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界 |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在雪屋看极光,在岩洞房感受原始生活,在非洲与长颈鹿共进晚餐,在UFO树屋幻想外太空……在新冠疫情“乍暖还寒”之时,我们不如先来品一场视觉的盛宴,细数全球那些网红打卡地吧!芬兰:在萨利色卡尔,以玻璃穹顶
封面文章 | 生死之间 | 生死协定 |最初的“上帝委员会”成员有七位:外科医生、部长、银行家、劳工领袖、家庭主妇、公务员和律师。他们于1961年夏季在西雅图召开会议。起因是华盛顿大学医学教授发明了全新的透析方法,足以让肾病
封面文章 | 不要害怕“大数据医生” 我将应用软件《爱达》免费下载到了手机里,接下来就可以随时获取医疗诊断了,或者说是“预诊断”——为避免法律纠纷,软件制作方爱达医疗健康公司谨慎地选择了这个词。此后,在我出现任何健康困扰时,都会有一个聊天
封面文章 | 人工智能:养老护理的未来? | 减轻护理员负担 |凯莉·富兰克林的父亲唐纳德是一名忠诚的空军老兵,今年已经82岁了。据凯莉回忆,某天一早,父亲想给自己做早饭,不料却把家里搞得一团糟。客厅的地上放着七盒打开的麦片,而牛奶被直接倒进
封面文章 | 你不可错过的医疗突破! 另一则疫苗大新闻  每年,超过两亿人感染疟疾,40万人因此丧命,其中大多数是儿童。公共卫生官员一直在寻找一种能够有效抗击疟疾的疫苗。2021年,疫苗研发终于取得显著进展。去年4月,研究人员将试
封面文章 | 新型器官捐献者 | 创业救女 |“我就自己去查资料,发现他说的是真的。这种病没有特效药。没有患者活下来。”玛蒂娜·罗斯布莱特回忆道。华盛顿特区国家儿童医疗中心的一名医生告知罗斯布莱特,她最小的女儿、9岁的杰妮西斯患有
封面文章 | 非洲医疗,步步向前 | 声名狼藉的医院 |非洲人或者对非洲略有了解的欧洲医生提及“公立医院”时,多半会眉头紧锁。令人耻辱,让人致命,惹人愤怒……非洲医院,特别是非洲的公立医院,可以说声名狼藉。人们在报纸上、咖啡馆里或从亲
封面文章 | 哥斯达黎加的医疗之路 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合二为一的模式帮助哥斯达黎加在国民健康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 国民健康奇迹 |阿特纳斯是位于哥斯达黎加中央山谷的一个小镇。镇上的墓园排列着几百座白色墓碑,像麻将牌一样,整整齐齐。去年
封面文章 | “一刀切”的日本医疗业 作者金田信一郎时隔一年,我再次踏入了东京大学医院的大门。这天一早就开始下雨,我进到医院大楼时已是傍晚,院内人并不多。我在走廊里的椅子上坐下,等待与院长濑户泰之的再次会面。濑户院长是知名的食道癌专家。2
封面文章 | 护士短缺 斯温·雷曼是在凌晨一点到五点间逝去的。前一晚,发着高烧的他在妻子薇欧拉的陪同下来到医院急诊室。妻子晚上九点半离开时,他已经虚弱到无法单独去上厕所。早上接近八点,值早班的医护人员发现他已经去世。根据尸检
封面文章 | 止痛药成瘾的美国人 2007年,普渡制药第一次因为其生产的止痛药奥施康定被告上法庭。那时,杰西卡·斯坦利就依赖这种药。在田纳西州的一次派对上,她的朋友为她粉碎了一片药。斯坦利吸入这些粉末并说:“我就像盖上了一床刚刚才从烘
封面文章 | 无需吃药的减痛疗法 回过神来时,她发现自己在女厕所。她怎么去了那里?她不知道。她也不知道自己是何时离开办公桌,如何从办公室走到洗手间的。是她开的门吗?一路上遇到谁了?全都不知道。一股深深的恐惧感涌上她的心头:“我到底怎么
