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 左手情,右手智,语言落地生根 孙双金先生说:“左手情,右手智,托起语文的天空。”我深以为然。我也认为,课堂上,激活情感,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表达的实践,语言就会落地生根。今天,执教六年级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里的“学写毕业赠言”。
前沿 | “双减”,呼唤树立“新作业观” 在我们全力以赴落实国家“双减”政策,提升优质教育的课改行动中,一个本质性问题是如何提高作业设计的质量。这就关系到一个根本问题:如何正确认识学生作业,树立“新作业观”。记得2016年3月至10月,亲近母
前沿 | 以语育人 以文化人 面向日新月异的新时代,置身不断变革的社会大环境,在课程改革的紧锣密鼓声中,《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下文简称“新课标”)正式颁布了。这是我国语文课程发展史上具有标志性的事件。由于“课标
前沿 | 追求理解的逆向教学设计举隅 好的教学设计是教学成功的一半,应该最大化地满足教学对象的成长需求。逆向设计追求真正的理解,能帮助学生实现学习结果的可迁移,让学生获得看得见的生长。一、传统教学设计的三大倾向教师所擅长的语文教学设计,一
教学 | 《囊萤夜读》(四下)教学实录 一、回顾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篇文言文。我们在三年级的时候学过文言文——生:《司马光》《守株待兔》。师:回忆一下,文言文是怎么学的?生:分小节。师:就是看看这段话大致讲了哪几个意思。
教学 | 双线融合 分层设计 复述在认知心理学中指个体通过言语重复以前识记过的材料,以巩固记忆的心理操作过程。它是短时记忆信息存储的有效方法,可以防止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受到无关刺激的干扰而发生遗忘。将这一心理过程运用于语文学习中,复
教学 |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认识“箱”“夸”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缝”“夹”,会写“性”“卷”等11个生字。2.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出裁缝和顾客对话的语气,并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体会“慢性子”“急
教学 | 《方帽子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认识“橱、改”等8个生字,读准“嚷、溜”2个多音字。2.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中最意想不到的内容。3.懂得时代在发展,要与时俱进,不能因循守旧。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激趣,初读
教学 | 《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认识“婆、脊”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哩、旋”,会写“漏、喂”等13个生字,会写“里屋、莫非”等7个词语。2.默读课文,能说出自己觉得最有意思的内容。3.体会口语化的语言特点,分角色朗读
教学 | 《枣核》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会认“枣、核”等12个生字,读准“折、涨”2个多音字。2.借助表格和情节图,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体会枣核的机智勇敢,尝试续编故事。教学重点:借助表格,提取关键信息,完整复述故事 抓住重点
教学 | 童眼童心学童话 童话,是用儿童喜欢的动植物或人物来表现真善美,在人物上亲近儿童,在主题上贴近儿童的精神世界,符合儿童纯真、可爱的天性。因此,要从儿童的视角,对教材中的童话进行文本解读,预设问题要符合儿童的思维,要依据
教学 |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妖、矩”等7个生字,会写“介、绍”等13个生字,理解“规矩”等词语。2.阅读课文,体会王葆的童真形象,感受童话的奇妙。3.创编故事,讲述故事,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力和表达能力。课
教学 |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字词积累,认识“硕、允、砌”等8个生字,会写“惩、啸”等11个生字,积累“柔嫩、丰硕”等13个词语。2.想象画面,边读边想象花园奇幻的景象。3.对比朗读,说出花园发生的变化和巨人的转变,
教学 | 《海的女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认识“矢、殿”等7个生字。2.能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体会童话的奇妙。3.能结合课文,交流对最小的公主的印象,培养阅读兴趣,指向《海的女儿》全文阅读。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趣猜
教学 | “故事新编”习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按自己的想法新编故事,进一步感悟童话的奇妙,体会并塑造真善美的人物形象。2.通过新编故事,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3.能通过教材的学习习得创编方法,将构思完整的内容有条理地表达清楚,做到内容
教学 | 《祖先的摇篮》(二下)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祖、掏”等7个生字,会写“祖、摘、掏、忆”4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文中的问句。3.想象祖先在原始森林里自由、质朴的生活画面,读中感悟,体会原始森林是祖先生
