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文摘·文学版2022年第12期

海外文摘·文学版

海外文摘·文学版2022年第12期

月刊 文摘文萃

简介

《海外文摘》创刊于1984年,是一本贴近生活、透视海外的综合性文化休闲月刊。 它专门介绍国

目录

短篇小说 | 抛砖集

灯朋友在夜黑里走着,被什么绊了一下,他赶紧摸索着摆好。其实那绊着他的是一盏灯。有许多灯在这黑里,如果揭去黑幕会发现一眼望不到边,越是黑不能见的时候,越是会汇聚许多的灯在这夜黑里,但是没有一盏亮起来,即

短篇小说 | 你那边儿点

一出国第十年,他发现抑郁症总是与冬天相生相伴。在新英格兰,一月份是冬的腹地。时间就像二战时的德军坦克,深陷西伯利亚大雪原。他的抑郁症也发展到不得不谨遵医嘱、日服大剂量维生素D片的境地。“典型的冬季抑郁

短篇小说 | 小小说三题

秦碾、汉磨、长命锁“正月十七,老鼠嫁妮;正月十八,老鼠戴花;正月十九,老鼠喝酒。”这三个晚上,家乡正在闹老鼠嫁女风俗,连女人纺花织布都得停。这三晚,要放烟火,家家户户,扶老带小地出门看热闹,给老鼠家族

特别推荐 | 我的商海往事

借船出海深圳海方集团公司是大型国企。80年代末,公司财力已经雄厚起来了。这时,集团公司高层个个都有雄心,在开了一连串的会议以及邀请市场调研人员做了可行性分析之后,便决定拓展深圳以外地区的房地产业务。这

海外文苑 | 猪

他们跟自己说,人类——所有物种中罪恶最深重的——是造物中的佼佼者。一切其他动物的存在仅仅是为了给人类提供食物、皮毛,用来让他们折磨、灭绝。对于它们而言,所有人类都是纳粹;它们永远身处特雷布林卡之中。这

生活随笔 | 裟袍

压在箱底的是一件灰蓝棉质的裟袍,斜襟、宽袍边、肥袖、长直腰身,看得出,穿这件裟袍的人,器宇轩昂如崖石之松。我抖了抖裟袍,提起来,有一股腐湿的味道。我从没见过这件裟袍,棉纱洗得有些薄,纱纹有些皱,布色渐

生活随笔 | 刻骨双红豆

一个人,像一盏灯,一直散发着光和亮——不管你离他远还是近,是看他还是不看他,是想起他还是忘记他,在他生前还是他身后,他始终故我地散发着光和亮……在漫漫人生的长夜里,有一盏灯,始终在眼前照耀着,该有多么

生活随笔 | 婆婆家书

亲爱的元元:今天是5月31日,是你和夕尧结婚一周年的纪念日,也是咱娘俩结缘一周年的纪念日。在这个特殊的时刻,妈妈有些心里话想跟宝贝说,所谓以文记之,以信传之,就算是婆婆我送给宝贝一件特殊的礼物吧。元元

生活随笔 | 家在哪里

好似家乡的路已经厌倦了我的脚步,注定让我眷恋不舍地离开它。刚到中卫的头天半夜里,由于我过度想家,火车一声嘶鸣把我从思念的梦中惊醒,于是我有了立马回家的冲动,有了浑身是胆、义无反顾、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慷

生活随笔 | 百花人间

第一次走进大山,是我做业务员的年月。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前行,还未到达山岭,一切都让我沉默了,一切都像被黑色急抹涂染,山上沟涧都黑乎乎的。山路上被运煤车压得坑坑洼洼,过往的拉煤车疯狂地急驶,满载矿产,不

生活随笔 | 屋顶有清风

妻的闺蜜过生日,邀约我们去她家屋顶小聚。那是一个二十年前修的安置房老小区,挤在一堆高密度建筑中。二十年前,一个新的工业港在农田上拔地而起,与工业港配套的厂房、商业体、安置小区、小产权住宅环踞四周。抬头

