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月报(语文教育版)2023年第6期

读写月报(语文教育版)

读写月报(语文教育版)2023年第6期

月刊 教育教学

简介

1974年创刊,是由江西师范大学主办创刊近二十年的面向中学生公开发行的语文刊物,华东优秀期刊,江西省优秀期刊。它立足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著名语文教育家钱梦龙先生盛誉《读写月报》是“中学生良师益友,语文教师的好帮手,学生家长的好参谋

目录

卷首 | 一念月河

这个中秋,在月河。因为工作缘故,到南湖区已是下午。穿过熙熙攘攘的人流,我们便来到了月河。站在月河的石桥上,只是稍一抬眼,便立马感受到了江南水乡的婉约柔情。潺潺流水,乌篷摇橹,行人如织,在光影交错中,自

思域 | 基于课堂观察的《一棵小桃树》课例研究与思考

随着新课标的问世,为学而教成为一种导向。观察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严格的定性定量评价,有助于识别授课教师的有效课堂教学行为,为当下语文课堂教学带来启发。关于评价范式,在研究国内外现有课堂观察范式相关文献

思域 | 促进写作学习的评价:生本性、过程化、互动性

教育评价关乎教育发展的质量,是当下基础教育改革的热点和难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教师要有意识地利用评价过程和结果发现学生语文学习的特点与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促进学

思域 | 聚焦革命女性形象,丰富教学审美体验

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属于“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学习任务群,人文主题是“苦难与新生”。此单元刻画了许多青年女性形象,无论是真实生活中的女性形象,还是小说中塑造的女性艺术形象,都体现了女性

课例 | 品山川之美,汲生命之源

【教材分析】“‘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自然山水,或清幽,或雄奇,或秀丽,均显造化之妙。深入其中,总能让人流连忘返,引起无限的情思。”[1]古代散文有很多歌咏山水的优美篇章,引导学生阅读鉴赏这类文学作品

教法 | 革命传统作品教学的偏差原因及应对策略

2021年1月,教育部印发的《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明确提出,将革命传统全面融入课程教材“是充分发挥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铸魂育人功能,实现革命传统教育整体化、系列化、

教法 | 初中语文单元读写融合教学现状与课堂改进

珀金斯认为“大概念”中的“大”意味着对学习者有意义的知识才具有长效的生命力。[1]语文学习生命力的增长需要经历有效、高质的学习过程。教学中整合单元读写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建构一个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并形成高

教法 |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的媒介素养培养研究

信息化时代,科学技术进步飞快,网络媒介中的信息扑面而来,纷繁复杂。媒介成为人们接受信息的主要来源。美国学者詹姆斯·波特指出:“媒介传播效果对人的影响就像天气对人的影响一样,它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并且有

文境 | 《我与地坛》意象群辨析

在十五年的峥嵘岁月之中,地坛给史铁生先生留下了刻骨铭心的生命印迹。地坛之所以能够深刻影响史铁生先生的生命哲学,是因为地坛具备多重属性,“地坛的荒凉赋予其共情的慰藉,地坛的蓬勃赋予其真诚的鼓励,地坛的陌

文境 | “爱”“悲”“幸”:家书的三重情感交流

《与妻书》是林觉民写给妻子的最后一封家书,被选入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的第五单元。按照这一单元编写的特点,我们可以判断,这篇课文应被当成一篇实用性文本来学习,正如教材的“单元导语”所说:“要把握书信注重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