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2022年第12期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2022年第12期

月刊 教育教学

简介

教育刊物。宣传国家和省教育委员会关于中学教育工作的方针政策,开展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教学观点与教育、教学实践问题的研讨,交流中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成果、信息,辅导中学,特别是初中教师的进修提高,表彰中学教育战线优秀人物的先进事迹和创新精神,开辟中学课程教学活动的科研园地,传播国内外教育信息。

目录

视点 | 为学生“在创造中长大”提供场域支持

2022年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是“让学生创造着长大,发展每一个学生的核心素养”。学校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学生创造力的主阵地,为学生“在创造中长大”提供开放、实践、综合的场域支持是学校的育人使

专题 | 新课标视域下的中学语文综合性学习

·主持人语·《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提出“推进综合学习”,以及“探索大单元教学,积极开展主题化、项目式学习等综合性教学活动”。语文课程作为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专题 | 例谈基于教材的读写融通实践

【摘 要】阅读和写作是初中语文统编教材全6册每个单元的教学核心,阅读为写作提供材料,写作实现对阅读的延伸,融通的关键在于把握两者的关联性、找准其融合点。读写融通大体可分为任务驱动型、情境体验型、综合创

专题 | 跨学科学习: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新样态

【摘 要】每个学科都需要相应的语言能力,在各个学科中渗透语言学习是广义的语文跨学科学习。在新课程方案中,跨学科学习是加强课程设置综合化的核心举措,语文课程也不例外。语文课程标准中设置的“跨学科学习”学

专题 |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项目化实施

【摘 要】语文综合性学习板块的设立旨在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项目化学习无论是从特点还是实施原则与路径来说,都符合新课标对语文综合性学习具体实施方式、路径

名家视线 | 学术论著阅读教学的三重路径

【摘 要】学术论著专题研讨是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中的难点。学术论著阅读可以从以下三重视角组织教学:第一重视角以“书册”阅读方式进行系统化阅读;第二重视角为学术阅读取向,凸显理论性、实践性,融入理性思维,

课程与教学 | 精品课文应教出语文的“真味”

【摘 要】课文是什么样的和怎么写出来的,学生就该怎么学;而学生该怎么学,教师就该怎么教,就是要教学生学通悟透,真正学会和会学,最终会阅读、会品析和会表达。中学阶段,尤其是初中阶段,教学课前,教师一定要

课程与教学 | “文化意识”视角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摘 要】“文化意识”作为英语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之一,在英语教学中占据重要位置。针对目前高中英语教师忽视对文化意识的培养这一现状,以一节阅读课为例,从汲取文化知识,培养文化意识,塑造文化品格,树立文化态

课程与教学 | 在“阅读圈”中进行英语分层教学

【摘 要】有效进行英语课内外的阅读可以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初中学段班级授课制下,同班的学生在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为了面向全体,兼顾差异,在“阅读圈”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把任务设计为

课程与教学 | 以“三象”时空观念教学实现历史深度学习

【摘 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注重时空观念的要求,在教学设计中紧扣时空观念的立场,是当前历史教育的迫切任务。作为核心素养中最能体现学科本质的时空观念,其指向是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本质,且与深度学习的目标吻合

课程与教学 | 基于史料实证素养的中学历史单元教学设计

【摘 要】历史教学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史料实证”意识,需要教师在中学历史单元教学设计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鉴别收集、整理归纳以及正确运用史料的能力和自然融入“史料”实证的内涵。这既是学习和认识历史的重要

观点参考 | 领会编者意图,统整教学内容

【关键词】初中语文;统编教材;单元教学;内容整合【中图分类号】G633.3&nbsp 【文献标志码】A&nbsp 【文章编号】1005-6009(2022)91-0061-02《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观点参考 | 写作教学应“接地气”

【关键词】高中语文;作文教学;观察生活;提升能力;读写结合【中图分类号】G633.34&nbsp 【文献标志码】A&nbsp 【文章编号】1005-6009(2022)91-0065-01随着新课改的

聚焦 |   以物说理,见物明理

贲可敬,江苏省江阴市夏港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正高级教师,江苏省教育家型教师创新培育计划培养对象,“锡教名家”培养工程首批培养对象。江苏省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无锡市、江阴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聚焦 | 《江苏教育》2023年全面改刊

70年筚路蓝缕,70年栉风沐雨。从明年开始,您的老朋友《江苏教育》将迎来全面改刊!此次改刊是我们顺应媒体发展趋势、勇于革新、重塑自我的战略调整;是我们在新时代的教育改革背景下为更好服务读者做出的创新之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