生活随笔 | 旅俄印象

俄罗斯“包公”汽车驶进远东边疆区的市区。该市距东宁口岸53公里,旧时中国人叫“双城子”。这是个人口20万左右的中等城市。这里有俄罗斯远东地区最大的铁路编组站,是俄罗斯重要的大豆和小麦产区。乌苏里斯克市

生活随笔 | 我是剃头匠

剃头匠,寻常巷陌里的谋生行当,章法取舍间,刀锋游走于发丝上,虽为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在旧时,剃头匠是三教九流中的下九流行当,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大多是穷苦人家出身。旧时没有理发店,剃头匠们挑着剃头担子

生活随笔 | 河源坝

一以前的河源坝,十七八户人家,百把人蜗居在苏家堂屋里。1978年初春的某个清晨,作为屋场招牌的古樟,被一阵神秘的狂风吹倒。恰好这一年,湖南省汨罗县大荆公社搞农田改造,河源坝屋场搭上末班车,苏家堂屋因此

生活随笔 | 边城走笔

边城珙泉,群山怀抱,地处长江上游川南叙州府一隅,迄今已有六百多年古老的建城史。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何贯知巩州(珙州),于此首建石城;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降巩州(珙州)为珙县后,系县

生活随笔 | 我与《大众电影》杂志的故事

作为“70后”,露天电影无疑是童年最有吸引力的文化娱乐活动。儿时的我,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孩子王”。每当四村八邻放电影,我必会率领我的小伙伴们到场观看,可以准确地说是一场不落。少年时,《大众电影》杂志里

生活随笔 | 光影年华

我是一个习惯品味生活的人,闲暇之际,总爱从防潮箱里拿出七八斤重的尼康牌全画幅相机,带着它驱车四处游走,用镜头定格生活中的点滴感动与美好,平凡的日子也因此变得充实快乐。喜欢摄影的人都知晓一句行业俗语叫“

生活随笔 | 七公里长的父爱

结婚以后,我就和父母分别住在108国道上两座距离最近的县城里:一座是昆明市的禄劝县城,一座是楚雄州的武定县城。两座县城相距仅仅有七公里,我常常坐车去,坐车回,也不知道走路究竟需要多长时间,特别是在漆黑

生活随笔 | 医院惊魂记

芳菲四月天,春光无限好。这天早晨,我单位组织人员开展“区域核酸检测演练”。因为早晨六点半要正式开始,所以我早就做了安排,前一天的晚上就住在了单位的宿舍里。窗外已经有温暖的阳光洒在对面不远处的楼顶上,一

生活随笔 | 四哥

四哥在家族中排行老四,大家都喊他“四哥”,在家里却是长子,他的高考之路充满了坎坷。第一年四哥落榜后,家里人劝他找个工作。农村当时的经济条件,供一个学生太困难。父母都希望他找个工作,不仅能减轻家里的负担

生活随笔 | 丑师

他是我印象中长相最丑的老师:个头应该能有一米七,但因为驼背,给人的感觉顶多一米六。他身材瘦小,脸也跟着瘦削成一条,两只深陷的眼睛反而显得过大,跟整个脸部轮廓极不相称,也不协调。他走路的时候,总是低着头

生活随笔 | 怀念于程九先生

读了长篇纪实小说《青春岁月》第一卷的《小杨庄之恋》,我既为作品中“小于哥和桂芳妹”的恋情所感动,也为自己在作品中找到了怀念的老师而惊喜。啊!原来——“小于哥”,就是《青春岁月》的作者于华老师。“小于哥

生活随笔 | 娘一样的老师

郑老师,原名郑春花,是我们乡村小学十五个学生唯一的代课老师。我们学校位于粤北山区,村小学就建在滨江对面的山腰上,那是一块难得的空旷之地,是我们课外活动的操场。郑老师请村里的老工匠,帮我们做了一个简陋的

生活随笔 | 一双美丽的眼睛

刚上初中那会,仿佛一下子长大似的,我的心底突然有了一丝忧伤的情绪,对周遭的一切逐渐敏感。后来,我遇见了一双清澈的眼眸,忧郁在不知不觉中被治愈了。这样泉水般明净的眼神,来自我的英语老师。蔡楚娟老师那时才

