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重葛 万水和张佑安,一对在特殊时期相遇的普通中年男女,他们优哉游哉,各安其命。两人的相知、相恋并非电光石火,也非一见倾心,可在这样烦扰的日常里,他们一步步心思笃定地走入对方的内心。这独属于中年人的从容无畏,
| 不平常的寻常事 这次写作《九重葛》,是对过去自己作品的回望和致敬吧!记得那时候我便是以这种写作姿态进入文坛的。突然有那么一刻想写写久违了的温暖的故事。这样的故事如果不是刻意想写,很容易被我们所忽视。我们已经学会了刻意
| 穿行 人近中年的戏剧女演员,依然深陷性别认知和身份认同的困顿中。恰逢此时,剧团知名大导演要排一出女版《哈姆雷特》——由女演员出演哈姆雷特。拿到这个角色成为她久未曾有的强烈渴望,沉睡已久的狮子在她心中渐渐苏醒
| 性别的穿行术 比较长一段时间里,我暗自抗拒写作跟戏剧有关的小说。尽管我在戏剧工作里获得了许多对写作帮助很大的启发和思考,但直接使用戏剧作为小说题材还是让我直觉性地想要回避。原因有些复杂,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理由是在写
| 是时候了 在美国疫情严重的非常时期,她费尽周折,赶到千里之外的老人院见父亲最后一面。世间万物皆有其时,爱有时,恨有时,宽恕有时——孩童时落下的心理阴影,父女间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隐秘心结,能否在告别之时彻底放下?柳
| 世间万物皆有其时 开始写作《是时候了》的时候,疫情在美国已蔓延至中期。我总是在傍晚的例行散步时听着各种媒体里的相关报道,借着夕阳的余晖和晚霞柔美的光影,慢慢消化心中的忧虑。在那些来自各方的消息里,最多也最触动我的,是受
| 局内人 品学兼优的研究生长期遭受导师的伤害,最终无法忍受而走上绝路……这似曾相识的事件,我们曾多少次作为局外人围观过、痛惜过,而真正的局内人——与当事人师出同门、共同经历过伤害的同学、舍友,在事发时如何选择?
| 一场事后复盘的白日梦 因为一直断断续续和长篇缠斗,差不多一两年没有发表中短篇。这次的《局内人》其实也是旧作新改,最初动笔应该是2017年清明期间,印象是一个渐次春深的四月初,坐高铁去西安的途中偶然起念,等到住处就匆匆用笔记
| 墙 在近未来世界,宇宙中突然出现神秘的“墙”,一批批来自不同国家的科学家、心理学家被送进宇宙,攻克墙之谜题。离开地球后,他们是否还有机会与亲人团聚?人类为何一步步走向隔阂与失控?这些问题的答案不在未来,而
| 存在的超越性 现而今,人们似乎有越来越多的工具应对自己“被抛入”这个冰冷的状态。和几世纪前的自由一样,“可及性”从一个上手工具发展为意识形态。数字媒体将所有信息展示在人们面前,数字服务让所有东西都一键可至,数字社交
新锐 | 等一个夏天 死于非命的父母,出轨离异的妻子,并非亲生的孩子……这些屈辱对于他皆是可以忍受的命运,活着才是最重要的事。直到相依为命的奶奶,在贫病交加中死去,他决定忤逆命运之神,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这一回是如愿改命还
新锐 | 草莽 也许是我涉猎不多,很少在当代文学里看到故乡山西。狭隘地认识到这一点后,我突然想为它写点东西。我自小生长于村镇乡野,如今却奔波于两点一线。还算年轻,记忆力未因加班下滑。我常想起那些吃人的煤窑和贫瘠的黄土
特别推荐 | 再说一次我爱你 编者按:春日总是带来很多清新又灵动的意象,落英、归鸟、拂柳,和渐渐醒来的水。春天是流动的,一切在回暖中交融、拥抱,被看见和想要看见。在2023年的这个春天,我们特别推出“台港文学作品精选”,希望让更多
特别推荐 | 歧途 旅游巴从弥敦道拐进梳士巴利道,阳光顷刻注满整个车厢,把窗旁一排专注凝望的脸映得亮白。大抵是拐弯的幅度有点过大,躺在第一排座椅的水瓶骨碌碌滚到地上,瓶子里浅棕色的液体随之打了几番,抖出一层稀薄的泡沫来。
特别推荐 | 纸皮龟宅 0十八岁那年,我在香港艺术学院念书,艾琳曾是我的编剧老师。初见她时我已觉得这女人不一般,尽管年近六旬,满头银发,却蓄着发尾内卷的童花头,欧式双眼皮藏在猫眼老花镜后,鼻梁和腰板一样笔挺,常穿一身及踝长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