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小说2023年第3期

当代小说

当代小说2023年第3期

月刊 文学小说

简介

《当代小说》(上半月)以市民小说、情感心理小说、青年成长小说著称,兼具民间格调与陌生写作。

目录

关注·〇〇后 | 把大海拽过来

1我爷生前一直念叨,想去看看大海。最后那几年,我爷身体没啥毛病,就是脑子痴呆,记不清人,老管我叫爷,看见我姑,又管她叫妈。越往后,痴呆得越厉害。干脆谁也认不得,只要家里回来人,通通往外赶。到这份儿上,

关注·〇〇后 | 珍存那永恒的贫瘠(创作谈)

爷爷一辈子都没走出过脚下这片黄土地,他是一个不曾看过远方风景的人。最后的几年,他患上了严重的老年痴呆症,出门后经常找不回来。起初,我们都以为是无休无止的遗忘阻隔了他回家的路,后来才发现,他可以什么都不

实力作家文本 | 桃源在哪里

即使现在想起来,我还是感到害怕,因为只是一瞬间,我和小姨就不省人事了。而在此之前的一分钟,我们还谈笑风生。撞我们车的是一辆装满碎石块的料车,它像一匹脱缰的野马,一下子就踩到了小姨的“奔驰”上……这场突

实力作家文本 | 归去来

田艳芳回来的那天小城正下雨,她从长途汽车站的出站口走出来时,水泥路面上已经形成小溪流。雨仍然在哗哗地下,街道上几乎不见一个人。幸好有辆出租车及时地停下,她迅速上前,将拉杆箱塞入车屁股,坐到了驾驶室旁边

新都市小说 | 寻铁

现在是晚上十点二十五分。这只手表跟随他很长时间了,是他在上游文兰桥附近打捞上来的,当时锃亮如新,还在走字儿,给他感觉是刚落水不久,或者是防水功能好。老怪识货,说这是老款“西铁城”,想花一百块取走,他没

新都市小说 | 接龙游戏

我的朋友李明照是个没有经过任何机构认证的现代派诗人,其诗作偶见于当地日报晚报中缝或者一些情感类的公众号。当然,出现频率最高的平台是他的朋友圈,一天一首,或者两首,如果喝多了,一个小时就可以发出六七首。

新都市小说 | 群山交汇的地方

成才说,你最好离他远点。我端起酒杯,问询原因。他没有回答,喝了二两白酒,说,嗯,好酒。我说,如果成才哥还想喝,随时给我打电话。他说,好,是个敞亮人。你小子以后好好干,要是在单位里遇到什么难处,随时跟我

新市民小说 | 大雪纷飞

早晨六点多,我正在梦里,手机忽然响了,看了一眼,号码陌生,本来想挂掉,犹豫了一下,还是接了起来。接了却没人说话,我等了几秒,有些生气。这两年我事事不顺,活得憋屈,脾气特别不好,看什么都不顺眼,总想找人

新市民小说 | 芙蓉街上的鸟叫

1芙蓉街上本来是没有鸟叫的。这几日,当四月的春风顺着并不宽敞的芙蓉街灌进来的时候,许多人会在一种美妙的类似于草长莺飞的声音中听到一种鸟叫声。虽然鸟叫声倏然而逝,却深深地印在每一个人的脑海里。芙蓉街上的

民间格调 | 篱笆狼关

1那时我们家有架马车。虽然日子过得也难,但因为这架马车,我爸爸在村里说话挺硬气,谁家娶媳妇、聘闺女,都得用我家的马车。我爸爸以前在生产队是赶大车的,赶大车这技术,虽说也不叫什么技术,可大车一般人也不一

民间格调 | 二胡声咽

天还没亮,老赵就早早地起了床。他洗了脸,刮了胡子,换上了那身笔挺的黑西装。这身黑西装是他找裁缝专门定做的,与老赵的身体合榫合卯。吃过了早饭,老赵一边喝茶,一边等媒婆上门。老赵之所以打扮得如此隆重,是因

民间格调 | 午夜的火车穿过村庄

大家都说五父是一个呆子。起初村里一个人这样说,后来大家都这么说。我们叫他五父,其实并没有什么血缘关系,只是按照村里辈分的缘故。五父的父母一聋一哑,弟弟却非常聪明。聪明的弟弟一结婚便和媳妇单过,不管父母

视界 | 家族和战争题材创新性写作的可贵探索

刘加云先生的最新长篇小说《一街两城》,以山东日照两城镇及其黑陶文化为背景,书写了南城和北城王、姜两大家族的百年纠葛和命运变迁,既是一部极为厚重的家族和战争小说,也是一部颇具新意的历史文化小说。作品虽然

海右走笔 | 明湖秋韵

老舍先生曾说过:“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的赐给西湖,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另有描绘济南风光的著名对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济南美,济南的秋天更美,济南秋天的灵魂则尽在大明湖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