生活随笔 | 我的枕边书

如果说我的枕边书是一本盗版书,您肯定不信,但这是真的,这本书购于2008年6月,我看了不下十遍,密密麻麻的错字还没有改完,您想想看,这本盗版书“盗”得多么邪乎。这本《现当代散文鉴赏》的封面与主编简介就

生活随笔 | 想栽一棵树

小时候背起背篼去30里外的大河镇赶场称盐买油,最爱来到三棵大柏树下歇气。三棵大柏树是祖先符运太秀才自家出五百两银子买下的,供来往行人千古乘凉、遮风、避雨。大柏树遂人愿,枝丫茂盛,蓬勃向上,形成一个天然

生活随笔 | 游走的月亮

小时候,我和弟弟们常用手指月亮,也没发现耳朵被割。后来,我才知道这只是一种传言。母亲想用这句话告诫我们:不要有手指月亮的不敬行为。母亲认为,太阳、月亮还有星星都是照亮万物的,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吉祥物。这

生活随笔 | 好人刘叔

经历是一部无须导演的情景剧,时光是一部放映机,虽然走过几年甚至几十年,其中一些故事还是会记得。想起多年前住大杂院的情景,无意间就想到邻居刘叔。刘叔名叫刘宪成,重庆人,那时五十多岁,戴一副墨镜,沉默寡言

生活随笔 | 板的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在外地读书,寒暑假回家,开学离家,开始时,父亲推着自行车接送我。镇小,没有公共汽车。后来小镇有了出租车,小镇那时不叫出租车叫“的士”,招呼出租车叫“打的”。后来我知道这“

生活随笔 | 番薯印

乡下人离不开泥土……——费孝通2008年曲港行政村两委班子八名成员被免掉了四个,包括支部书记。谁能收拾这个摊子?11991年秋天,经公开考试选拔,陈晓越从曲港后湾村泥泞的村道里走出来,到新建的纪家糖厂

生活随笔 | 敬虔

奶奶是一个极其虔诚的有神论者,但是她不是信某一个神,她是什么神都信。我为长孙,小时候经常被她带在身边,走很长的路,到附近的流曲镇赶集。当然,离我们村更近的是王寮镇,但比起流曲镇来,规模小很多,交易品类

生活随笔 | 刨花

据说,有的木匠很坏。他们对东家不满,就在做好的床腿隐秘处,刻一个歪鼻斜眼的小人像,起诅咒作用,此后床上的男女总有灾祸跟随。还说木匠的这种伎俩是有出处的,它来自《鲁班书》,有教人做法的篇章。我见过坏木匠

生活随笔 | 水乡周庄

北宋元祐元年时,任淀山湖畔贞丰里迪功郎的周氏,因信奉佛法而舍宅修建古刹全福寺,并捐田二百余亩为庙产。后人感念这个乡镇官吏的恩德,将贞丰里改名为周庄。周庄与大多数江南古镇一样,碧水荡漾的市河呈井字格局由

生活随笔 | 我与三伯公

有一年,三伯公被国民党政府抓丁当了差,数载后,因国民党吃了大败仗,三伯公借机逃亡归了田。三伯公身强力壮,但因当过国民党兵,加之回乡时龄及壮年,家底虚无,故一直未娶,从而遭岁月嫌弃,有人将他的称呼“三伯

生活随笔 | 请让我独处

捷克最伟大的音乐家德沃夏克二十四岁时在一个金匠家教主人的两个女儿,他爱上了十六岁的长女约瑟芬娜·科涅佐娃,创作系列声乐套曲《柏树》作为爱情信物呈献约瑟芬娜,惨遭拒绝。但约瑟芬娜告诉德沃夏克,她很喜欢德

环球文讯 | 2021年度中国散文年会奖在京揭晓

刘庆邦《作家中的思想家》等六篇散文获得一等奖本刊讯 “拿史铁生的《病隙笔记》来说,我读了将近半年才读完……如果说他作品中的人物也有表情,那不仅是感性的表情,更是思想的表情;如果说他的书写也离不开文字,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