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24小时2023年第6期

科学24小时

科学24小时2023年第6期

月刊 人文科普

简介

科学24小时》强调科学趣味性,每期聚焦一个重大科学话题,设立“视点”、“科学探秘”、“评述

目录

卷首语 | 让暗夜回归

夜幕低垂,都市繁华街道上的各种各样的广告牌、闪烁跳跃的霓虹灯、泛光灯等,将夜色映照得如同白昼一样。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的白昼被五颜六色的灯光不断延长,“不夜城”几乎成了发展与文明的象征。然而,光明

锐·聚焦 | 极光

作品名称:极光作者: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拍摄地点:北冰洋作品简介:某晚的大片绚烂极光。极光出现于星球的高磁纬地区上空,是一种绚丽多彩的发光现象。极光的运动变化,是自然界这个魔术大师以天空为舞台上演

锐·聚焦 | 暗夜消失忧思录

1887年9月23日,著名鸟类学家路德维希·库米恩登上了美国城市密尔沃基的建筑地标——60米高的工业博览会大厦。这座高层建筑是观察迁徙鸟类的最佳地点,但库米恩来到这里却另有原因——这座楼是密尔沃基人的

锐·聚焦 | 光污染:鸟类迁徙路上的噩梦

明亮灯光导致鸟类偏离迁徙路线每年9月11日,美国纽约曼哈顿下城都有两道强烈的光柱冲天而起,将天空与地面连接在一起。这是纪念2001年世贸中心遇袭死难者的一个纪念光柱装置的一部分。在强烈的光柱中,现场的

锐·聚焦 | 熄灯,让候鸟安全回家

2020年10月2日,美国费城市中心因误撞死亡的鸟儿多达数千只,图为误撞死亡的一小部分鸟儿创新建筑设计拯救鸟类啭鸟是一种小型鸣禽,头部呈火焰橙色。这种美丽的小鸟在美国东北部和北美五大湖周围等地区筑巢,

览·科学 | 火星车26年

世界上第一辆火星车“索杰娜”起步于阿瑞斯谷火星车,是具有漫游能力的火星探测机器人。它们像前往火星的地质学家,着陆到火星上的不同区域,深入了解火星不同地区的环境和地质状况。与处于静止状态的火星着陆器相比

览·科学 | 动物的“诺亚方舟”

比利牛斯山羊于2000年灭绝在美国圣地亚哥动物园,有一个名为“冰冻动物园”的实验室。它是全球第一个动物细胞冷藏馆,创始人库尔特·贝尼施克为德裔美国人,生于1924年,1949年移民到美国。作为一名痴迷

览·科学 | 蓝焰火山之谜

蓝色火焰原来,这是一座活火山,名为“卡瓦伊真”。印度尼西亚位于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火山爆发和地震活动十分频繁,爪哇岛更是首当其冲。它原本就是一座因火山喷发而形成的海岛,岛上沿东

览·科学 | 梅雨的前世今生

梅雨是指每年6—7月发生在我国江淮流域一带雨期较长的降水过程。由于这一时期恰好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这种气候现象被称为“梅雨”。与此同时,又因为此时空气湿度很大,物品极易受潮霉烂,“梅雨”又有“霉雨”

览·科学 | 谣言粉碎机

张宇谣言:海鱼比淡水鱼更有营养。真相:海鱼和淡水鱼都是健康食材,营养成分方面各有优劣。从营养学角度来看,海鱼和淡水鱼都富含各种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等。其中,淡水鱼中的不饱和脂肪酸

品·文苑 | 泉州:涨海声中万国商

江口码头曾经是泉州古港商船聚集之地(图片来源:泉州海上丝绸之路世界遗产申报中心)元代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的一天,泉州后渚港的江口码头,马可·波罗和三名使者正护送阔阔真公主出港,前往西亚的伊尔汗国

品·文苑 | 火星穿越机

“还有5分钟比赛开始。”田星宇抖抖肩膀,很是淡定,“我是年龄最小的选手,能跟进决赛已经很不错了。”“你还要逆袭的啊!”田远航对着屏幕比了一个“V”字,对弟弟的表现十分肯定,“你一定能拿到名次!加油!”

品·文苑 | 好书推荐

推荐书目:《生活中的化学》推荐理由:意大利化学家、科普作家西尔瓦诺·富索以一个普通人的24小时为时间轴,揭示了化学如何构筑我们的生活。从家庭烹饪到工业造纸,从胶片到数码设备,再到人体内部……我们的生活

爱·青春 | 让阳光照进生命的裂缝

一场关于生命的博弈几年前,小B的父母来访,说小B总在思考人活着的意义,而且对自己的学习、人际交往和个人体貌等各个方面的情况都感到很失望。高一那一年里,小B多次产生轻生的念头。他认为身边没人能够真正理解

爱·青春 | 田径跑道的“400米”,是如何测量出来的

标准体育场田径跑道的“400米”,究竟是指什么距离?为什么说只要有弯道的比赛,选手们跑的距离最终都是不精确的?100米赛跑的跑道其实只是400米跑道中的一部分直道?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几乎人人都熟悉的4

爱·青春 | 双筒巡天(上)

很多爱上观星的小伙伴认为,裸眼观星已经不能满足他们对观星的需求了。因为人眼的瞳孔直径通常只有3~4毫米,这大大限制了我们分辨相近物体和收集暗弱光线的能力。因此,想要观赏到更多在暗处的天体,就必须借助一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