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苑2023年第3期

翠苑

翠苑2023年第3期

双月刊 文学小说

简介

《翠苑》是全国公开发行,常州市文联主办,江苏省一级期刊。主要刊载中短篇小说、诗歌、散文等各类文学作品。

目录

小说 | 赶夜人

一午夜十一点刚过,大喇叭匆忙赶来,却已让我们稍等了片刻。大家轻易不会迟到,他属偶尔。此时,月色朦胧,树静风止,偶有昆虫啁啾、蝙蝠掠过。人已到齐,可以出发了。我们几个卖菜的家门口人,临时组成自行车车队,

小说 | 秀才夏先生

一夏先生的字写极好。不少人拿他的字,与晚清书法大家何绍基相比。有方家甚至说,若只论字,夏先生当在何绍基之上。不少附庸风雅者纷纷前来求字,夏先生分文不取。后来,有些得了字的人说,他们是花了重金买到的字,

小说 | 仙岚的雾很大

我的视力愈来愈差,眼前的风景愈来愈模糊。老婆告诉我,主要不是我视力问题,而是这个城市的雾霾愈来愈重了。她看这个城市也愈来愈吃力,就连七岁的儿子也是如此。站在阳台上看到的是,云郁郁,雾腾腾,天空像得了抑

散文 | 四季花开

偶得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小品四幅,如获珍宝。四幅年画一直挂在餐厅的墙上,每日出门进门,都要为之驻足、吟诵:“富贵双双到白头;映日荷花别样红;黄花晚了香;梅花开五福。”年画没有时间落款,只沉积着时光,兀自

散文 | 北凌河之南

清晨,漫步北凌河畔,便想起我的那首题为《北凌河之南》的诗——一朵花绽放在北凌河之南一湾碧蓝的流水像懵懂的童年和爱情悄然东去一只鸟儿在我们的注视中穿越了这平庸的世界春天是北凌河断断续续的絮语这首诗大致写

散文 | 于水香诗韵中,寻梦秦淮

“秦淮河的水是碧阴阴的;看起来厚而不腻,或者是六朝金粉所凝么?我们初上船的时候,天色还未断黑,那漾漾的柔波是这样的恬静,委婉,使我们一面有水阔天空之想,一面又憧憬着纸醉金迷之境了……那偶然闪烁着的光芒

诗歌 | 自画像(组诗)

自画像我是那个提桶水,走向大海的人。我是那个在大海中,想抱起波涛的人。自从月亮引发潮汐和女人的周期很多事情已经发生。我是在它们之前和之后的那个人。在去往大海的路上,我遇见那个乞食的托钵僧。他已忘记自己

诗歌 | 引子(组诗)

修树的人春天的父亲喜欢登高一架竹梯,送他至桂冠“咔嚓咔嚓”的拉锯声惊飞麻雀树上新生的嫩芽,胎发落地一只虫子从窝里探出了头我对锯断的枝叶,总是心生怜悯大声请求着父亲少拉锯,只修剪——修树的父亲目光向上,

诗歌 | 风入松(组诗)

万船出海一万只船,就是一万点中国红远看,像星光照耀大海近看则是浪花与心跳画出了东海的版图鱼群,在辽阔中安居海风带来了时间的号角我们靠海为生从大海里打捞出历史、命运和乡愁就像一只鹰在长空把身影留在大海,

金坛作家作品小辑 | 沉香

天空漫无边际的宽,随心所欲的蓝,几朵白云在这宽和蓝里游荡。学明向身后的管教民警挥了挥手。堂弟小超急忙奔了过来,一把抱住了他。学明的父母早已热泪盈眶,快步走来,也和学明抱在了一起。“哥,从里面出来的人都

金坛作家作品小辑 | 断片

一皎洁的月光倾泻在枫林湖上,与湖水无声静流。叶枫倚着漆面斑驳的白色栏杆,思绪逆着月光飞翔。他喜欢置身于浩渺的星空冥想,无拘无束,信马由缰。突然,天空划过一道闪电,像一把闪着寒光的大刀落在叶枫的头上。头

金坛作家作品小辑 | 仙女姐姐

疯婆子又发病了。一时间,村里的鸡狗也发起疯来,不能飞的要飞,不会跳的要跳。风跟着起哄,呜呜地伴着节奏。草屑废纸破塑料袋像有了魂,又像失了魂,没头没脑地满地打旋。刚倒掉刷碗水的妇人,急急忙忙把清洗盆往厨

金坛作家作品小辑 | 小年

远远地看见小年,我大声唤:“妈。”他大声应了。这样叫了好几年。后来渐渐大了,知道不妥,再不肯叫。偶尔遇见,他常常取笑我小时候叫他“妈”的糗事。小年是我们村里的人,按辈分我该叫他叔。夏天的黄昏是光的亮的

金坛作家作品小辑 | 三个冯家媳妇的故事

在小城金坛的历史上,冯家还算有点名气,上辈里出了个探花祖宗,按照规矩要荣归故里、衣锦还乡,就在家乡修了座大宅院,便是戴王府旁的冯家大门。“富不过三代”我外公冯淑仁是他的侄孙,也就是第三代。冯家在他人看

