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 远程评课“语”你同行 有效的听评课是教堂教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研员,听评课是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少地区启动线上教学的时候,“在线听课”“云上教研”“远程评课”等成了我特殊时期居家办公的核心词,这
名家专稿 | 论“时习”思想的基本内涵(下) 以下从语文学科角度,谈谈我对“习”论的教育学理解。“学而时习之”中的“习”,历来有不同解释,这里不作罗列,一般的说法是“温习”的意思,全句的意思就是:学了,并且时时去温习。“习”,究竟是不是就当“温习
学术前沿 | 一体化:美国中小学品格教育的设计与实施 我们在反思教育现状时,会有很多种维度,对教育本质的现实反思是其中一个。笔者认为,教育本质功能之一,是促进受教育者良好品格的养成,为其当下及未来的幸福生活做好个体素养准备的。这种素养,既包括价值观,也包
于漪研究 | 回到历史现场 明其理析其法 于漪老师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基础上,提出语文学科应在“德智融合”中担负起“立德树人”的责任和使命。当然,“德智融合”的提出经历了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而变化源自实践:德智内容从最早的“思想性与工具性”到“道
校长论坛 | 践行生本教育 培养智慧学生 一、研究的基础我校地处东海之滨——大团镇,这里素有“桃源之乡”的美称,是上海有名的蜜露桃之乡。2008年起,学校开始挖掘“桃文化”的教育能量,通过区级课题《以“桃文化”为背景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创编
校长论坛 | 创新管理模式 为师生成长赋能 上海市安亭师范附属小学创办于1924年,原址坐落于老吴淞江南岸的黄渡,由江苏省立第二师范分校首届毕业生创办,为乡村师范学生开辟的实习基地。首任校长是当时师范学校的教务主任傅鸣先,他提出了“亦耕亦读,勤
校长论坛 | 幼儿园表现性阅读特色课程构建与实践研究 一、引言阅读对于学前儿童语言表达能力、读写意识以及读写能力的萌发都有着不言而喻的重要意义,对于他们的认知、社会性、想象力、审美和情感等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他们阅读能力、阅读习惯的培养乃至一生的
校长论坛 | 汇集体之力,创特色之路 我们上海市松江区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中心创建于1989年9月,位于主城区,建筑面积6500平方米,有22个专用教室,720个操作工位,主要承担松江城区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和松江农村地区初一学生的劳技教
校长论坛 | 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 教育部《“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指出:“十四五”期间将全面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统筹实施义务教育学校建设的相关项目,加快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全面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闽景对于教育提出
教学研究 | 浅谈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 我国新课标要求中明确提出,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丰富教学的方式方法,让学生在成绩、道德、人文领域得到明显的提高,并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这个概念,指出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
教学研究 | 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 一、立足教材,深度挖掘音乐作品中的德育功能目前使用的教材中有很多作品都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中学目前使用的是上海教育出版社的初中音乐教科书,编者按单元进行编写,教材内容包括爱祖国爱家乡、爱校园爱美好生
教学研究 | “双新”背景下的高中英语说写融合课程探究 一、引言语言技能是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说”与“写”作为听、说、读、写、看五种技能中的表达性技能,对于语言学习意义非凡。当前听说课、读说课、读写课等都是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常见课型。但是大部分教师
教学研究 | 小学“馆校合作”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随着未来人才规格的整体提高,呼吁学校教育做出相应变革,从封闭走向开放,实现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位一体的无边界教育,为学习者提供更加广阔的学习时空,要求学习内容贴近学生真实生活,关注社区和社会
教学研究 | 多维赋能 为学生成长领航 成长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字眼,“长大成人”摆脱稚嫩,走向成熟,同时也是人类永恒的课题,尤其是青少年的成长,一直多为大家所关注。他们是否能够成长为更好的人,决定世界的走向和人类的命运。成长的美好
教学研究 | 应用教育戏剧,促进学校德育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 一、学校德育课程建设针对的现实问题(一)德育活动零散不成体系学校以往的德育活动种类繁多,但零散不成体系,师生在活动中目标指向不明确,没有上升到课程的高度,活动没有课程化。课题组以教育戏剧为载体,将其融
教学研究 | 指向认知冲突的小学数学深度学习教学策略研究 在小学数学的实际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课堂上一些新知识或重难点存在学生接受困难、难以内化的情况,导致课堂练习做得也不理想。从表面来看,这些知识点或难度较高,或容易让学生混淆,但究其根本是学生对这些新概念
课堂教学 | 依托文本,开展小学写作教学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瓶颈。在课堂教学中,重阅读轻写作的现象很常见,久而久之导致学生对写作产生畏惧心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每个年段的习作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为教师进行作文教
课堂教学 | 单元视域下“这一篇”课文的教学 我们强调单元视域,首先是为了有序落实课程要求。课程标准分年段明确了教学内容与要求,但是因为其更多指向终极的素养目标,自然就比较宏观,对具体每堂课的目标制定的指导意义也就相对削弱。有序落实课程要求,需要
课堂教学 | “为何”与“何为”:以落实学科核心素养为指向的小学文言文教学 小学语文到底学什么?我们的思考是,以学生已有的语言建构与运用基础为生发点,通过发展、提升思维能力,发展鉴赏、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传承、理解文化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建构与运用语言的能力,即语文核心素养。
课堂教学 | “戏话”英语故事“活化”学科育人 在小学牛津教材中,故事板块占教材内容的三分之一。故事集语言知识、语言功能于一体,有助于学生在语境中学、在情境中用、在迁移中思,促成其深度学习;同时故事的“寓意”属性也让它成为学科德育很好的载体。尤其是
课堂教学 | 知识可视化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的研究 “双减”时代的到来,对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都提出了挑战,要提高学习效率,不能再着力于知识的机械重复,必须寻找一种高效的记忆方式,挖掘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及思维规律,才能达到减负增效提质的目的。视觉信息是所有
课堂教学 | 基于积极心理学原理初中历史实施“五式·六法”提升学生历史核心素养 一、设计思路根据研究主题,本课围绕《罗斯福新政》的学习,分析了“三情”——学情、课标和教材的依据;拟基于积极心理学之积极情绪体验、积极主观幸福感“二原理”,借助课前、课中、课后学习单式,采用学生独立学
课堂教学 | 汲取传统木艺元素,落实“能设计”课程目标 一、问题聚焦:“能设计”课程目标的实施情况《上海市劳动技术课程标准》指出,劳动技术学科是中学阶段课程教学的一门基础性学科,“会动手、能设计、爱劳动”的课程目标明确了学科对培育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
课堂教学 | 指导再度探究,推进个体学习 一、研究背景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统一教学过程中,师生的
课堂教学 | 小学美术课堂评价需要心灵的对话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评价中,教师创设良好的对话环境,发展学生的美术语言,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加深对绘画作品的理解,提高欣赏和创作的能力,更能积淀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和兴趣,提升对美术作品的分析能力和语言
课堂教学 | 搭设桥梁做好低中年级写话的衔接 一二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正式的语文知识,他们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阶段,还没有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所以本阶段的语文教材主要以让学生学习拼音、识字与阅读为主。小学阶段的学生正是语言系统发展的黄金时期,语言
课堂教学 | 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实践研究 自提出数学语言能力这一概念以来,数学课程标准中就在不断丰富、补充数学语言能力的定义及其重要性,到2011年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进一步强调要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与他人
课堂教学 | 基于项目式学习培养化学宏微素养的实践研究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学活动的设计更加注重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此阶段应用项目式学习方法,通过创设情境,设置目标,提出问题,以制定项目任务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活动,提交项目成果,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