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界 | 乌拉圭有座圆形的桥 所有人都想知道为什么加尔松潟湖大桥是圆形的。这座自立项起就引得全球关注的桥,位于乌拉圭东南部马尔多纳多省和罗恰省交界处,由著名建筑师拉斐尔·维诺里设计,于2015年12月通车。官方对此的解释是,半圆单
封面文章 | 日本食品安全问题面面观   日本人为什么“爱生食”?如今,日本人不论吃何种食物,都偏爱“生食”,就连面包也更青睐“生吐司”。生食是日本的饮食传统吗?很多日本人说:“我们引以为傲的生鱼片和寿司不就是生的吗?生食当然是我
封面文章 | “永久化学物质”:无处不在的毒素 “永久化学物质”我拿一口用了多年的锅煮番茄酱,酱汁煮沸后溅到了厨房台面上。我喷了些清洁剂,再用沾湿的抹布擦拭干净,然后继续在这块台面上切菜。我常常这么做,但此刻我忽然意识到,台面上会不会残留着某些看不
封面文章 | 法国饮用水污染之困 在法国西北部的博斯地区,有一栋掩映在绿荫之中的水泥砖墙建筑。这栋小楼的外表并不起眼,却肩负着重要职能:为皮赛及莫内维尔两座村庄的2000多名居民供应饮用水。这座水厂使用了最先进的低压反渗透净水设备,能
封面文章 | 蟑螂 咖啡中的蟑螂卡兰·拉杰医生是社交网络平台上的科普博主。他曾在一则视频中声称:“如果你平时喜欢喝咖啡,那你肯定喝下过蟑螂!”这则视频的播放量在短短几天内就达到了150万次,引发了全球网友热议。拉杰指出,
封面文章 | 隐形致胖元凶 塑料杯不仅危害环境,还会损害健康。拿铁玛奇朵和巧克力香草布丁会使人发胖,这一点似乎显而易见,因为它们含有大量的脂肪和糖分,热量很高。然而,最新的研究表明,如果这些食品被装在塑料杯中,它们还可能通过包装
封面文章 | 警惕超加工食品 2009年,巴西营养学家卡洛斯·蒙泰罗注意到一个奇怪的现象:巴西肥胖率持续上升,但糖和油的销量却呈下降趋势。蒙泰罗认为,这或许是因为人们摄入的加工食品越来越多。这类食品中往往含有大量的糖、油脂以及多种
封面文章 | 美国:当零食打败正餐 你相信吗?在美国,曾经有一段时间,一个受人尊敬的人无论什么时候都不可以吃零食。这段时间大致是从美国成立之初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当时,美国人的工作日、菜单和社会时钟都以正餐为中心,在两餐之间吃东西是
封面文章 | 食品标签的“健康谎言” 律师斯宾塞·希恩向整个食品行业宣战,从气泡水到夹心饼干,无一轻纵。食品标签打假分子2021年,西布朗克斯区的退休老人杜瓦尔·克莱蒙斯去当地的一家批发俱乐部购物,结果在乳制品区发现了一款令人惊喜的产品。
封面文章 | “无糖”的代价 甜味剂的兴起几个月前,我在电影院排队入场时,听到前面两个男孩嚷着要喝沙冰饮料。他们的父亲有些犹豫,因为那天他们已经吃了太多含糖的东西。“放心,这是无糖的。”一个男孩解释道。就这样,他们获得了父亲的许可
封面文章 | 糖分双标:食品巨头让非洲儿童糖上瘾 网名为“路易莎医生”的路易莎·斯特克拉是加纳知名度最高的网红之一,在全网拥有近百万粉丝。她的本职是牙科医生,同时也是雀巢婴儿食品的代言人。她时常会将孩子享用雀巢婴儿米粉的时刻分享在社交平台上。“雀巢的
百姓生活 | 西非美食汇 在达喀尔的烤肉店里,肉在火上烤得色泽焦黄,滋滋冒烟,蘸料是辛辣开胃的芥末酱。在熙来攘往的拉各斯街头,烤肉就包在报纸里,上面撒着亮铜色的混合香料。山药或木薯拿来捣成绵软而有弹性的“富富”,蘸着加纳的炖芋
百姓生活 | 英国:一起来跳老爹舞! 近期,威廉王子在泰勒·斯威夫特演唱会上跳舞的视频在英国社交媒体上疯传。视频中可见,他抬起双臂,上身随着节拍快速舞动,但动作难掩僵硬。研究表明,中老年男性的舞蹈确实与年轻男性不同——这可能是他们健康水平