封面文章 | 大自然医药宝库 很久以前,人们就发现雪花莲具有缓解头痛的功效,而现在的研究又表明,它对延缓痴呆症也起着重要作用。20世纪50年代,研究人员从雪花莲的球茎中提取出了一种名为“加兰他敏”的天然生物碱。此后,科学家开始尝试
封面文章 | 被遗忘的无疫苗童年 故事发生在1940年。一个五岁的小男孩躺在氧气帐里,艰难地张大了嘴呼吸。他的意识有些模糊,仿佛看到自己那个铅灰色的玩具士兵活了过来,在屋子里来来回回地大步行进,还不停地拿手上的刺刀逗弄他。男孩得了白喉
封面文章 | 老年痴呆,宜早治疗 如今,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受到痴呆症的困扰。世界卫生组织的评估数据显示,目前全球约有5000万老年人患有痴呆症,而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达到1.5亿。俄罗斯的痴呆症患病人数位列世界第七,但大多数人却认为
百姓生活 | 安乐死 | 选择死亡的权利 |安吉尔·埃尔南德斯握着装有巴比妥酸盐的玻璃瓶,在即将把这致命毒药递给妻子前,最后一次向她确认是否选择死亡。“越快越好。”她答道。玛丽亚·卡拉斯科早已被多发性硬化症折磨得不成人形,
百姓生活 | 缓和医疗:如何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 | 直面死亡,活在当下 |空荡荡的直播间,两个人正举着香槟促膝长谈。他们是英国知名编剧丹尼斯·波特和主持人梅尔文·布莱格。一个月前,波特被告知自己已是癌症晚期,剩下的时间不多了。桌上,香槟瓶旁放着一只
百姓生活 | 居家安宁疗护 2020年7月21日凌晨,妈妈因心脏衰竭去世,终年92岁。“我一点力气也没有了。一个星期前还不是这样。我估计我快要不行了。”15天前,她这么对我说。她希望在家里度过最后的日子。如今,超过80%的法国人
百姓生活 | 人体冷冻:留住逝去的岁月 2020年,在新冠疫情最严峻的时候,一名87岁的加州男性被推进了菲尼克斯城外的一间手术室,当时,全美上下正在经历一场医疗秩序的重塑。这间手术室隶属于阿尔科生命延续基金,位于亚利桑那州斯科茨代尔市机场附
百姓生活 | 死亡不在转瞬间 有生就有死。死亡这一神秘而又禁忌的话题一直吸引着我们,不过,大家各有各的看法,这主要与个人的文化宗教背景有关。根据天主教传统,人们要在每年11月2日祭奠死者。在法国等欧洲国家,人们有到墓地献花的习俗,
百姓生活 | 如何在孤独中直面生死? 佐藤信显是佐藤丧葬公司董事长,曾在电影《入殓师》中担任美术指导。2015年起,他在社交网络平台上创立个人频道,发布各类葬礼视频,旨在向大众普及丧葬知识。在媒体专访中,佐藤向人们进一步解释了如何面对超高
百姓生活 | 宇航员的太空葬 | 太空开发面临风险 |随着载人航天事业的不断发展,人类要面对的挑战也越来越多,其中之一就是“宇航员在太空死亡”的问题。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称,迄今为止,有18名宇航员在执行太空飞行任务时死亡。首位死
百姓生活 | 樱花树下埋葬着尸体 | 尘归尘,土归土 |阿明戈·鲍勃·坎蒂萨诺坚信自己还没走到生命的尽头。但他的妻子珍妮弗·布利斯深知,在与喉癌斗争了八年后,这场战役终究是要结束了。阿明戈脖子上的肿瘤已经破裂,留下了一个开放创口。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