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2024年第5期

美文

美文2024年第5期

半月刊 文学小说

简介

《美文》杂志由陕西著名作家贾平凹主编, 1992 年 9 月创刊。十七年以来,着力展示当代

目录

开卷 | 稿边笔记:2024.03

在街头看人的风景,你实在是百看不厌,初入城市的乡民怎样于路心张望,而茫然不知往哪里去,警察的指手画脚,小偷制造拥挤,什么是悠闲,什么是匆忙,盲人行走,不舍昼夜,醉汉说话,惟其独醒。你一时犯愁了,这些人

特别推荐 | 铁凝:文学最终要向世界传达体贴之情

采访手记在装帧精美的铁凝散文精选《惊异是美丽的》的封二,是铁凝在厨房里的照片。她的背后是整洁有序的厨具,一件件如艺术品般挂在墙上。这一帧充满了烟火气的照片,让人觉得亲近自然,甚至忘记了她是继茅盾、巴金

特别推荐 | 张抗抗:我愿这世上的一切诚实坦白

采访手记作为一个新时期的写作者,张抗抗曾经历了20世纪70年代末的反思与呼唤,经历了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的现代主义实验文本,90年代中期以后面对市场大胆尝试,再到近十年来不断反思、沉淀之后的《裂

特别推荐 | 大树必将成林

在我的心里,作家不分“男作家”“女作家”,只有好作品、差作品。为什么要有这么一本《中国女性作家访谈录》?起意缘自北京语言大学教授阎纯德先生。他主编《女作家学刊》多年,常约我做些访谈,所约的知名女作家,

中篇散文 | 南太行方言释义发微(下)

条&nbsp 船良辰吉日,村人都来了,还有亲戚们。一群人先是围在院子或者屋里吃饭。饭一半是面片子,加肉,再加菜。不过,菜要少,肉要多。菜多,乡亲们会说主人家小气,舍不得给肉吃。这是南太行人的一个传统,

中篇散文 | 万物潮汐

一朵花开就开了。当我意识到一朵花开的时候,其他的花,正在陆续地开。小野黄菊带着勇气和对土地的信任,全然伸开叶片。经过从发芽到现在的百十来天,小野黄菊叶片更坚硬,经脉明晰,更具韧性,叶肉也更加厚实。它们

中篇散文 | 鼎香高邮

触味高邮的理想,是我从纸面上认识了汪老曾祺先生而开始的。洒脱飘逸的风先生见证得了,1981年的夏天,关中西府的古周原上,绿汪汪蓬勃了一个春天的小麦,被阵阵暖风催逼着,摇身一变,就都透透地黄熟了,风摇着

短篇散文 | 太阳海岸的一天

太阳海岸的一天凌晨的太阳海岸如此宁静,竟把习惯了喧嚣的我给惊醒了。准确地说,是惊喜了。因为,我突然感到,眼前不见了飞尘,耳边消失了纷攘,鼻中没有了异味。一种宁静的轻、宁静的洁、宁静的美,让我全身上下感

短篇散文 | 修车大师

一有一阵子,车淋了雨,轱辘转得不利落了,总有点歪,我又推来去找大点儿。我们那片胡同里有个修自行车的,小儿麻痹后遗症,走路有时要拄拐,脸上还有一颗不小的痦子,街坊们觉得直接叫瘸子没有礼貌,就叫他“大点儿

短篇散文 | 忽而暮晚

一夜已深了,我不能寐。在细碎的光阴背后,我的呼吸拉得很长。没有月光,窗外的冷雨从晨间下起,直至此时,仍然在人间凉透万千生灵。单薄的被衾拥在身上,感到一丝凉意正从脚尖过渡到心里。至于我失眠的原因,大抵是

短篇散文 | 罗盘经

一没有机器响的日子,宁静的村子显得无比的空旷和低碳,童年的夏天,仰望头顶永远是瓷蓝瓷蓝的天空,因为有抽水机的弥散而充满了响亮的意趣。“Z”字形的摇把由慢到快,循序渐进旋转得越来越快、越来越快,“轰、轰

短篇散文 | “三秦”三老

在一砖头就可能砸着好几个“老总”的当下,你可千万别以为“老总”都是些眼里只有钱、胸中无学识的家伙。如果你沿着厚厚砖头包裹的西安明城墙的东南角散步,就有很大几率碰到三位学识渊博、年高德劭的“老总”,他们

专栏 | 少年事

当年我也是一只小雁那天,李老师在班上问哪些同学要订《中国少年报》,很多同学都举手了。层层叠叠的胳膊丛中,李老师看到坐在最后一排的我没有举手。她走到我身边,问我为什么:“是不是家里有困难?”就在不久前,

专栏 | 雷人画语

太多人把自己视野的极限当作这个世界的极限心里若有了良人,眼里的便全是路人趁好看的时候多照照镜子,毕竟这种错觉不是每天都有你能在浪费时间中获得乐趣,就不是浪费时间

专栏 | 长安酒池“玉浮梁”

癸卯春日,“西安稠酒”因为在一次重大活动中登上餐桌而重新被注目。这个其实很古老的饮品,本来就有着辉煌灿烂的过往,但在一定时间段内似乎被淡忘了,或者说没有曾经的大名气了。个中原因,可能一是酒类家族在稠酒

长篇散文·连载 | 2018年东方山水库险情

一2018年8月初的那个周末,风恬浪静,天高云闲,一个极为平常的周末。鄂东大地除了炎热,没有任何异常。但是,异常往往在极度平常中发生。午餐,饭菜刚端上桌子,手机响了。东方山水库大坝发生了渗漏险情。8月

长篇散文·连载 | 李世南:人物写意的美术大家

1940年11月,李世南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杭州柯桥镇湖塘乡。父亲李向阳,母亲单月娟。儿时的他,母亲教他读书画画,《国朝名画集》《芥子园画谱》之类的书,都是家里书橱上的喜爱之物。临摹费晓楼和不知名画家

汉风·孔子学院散文专刊 | 侨易学中的“物质位移”

张 华&nbsp 文学博士,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出版《伯明翰文化学派领军人物述评》《生态美学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建构》《阅读哈佛》《全球伦理读本》《跨学科研究与跨文化诠释》《对外汉语:理论与实

汉风·孔子学院散文专刊 | 少雨的土地

上官文露 文学博士,作家,首届梁晓声青年文学奖获得者。曾任北京电视台等媒体记者、主持人。2015年开始创办文学及音乐类互联网电台“上官文露读书会”“阳光书签”“博文夜读”“那些歌儿”等节目,全网收听量

汉风·孔子学院散文专刊 | 戴进:来自民间的大家

戴进(1388—1462年)明前期重要画家,字文进,号静庵,又号玉泉山人。出生在钱塘民间画匠之家。少年时随父习画(或许还短暂做过金银工匠),从工笔入手,善画人物肖像和佛道画(当时就有杭州寺庙壁画出自戴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