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语文·教师论坛2023年第12期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2023年第12期

月刊 教育教学

简介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于2015年1月正式创刊,由华东师范大学语文教育研究中心提供学术指导。杂志紧密联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力求为中学语文教师提供合适的资源与平台,满足教师日常教学和提升专业素养的需求。

目录

观点·聚焦 | 基于系列学习任务的教学实践初探

任务驱动下的教学有利于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提升,契合情境化教学思想。语文教学应该以学习任务为引领,遵循一定的思维架构和主题意识。最近,笔者听了两节语文课,受到了一些启发。一、立足于一堂课的学习任务的设计

观点·聚焦 | 做语文教学实践的思考者

小时候,我常常组织小伙伴开展“课堂”游戏,一本正经地扮演着教师的角色。工作后,我怀揣着做一名好教师的理想,读书、思考、实践,努力追求“文语合一、言意兼得”的语文课堂,逐渐形成了“丰富、深刻、灵动”的教

观点·聚焦 | “牧子老师”的课堂教学三部曲

李素琴老师喜欢孩子们叫她“牧子老师”。每接新班,她总是告诉孩子们,有一片辽阔的草原,那里天空明朗,水清草茂,牛羊成群……草原的名字叫“语文”。她愿意像牧人一样领着孩子们到那广阔的语言文字天地中,让他们

课堂·教学 | 关注语文意识,在古诗词深处漫溯

什么是语文意识?一言以蔽之,就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自觉关注。语文课最大的问题不是“怎么教”,而是要明白自己要“教什么”。一线教师一定要带着语文意识,明白语文教学是要用课文教而不是教课文,是学语文而不是学

课堂·教学 | 基于教材,让“交流平台”在零整之间发展

小学语文教材自三年级开始,每个单元都有“交流平台”,是帮助学生梳理每个单元语文要素的落脚点,与单元导语的目标呼应,让单元的教学更富系统性和完整性。纵观教材,无论是整个教材体系的螺旋上升和序列性,还是每

课堂·教学 | 小学“围绕中心意思写”教学谈

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为写作单元,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精读课文、习作例文的阅读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意思”。在教学中

课堂·教学 | 立足童话文本 学习提问策略

一、单元导读,走进童话1.学习时最怕没有疑问,带着疑问学习必有进步。这个单元的学习主题是“提问”,“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出示单元语文要素)2.这节课,我们学习《一个豆荚里的

课堂·教学 | 依据语文要素定位,删繁就简学文言文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从三年级开始把文言文纳入教材体系,就是为了让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那么,小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目标该如何定位呢?教师该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呢?对此,笔者进行了相关实践

课堂·教学 | 谈初中情境作文设计方法

情境作文既有预设性,也有任务性。所谓的预设性,即这类作文中主人公所处的环境或者故事所在的背景等已确定;所谓的任务性,即写作目的是确定的。两者合而为一,就是说情境作文是具备任务情境的。任务情境是指“那种

教材·教法 | 立足儿童经验的语文学习

近年来,张家港市小学语文一直倡导“我在、无痕、生长”的课堂教学样态:“我在”即坚持儿童在场、学为中心;“无痕”即追寻语文要素柔性落地的方式方法;“生长”即旨在转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培养学生“带得走”

教材·教法 | 慧心巧“思”,自有匠心独“运”

我第一次听到“胡思运”这个名字,应该是在2019年的夏天。彼时,胡思运老师作为一名不到三十岁的新人,成功应聘最年轻的小学副校长,这在小小的港城教育圈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其时,惊诧者有之,质疑者有之,赞许

教材·教法 | 思维导图:提升学生习作思维品质

一、合理构思,让习作思维具有系统性1.借思维导图,让学生易于动笔。三年级伊始,通过课前调查,我发现大部分学生通过数学课已经知道什么是思维导图了。他们认为思维导图就是用文字将数学概念以树状图的形式整理出

教材·教法 | 绘本在一年级表达与交流教学中的运用探索

一、利用绘本图文并茂的特点,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绘本还有一个名字,叫作“图画书”。图画是绘本讲述故事的重要方式,大部分的绘本,会以大量图画和少量文字的形式呈现故事内容。图画本身,就是一种表达的语言。这样

教材·教法 | 小学语文教材“读写结合”实施策略

一、统整,让读写教学衔接最优以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习作单元为例,教师在教学时要对整个单元的精读课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以及习作例文与习作等内容做统筹考虑,设计单元整体教学思路。教师要明确一个观点,即习

教材·教法 | 疑则有进,课堂中的思辨也精彩

《记承天寺夜游》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散文。文章真实再现了作者被贬黄州,月夜无眠,与好友张怀民一同赏月的生活片段。文章篇幅短小,叙事完整,手法精妙,灵动有趣。在疏通文义时,有学生指出,不同版本的文

教材·教法 | 打开大单元教学的正确方式

语文课标为语文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让一线教师从以往的“教知识”转向“用教材教学生能像专家一样思考”。学生的学习方式由“宽而浅”转为“少而深”。课程内容结构化引领教学实践变革,使学生所学知识转为“主动构

课程·研究 | 小学儿童诗教学原则和策略探析

儿童文学理论背景下的儿童诗教学,涉及教学理念、文本编选、教学过程、拓展阅读等一系列环节。深入探索儿童诗教学中的问题,并形成相应的策略,将对儿童诗教学实施大有裨益。一、儿童诗教学原则1.尊重儿童自然感性

课程·研究 | 图式理论指导下古诗教学的策略探索

语言和世界的内在结构存在一种逻辑对应关系,人们称之为图式关系,简而言之,语言是关于世界的图式。客观世界中的一切都能够用语言去表达和描述。教师在古诗教学中注重图式建构,可以帮助学生将古诗语言和客观世界有

课程·研究 | “走班制”语文教研团队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每位教师精心备好一节课,在整个年级每个班级上一遍,这样的“走班制”教研活动,盘活了教师个人、备课组和教研组联动机制,唤醒了教师的职业自觉。笔者所在学校的语文教师通过整合、提升、推进,逐步打造出了“走班

课程·研究 | 高中语文“读写融合”的应然性审思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不仅提出了“读写融合”的要求,而且还提出学生要从阅读中习得写作方法。课标有指引教学的功能,引领着课改方向,它将“读写融合”放在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

课程·研究 | 比较阅读:提升高阶阅读素养的有效路径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比较阅读是提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一种重要方法,是指在阅读过程中,围绕一定的学习目标,针对某些文本材料,联系

评价·测试 | 2023年高考古代诗歌阅读的命题特点

中国古代诗歌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语言体系,因其特殊性和重要性,一直是高考语文试卷中的一个重要考点。2023年高考四套试卷中的古代诗歌阅读板块,命题各有特点。下面从选文取向、设题特点两个方面进行评析。一

评价·测试 | 基于学业质量标准的阶段性评价设计探索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语文课标”)新增了语文课程学业质量标准的内容,首次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应达到的学业成就进行了系统描述。学业质量标准的提出,体现了从以往知识本位的评价观

评价·测试 | 践行“双减”,从作业设计开始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先后提出“教学做合一”“小先生制”“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等一系列科学、实用的教育教学理念。在时间的考验下,这些理念的科学性和高效性得到证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把这些

评价·测试 | “通关卡”:大单元视域下低年级作业设计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元,强调教师要有系统思维,立足单元整体教学。而作业作为教学延伸的一部分,理应遵从单元整体设计。“通关卡”就是基于大单元视角,以单元统整、学科融合的方式分层设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