百姓生活 | 吉利猫:风靡世界的治愈系玩偶 许多人是从水煮蛋玩偶开始关注毛绒玩偶的。2023年,25岁的克洛伊·戴伊在社交媒体上看到了大量宣传水煮蛋玩偶的信息,并对此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这并非早餐时吃的那种蛋,而是一个14厘米高的可爱玩偶——亮色
百姓生活 | 德国企业破产潮:电子产品成废铁? “菲斯克海洋”汽车6月的一个星期天晚上,塞巴斯蒂安·门德尔-海尼施在去往地下车库时,心里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当时正值欧洲杯期间,他趁着比赛的中场休息时间检查他的车能否正常启动。这是为了以防万一,因为第二
百姓生活 | 澳大利亚的“新闻荒漠” 2024年4月,新南威尔士州布罗肯希尔市经营了126年的唯一一家报纸停刊了。尽管身边的新闻编辑室一个接一个倒闭,詹姆斯·克拉克仍然坚定而“义不容辞”地支撑着他的报纸——澳大利亚昆士兰内陆最后一份报纸。
百姓生活 | 厄瓜多尔:干旱导致电力短缺 厄瓜多尔正在经历严重的危机:由于干旱,水库的蓄水量锐减,进而导致发电量不足,电力中断,政府每天仅能供电数小时。2024年4月中旬,丹尼尔·诺沃亚总统宣布厄瓜多尔进入为期60天的紧急状态。自那以后,居民
科技创新 | 数字时代的解剖 克莱尔·史密斯教授与一具捐献遗体在布莱顿和萨塞克斯医学院的解剖室里。虚拟解剖台在英格兰普利茅斯大学医学院的解剖室里,明亮的卤素灯下的桌子上躺着一个名叫卡尔的“人”。他曾是美国的一名死囚,通过注射被执行
科技创新 | 机器人大厨革新餐饮业 好拜茨公司制造的厨房机器人机器人厨师的兴起迈克尔·沃尔夫站在一个用玻璃和金属制成的立方体前,在触摸面板上输入食客们的订单:请来一份“扼杀教父”意面加普罗旺斯杂烩,凯撒沙拉加乌冬面配豆腐,再来个皇帝煎饼
科技创新 | 一人一狗,徒步七年,环游世界 危机17岁之前,汤姆·图西奇的人生可谓一帆风顺。他品学兼优、运动天赋高,拥有幸福美满的家庭和一群铁杆好友。然而,他心中仍有一个隐忧:死亡。小时候,他会半夜跑下楼,只为确认父母是否安然无恙。11岁时,他
科技创新 | 你为何注定会和错的人结婚? 人哪有不发疯的我们最担心的事情里面,肯定有这么一桩,我们都想方设法地避开,最终却无人幸免——那就是和错的人结婚。有一部分原因是我们一旦和他人走得近了,我们许多令人头大的问题就会露出马脚。只有在那些不了
历史自然 | 花粉知道谁是凶手 萨里郡阿什特德镇,帕特里夏·威尔特希尔家里花粉寻凶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一队法医和警察聚集在一条被汽油大火烧焦的沟渠和一棵山楂树旁,试图理解眼前这令人难以置信的场面。法医生态学家帕特里夏·威尔特希尔正
历史自然 | 古代书吏的“现代病” 1853年,美国作家梅尔维尔发表短篇小说《录事巴托比》,故事的主人公巴托比是一名华尔街的法律助理。他是一位勤勉的员工,总是“带着苍白的脸色,默默地、机械地”重复着工作。他孜孜不倦地处理法律文件,“仿佛
历史自然 | 德国:小浣熊,大麻烦 在勃兰登堡州特罗伊恩布里岑附近的一个农场,兽医玛蒂尔德·莱宁格尔为17只浣熊提供了一个温馨的家。在柏林策伦多夫区的一栋住宅里,一只两岁大的浣熊向访客伸出冰凉又柔软的爪子,渴望讨要到一份美味佳肴。它与另
历史自然 | 元宵节 The Lantern Festival is one of China s traditional festivals, usually celebrated on the 15th day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