每个小孩都有自己快乐的童年,请你分享一件你的童年趣事。(生分享童年趣事)师: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秦文君在《开心男孩》这本书中,给我们讲了一群男孩在生活中令人

课堂·教学 | 基于生活的新体验儿童诗教学

教学实录一、链接生活,唤起童诗创作的兴趣1.情境导入,联系生活。我们一起来读一首特别有意思的诗。(配乐诗朗诵)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听着声情并茂的朗诵,一幅幅乡村风俗画在我们

课堂·教学 | 任务驱动:构建高效单元整体教学

一、解读单元教材,以读促思,精准定位设目标小学语文教材按照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并进”的方式编排,不但使单元内的课文围绕语文要素进行多方位训练,而且在单元之间形成了相互关联的整体,这就为实施单元整体

课堂·教学 | 文言文《囊萤夜读》教学设计及意图

任务一:积累语言文字,梳理习得旧知师: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好学的优良传统,你背过哪些与读书、学习相关的诗句呢?(学生交流)师:同学们的积累真丰富。老师也有一首诗想要送给大家,我们一起来读一

课堂·教学 | 《太空生活趣事多》教学设计

一、课堂导入1.(出示太空三人组照片)同学们,你们认识他们吗?对,他们就是神舟十三号乘组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2.从2003年我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安全从太空返回,到2022年,中国已有16

课堂·教学 | 让“思维”与“想象”在读写联动中共生

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习作“神奇的探险之旅”,要求学生写一篇有关探险的习作,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展开合理、丰富而又奇特的想象创编故事。在教学中,教师需要从单元整体出发,剖析课文与习作间的微妙关系

课堂·教学 | 巧设情境,探寻散文教学的有效路径

教学实录一、创设情境,明确任务师:今天我们来学习贾平凹的《一棵小桃树》。有个班级的语文学习团队想将这篇课文以“朋友圈”的形式进行推介,让更多的人与作家产生精神共振,咱们这节课就来完成这个任务。请各位同

课堂·教学 | 独特的“这一个”

师:课前每位同学都撰写了《史湘云人物评传》。大家觉得史湘云是个怎样的姑娘?生:憨。生:不拘小节。师:有同学脱口而出一个“憨”字,说说你的理由。生:第六十二回标题“憨湘云醉眠芍药裀”点出了“憨”字。师:

教材·教法 | 珍贵的爱,只为儿童

儿童,是一个个活泼而又丰盈的生命。教师眼里没有了儿童,课堂就缺乏了生气,教与学便会分离。历经多年教学实践,我真正体悟到:倘若赋予磨课以价值,那就要回溯到教育的原点——只为儿童。在掌声中获得与满足在南京

教材·教法 | 找寻语文教学的诗意和远方

10年前,江苏省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在南京市将军山小学开展一次学员展示活动,我应邀做课堂点评。张城静老师是学员之一,上的是一年级的课文《咏华山》。他借助简笔画创设了故事情境,带领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想象华山

教材·教法 | 试析文言文深度学习的实践研究

一、文言文深度学习的策略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选自《世说新语》,教学这篇文言文,一是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对文言文有初步的认识;二是在朗读中理解部分字词;三是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感受课文幽默风趣的

教材·教法 | 浅谈小学整本书阅读的策略建构

随着统编教材的全面使用,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关注阅读策略,教材已很好地将阅读策略有机地渗透到每个年级中:三年级上册的阅读策略是预测,一边读一边预测,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想;四年级上册的阅读策略是提问,阅读时

教材·教法 | 童话教学中说话能力的培养

近年来,笔者尝试以童话教学中说话能力培养为抓手,充分彰显童话文本的语言美、内容的情境美、主题的体验美以及学生充分表达的创意美,给予学生读与说的时空,促进学生与童话人物的有机结合。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

教材·教法 | 从备课到课堂,为学而教

一、备课——“磨刀不误砍柴工”1.备教材。语文教材的内容,绝对不等于“教学内容”。每一篇文章的教学内容并不是固定的,教师应当思考教材的原生价值和教学价值,挖掘教学最核心的“训练点”,懂得取舍与补充,从

课程·研究 | 试论语文阅读教学切入点的选择

语文阅读教学,文体繁多,作者不一,文风各异,切入的角度、方法自然也有所不同。我们应该巧妙解读文本,对各类信息进行合理整合,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阅读切入点,提高课堂效率,引导学生认知各类文章的真正价值,

课程·研究 | 家校共读,促进儿童阅读力的提升

“双减”政策的施行缓解了大部分家庭的焦虑,但也有不少家长忧心忡忡,担心轻负担导致孩子失去竞争力。怎样才能提升孩子的“核心竞争力”?通常来说,思维能力越高,竞争力就会随之增强。据我校“双减与儿童阅读”问

课程·研究 | 小学生整本书阅读导读课这样教

一、依“标”托“本”,定准航向导读课目标的制定,要紧紧依“标”托“本”。在这里,“标”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 ;“本”既指“小学语文教材”,又指作品本身。定准航向,就要依托“标”与

课程·研究 | 有意味的语文教学

语文学科有着自己的“独特光环”,学生一旦窥见中华文化独特的意、独到的味,感受到语文情趣,自然就会乐于亲近。教师要做的就是遵循儿童特性,凸显语文特征,彰显教学魅力。因此,在龙湖小学,我们提出“意味语文”

课程·研究 | 融合型作业:实现跨学科学习

学科的分化往往导致学生虽然掌握了不同学科的许多知识,但是这些知识就像装在一个麻袋里的马铃薯,是散乱的,很难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学科融合,能把学生所学的各个学科的知识贯通起来,构成一个有机、立体的体

读书·视野 | 从“草盛豆苗稀”看陶渊明的隐逸之志

陶渊明是东晋时期著名的田园诗人,他的隐逸精神也正是通过他的诗歌作品来充分体现的,其《归园田居》组诗更是被视为研究其精神内核的经典之作。随着华中师范大学戴建业教授对于《归园田居(其三)》的解读视频的走红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