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屋2024年第3期

书屋

书屋2024年第3期

月刊 文化综合

简介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言远旨近,意味深长。《书屋》择稿标准鲜明,特色显著,思想类的文章讲

目录

书屋絮语 | 2024年第3期书屋絮语

傅佩荣评价其师方东美的哲学成就,兼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中国哲学的一贯精神在于:‘把宇宙与人生打成一气来看。’大人或圣人,则是‘与天地合德、与大道同行、与兼爱同施的理想人格’。方先生后期讲学经常引

书屋讲坛 | 我之读书

首先申明,这个文章的标题不通,不过我的一生许多事情都说不通。“我、读书、读我”,一辈子无非就是在读书中读我;“我读书,书读我”,书遇到了我,是我之福;“我读,书读我”,没有我读的书,我也不成为我。我写

书屋讲坛 | 叙述学思想的暗线与明线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今,赵毅衡的叙述学事业历经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小说叙述的中西比较研究。赵毅衡基于叙述形式分析,初步建构了形式-文化论,代表论著为《苦恼的叙述者:中国小说的叙述形式与中国文化》(1

学界新论 | 汉垒唐基积多少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唐]刘禹锡一耶鲁的秋天是迷人的,金黄色、赤红色的秋叶笼罩着牛津风格建筑的校园,时光未曾停滞,人们无从抵达的远远近近的山川自然,在这

学界新论 | 衡云供养最深层

一1987年4月30日下午与周国平、杨丽华一同往访徐梵澄先生。梵澄先生早年(1929年,二十岁的时候)自费留学德国,五年以后,战乱家毁,断了财源,只好归国。回到上海后,生活无着,乃卖文为生。在鲁迅、郑

红色记忆 | 中印友谊史上的佳话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的爆发标志着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开端。正值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时,为响应中国共产党之呼吁,印度国大党开始组织援华医疗队。柯棣华大夫于1938年9月踏上中国的土地,1942

人物春秋 | 学界奇才许思园

案头放着一册厚书《滨湖人物》(南京出版社2013年版),编者为无锡市滨湖区政治学习文史和社会法治委员会。序言开篇:“滨湖,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孕育、寓居、安息了众多名人。”又言:“事有不可忘者,有不忍

人物春秋 | 梧园回忆录

幼年时期吾生于清光绪二十二年丙申(1896)正月十八日卯时(阳历3月1日),在南浔老宅。吾父时年三十六岁,尚无子嗣。前母邱太夫人遗有一女,吾母邢太夫人是继室,生吾时年二十六岁。父初得子很高兴,命名曰延

人物春秋 | “画坛草寇”丁聪与张仃

张仃和丁聪都是著名画家。也许是因为名字中都带“丁”字,也许是因为年龄、个头相仿,也许是因为都画漫画,美术圈外的人有时不免将他们混淆,以为“小丁”即是“张仃”。然而,他们确是两个人,而且是好朋友。两人出

人物春秋 | 编辑家章仲锷的故事

著名的湖南籍编辑家章仲锷是“京城四大名编”之一,他工作认真负责,在妻子口中是“看稿机器”,编辑圈里还流传着很多关于他因看稿过分投入而闹出的笑话。他曾在北京出版社与刘心武等人一起办《十月》杂志,经过他们

人物春秋 | 一个时代的侧影

得悉美国著名汉学家谷梅女士逝世,伤感之余,感念她曾数度邀我到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下称“中心”)演讲,同时也更加感怀一个时代的远去。谷梅女士(Merle Goldman,又译古梅或梅尔·戈德曼)

人物春秋 | 梅维恒:中国文学西行的引路人

梅维恒(Victor H. Mair,1943—)是美国汉学家、翻译家,现为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他主编的《哥伦比亚中国传统文学选集》和《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致力于向西方读者展示中国文学的全景图,成为研

灯下随笔 | 努力探索中国现代诗的美学道路

由洛夫、张默、痖弦创办的《创世纪》诗刊走过了近七十年的历程,创造了两岸诗坛和华语诗坛的一个奇迹。作为一份对两岸文化交流起过积极作用的刊物,这件事值得两岸诗歌界人士和读者的关心。在此,本文试对《创世纪》

灯下随笔 | 从“知音”到“生死之交”

朱炎先生字南山,据家谱所载,为朱元璋后代,1936年旧历六月六日生于山东省安丘县朱家埠,曾任台大文学院院长等职,2011年12月25日辞世于台大医院。先生辞世后,我写了《酒入愁肠总成泪,千古寂寞一朱炎

书屋品茗 | 从个体自觉到文体自觉

二十世纪的哲学思想发生了“语言学转向”,我们更深地意识到,语言不只是传情达意的工具,也是思维的界限。有什么样的语言才有什么样的思想,现代语言与现代意识是一体之两面。所以,就现代文学而言,“怎么说”的重

书屋品茗 | 格致斋书话(续)

十一:中国的经济伦理《面向行动的经济伦理学》这本书(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试图解决市场经济中道德位置的问题,特别试图解决转型期中国改革进程中的经济道德问题。因此,我一直非常关注此书,但国内