教学 | 《羿射九日》(二下)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随文认识、字理识记“弓、箭、射”等生字,书写“弓”等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炙烤、滋润”等词语。3.默读提取信息,理清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能初步借助表
教学 | 搭建支架,创设情境,想象画面 教学目标:1.随文识写“墨、染”,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想象画面、创设情境、搭建支架等策略,背诵《溪边》。2.通过聚焦《溪边》,学习运用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等不同的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
教学 | 《“诺曼底号”遇难记》(四下)教学设计及评析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认“弥”“脉”等13个生字,会写“伦”“腹”等14个生字。2.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学习通过语言描写感受人物品质的方法。3.感受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沉着冷静
教学 | “我是小小讲解员”(五下)口语交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借助校园电视台“小小讲解员”海选大赛,激起学生参与海选的浓厚兴趣。2.借助思维导图,筛选、整理讲解内容。3.能够听取合理化建议,修改完善讲解内容。4.制订讲解员评比表,并根据评价标准小组
教学 | 紧扣语文要素,凸显文体特点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是统编本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课文,这一单元还编排了《巨人的花园》《海的女儿》,不难看出,这三篇课文都属于经典童话,无论是中国经典童话,还是国外经典童话,都有着非常奇妙的
教学 |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四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认识“妖、矩”等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冲”,会写“介、绍”等15个字,会写“介绍、声明”等7个词语。2.能说出王葆想得到宝葫芦的原因,体会王葆淘气、爱幻想的童真形象。3.了解奶奶给王葆讲
教研 | 变构律:释放创造的活力 魏星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主张按照“言语生成律”教语文,追求言意共生、情境创生、教学相生、生生不息的教学风格。出版《魏星:言语生成律》《语用:语文教学新坐标》等著作,在《小学语文教学》等杂志上
教研 | 关注复述能级,建构单元整体教学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基于语文要素的小学单元整体教学研究》(编号:C-b/2021/02/6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双线组元”是统编本教材编排的一大特点,其中语文要素是这
教研 | “篇”中学习 “本”中运用 “类”中积淀 统编本教材让课外阅读走进教材、融入课程,成为每个学生的必修课。以教材为原点,如何实现儿童阅读量与质的提升?本文以二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读读儿童故事为例,尝试从一篇到一本,再到一类,层级推进儿童阅读,
教研 | 立足交际需求,发展学生言语思维 在口语交际的教学过程中,倾听、表达和应对是学生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主要素养。如何在中段口语交际教学中既落实交际技能的习得,又能促使言语思维的发展呢?笔者认为应该立足交际需求,触发课堂真交际,在交际
教研 | 让中华古诗词与“北京冬奥”美好相遇 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板块共选编了10首古诗词,到了复习阶段,学生对这些古诗词的新鲜感已经淡化,如果“炒冷饭”反复默写,或“重起炉灶”逐一分析,不仅会破坏学生对古诗词的“胃口”,而且在语文素养的提升
教研 | 在“问”“学”相生中破解“汉字回生”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而屡屡遇到的“汉字回生”现象,亦是学生识字过程中正常的生理与心理过程,是识字教学中的必经之路。项目学习作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学习
教研 | 化用教材 指向素养 “考不考课内阅读?”常常是老师最关心的问题。以往试卷上的阅读题基本呈现两种形式:考查教材中某篇课文的片段,或找一篇与教材没有关联的文章。上述两种选文存在明显弊端,前者直接导致教师串讲课文,不敢放过任何
教研 | 教育戏剧,让语文学习更有“戏” 戏剧,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教育戏剧:简称 DIE,是在教师有计划的引导下,以戏剧的各种表演元素如即兴表演、角色扮演、戏剧游戏、课本剧排演、模仿等方法
教研 | 课外阅读,助力学生习作能力的提升 阅读使人明智。在课外阅读中,学生汲取的知识很多。这些都是学生习作中非常有益的素材。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习作的丰富养料汩汩不绝,从书中流淌到学生的习作中。一、源泉滋养,深度思维有发展1.深度思维的多
教研 | 让儿童多文体写作在多元情境中自然发生 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口语交际是“自我介绍”,习作话题是《我的“自画像”》。不少老师就一部分教一部分的惯常思维,已成教学常态。其实,无论是口头还是书面形式,同一主题都非常强调根据真实(或拟真)的情境和明
集萃 | 我的精神导师 人的一生会遇到许多重要的“贵人”,成尚荣先生就是我的“贵人”,先生是我的精神导师。他今年已81岁的高龄,但仍精神矍铄,面色红润,身材挺拔,思维活跃,记忆力超群,被誉为教育界的“传奇”。我从1988年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