书屋品茗 | 李商隐诗中的愤与恨

一般认为李商隐的诗 “哀感沉绵” “宛转动情”,但李诗其实并非一意婉约、缠绵。李商隐集中不少咏史诗持论极为严肃,因为受中晚唐政坛党争牵连,一生沉于下僚,受人挤对,颠沛流离,诗中故而常有愤激的表达。古人

书屋品茗 | 中国网络悬疑推理小说及其他

侦探小说诞生于1841年,爱伦·坡的《莫格街凶杀案》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篇侦探小说。侦探小说对于中国人而言是一种文学舶来品,1896年,张坤德于《时务报》第六至九期发表《英包探勘盗密约案》,该小说是翻译

说长论短 | 厚积麓山千万丈 向天再长千万年

岳麓山有多高?三百点八米的海拔,实在算不上有多高,但在无数人心目中,却是难以逾越的巅峰。为什么会有如此神奇的感觉?从不同的视角来看,或许有不同的答案。这里试着从风物、文物、人物这几个维度,来对岳麓山进

说长论短 | 藏书印中觅源流

1934年,上海中华书局影印出版了《古今图书集成》,此为第四个印本,也被称为“中华版”,因影印底本为版本价值颇高的铜活字初印本,抄配部分以文澜阁藏本补足,增加了石印本的考证内容,影印清晰,购买成本低等

说长论短 | 千寻的花束

买了新的帆布包,图案是《千与千寻》开篇第一个镜头的花束。千寻跟随父母前往新家时,躺在车后座,双手紧握朋友理纱送的花,将头埋在花瓣里,一个颠簸,千寻将头从花束中抬起。妈妈说,新学校挺漂亮。躺在后座的千寻

说长论短 | 大师的一生是漫长的祈祷

多年以前,当记者门多萨采访小说家马尔克斯时,马尔克斯直言不讳地指出卡夫卡使自己“发现成为一个作家的禀赋与潜能”,可以说没有卡夫卡的《变形记》,就没有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和后来的魔幻现实主义。不仅是马

域外传真 | 三驾车

一、侦探的故事父母都是文科,父亲出身中文系,母亲外语系教英文,家中自然会有几大书橱的小说,理工类图书却一本也没有。当然我也就近水楼台,将书橱里的小说读了个遍,尤其是翻译小说。记得有一阵特喜欢托尔斯泰的

域外传真 | 间谍作家

“间谍”是个亮眼的词儿,提起它,多数人的脑海里会闪过训练有素、机智神勇、临危不惧、风采照人等一连串漂亮的形容词。对,就像007那样,英俊潇洒、身手敏捷、沉着勇敢,常常能够出奇制胜。呵呵,这是电影看多了

史海钩沉 | 重读《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第一段共二十五个字,以“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作结,简短的八个字,却为下文郑国形势危急蓄势。据注释,函陵是郑国地名,在今天河南新郑北;氾南是氾水的南面,也属郑地

史海钩沉 | 从绚烂到静美

创作《彼时此时:马基雅维利在伊莫拉》(下称《彼时此时》)(1946)和《卡塔丽娜传奇》(1948)这两部历史小说时,毛姆已逾古稀,他的创作在经历了“灼灼其华”的绚烂之后,渐渐平息,归于宁静。1502年

前言后语 | 《日本番薯记》自序

虽然离开关西大学有四年之久,我还是会偶尔想起沈国威老师曾在课上半开玩笑半认真地问:“饿死那么多人,为什么不吃番薯呢?”话语中带着一点“何不食肉糜”的气息。不过,座中的年轻学生未必了解中国历史上那段荒诞

前言后语 | 《象牙的船,白银的桨》序言

从硕士课程到博士课程,王晔在我门下专研。我所研究的社会学在日本被视为“人间科学”的一部分,和正统观念相比显得有些异端,这很适合王晔,而我的研究室氛围活跃而独特。社会学的出发点是对人具有强烈兴趣,而对人

前言后语 | 《花非花》《归去来》序

文胜的《花非花:从文学到电影》《归去来:从剧作到银幕》两书即将出版,嘱我作序。我说:“你高估了我的水平,文学艺术我是外行。”他却说:“我们有交情,作为朋友,写几句作个纪念。”“我们有交情,是朋友”,这

前言后语 | 《港漂记忆拼图》后记

2003年起,香港特区政府逐步开启“自由行”“优秀人才入境计划”,开放内地学生来港就学,已经有二十多年的时间。2010年,我从内地考入香港的高校求学,到如今也过去了十多年。正如上一辈人对粤语歌的印象由

来稿摘登 | 朱正先生的话

《拾零新集》这本书如朱先生在自序中所言,为“《随笔》文丛”之一种,内容很杂,“有述往事的,有怀故人的,有读书笔记,有给朋友和自己的书写的序,有正正经经的议论,也有和人开玩笑的文章。总之,杂得很”。在这

来稿摘登 | 论《什么是最好的父母》

1999年年初,日本著名心理学家河合隼雄出版了著作《什么是最好的父母》,2020年,该著中译本在中国出版发行。回望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前期的日本,似乎仍处于经济发展相对繁荣的尾声时期。经过高速成长期的发展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