金坛作家作品小辑 | 船上的白帆难忘怀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每当听到电影《上甘岭》中《我的祖国》这首插曲,就会情不自禁地联想到童年、青少年时代时常在我眼前飘过的一艘艘船上

金坛作家作品小辑 | 果然是扬州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初读姜白石的词,只觉惊艳。一个“荡”字慢慢将那份冷艳晕染到骨髓,心里也无端地悲凉了起来。十六岁在南通求学时,我的好友都是扬州人——同桌、室

金坛作家作品小辑 | 荒岩坝印象

那时我还小,我对荒岩坝的初步印象,是在父亲和母亲的交谈中。要知道,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金坛茅山地区可是蛮荒之地。除了交通不便造成的物质艰苦外,当地无际的乱石和杂草,人们靠开荒生存很是不易,还真发生过曾有

金坛作家作品小辑 | 缘见

那日,暖暖的冬阳把花木市场映照得一片光亮。各种花木,眼花缭乱,夏溪花木市场简直是花木的海洋。转悠了半天,在一家室外盆景区,突然眼睛一亮,一棵火棘刷亮了我的眼睛。树形好看,喜气盈眼,双枝连体并排挺立,宛

金坛作家作品小辑 | 难忘的青椒肉丝面

1975年2月18日,农历正月初八,春节的喜庆氛围还没有淡去,我却要离家远行。当我想到迎接新一年美好生计的来临时,心中的暖意油然而生。天还没有放亮,我就背着行囊,以一位在编建筑站正式工人的身份,从老家

金坛作家作品小辑 | 收获

早上在池塘边散步,空气中弥漫着丰收的香甜气味,使人神清气爽。蓝天和白云落到池塘里,天光和云影共徘徊。衬着飘逸的水草和岸边的花草树木,整个池塘闪着蓝绿的光。荷叶在波光闪亮的舞台上翩翩起舞,波纹和着风的旋

金坛作家作品小辑 | 东北的热炕头

从上大学到参加工作,屈指算来,这已是到江苏的第十三个年头了。其间我在潜移默化中慢慢适应了江南的饮食文化,从喝第一口皮蛋瘦肉粥就会吐出来,到现在可以主动去买来喝。饮食我可以适应,但适应冬季的气温是我一直

金坛作家作品小辑 | 河畔的风

犹记得小学的时候,临河而居,放了学总要和同学在河畔的公园里玩耍一会儿。那时候,夕阳洒向水面,金光闪闪,河畔的晚风温润如玉。转眼间,二十年过去了。欢乐的童年时光已经一去不复返。那条河流依旧寂静流淌,默默

创意写作 | 穿越韩庄

一陈玉美走出家门。进了十月,天有些凉。她穿着件红毛衣,一条黑裤,脚上踩着双黑色的襻带布鞋。白色的棉袜从鞋口涌出来。袜子有些起球,长着许多灰色的小疙瘩。现在是下午一点半,韩发明比她早半个小时就出门了,河

创意写作 | 释厄

人类最后一次目击到彩虹,是在星星峡。离开312国道,向西北行进,路遥和一只猴子踏进了广袤的无人区。眼前是灰色的戈壁、灰色的天穹以及灰色的落日。他们正要往星星峡赶去。“到有沙的地方去。”猴子一页一页地数

热风 | 浅析青年读者对卡夫卡的解读与形象建构

一位西方学者曾经指出,在读者对经典文学作品的热情逐渐消退的当代,有两位作家仍然在被阅读着,一位是王尔德,另一位则是卡夫卡。几乎可以这样说,这两位在任何时代都具有“当代性”的作家永远不会过气。王尔德因其

热风 | 《董贝父子》中的伦理困境与道德理想

1870年6月10日,也是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1812-1870)去世的第二天,《每日新闻》的一篇报道中写道:“他绝对是最能代表这个时代的小说家,后人将在他刻画的当

出新 | 成长断想

我总跟妈妈说我长大了。什么时候才算长大?是过了成人礼?是考上大学还是是结婚生子?有的人长大好像是一瞬间的事,有的人却永远也长不大。长大好像很难用一件事或者一个时间去定义。高中的我总跟妈妈说我长大了,妈

出新 | 火车上的夜晚

现在是凌晨4点47分,我正在前往常州的列车上,这是我第一次离开家外出求学。除了我,车厢里的旅客似乎都睡着了,隐隐约约可以听到此起彼伏的鼾声。我坐在窗前,外面仍旧是漆黑一片,偶尔有点点灯光飞快掠过。在这

出新 | 记忆里的那条河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正是踏青的好时节。走出校门,我漫无目的四处闲逛,试图寻找春天的景色。初春的清晨,寒意尚未褪尽,街上十分冷清,过路的三两个行人也是步履匆匆,只有早餐车在路边安静地停靠着。路边的树枝在微

出新 | 看海

内陆孩子对海边的向往,无法用言语描述。生长在水墨江南,对海有一种天然的渴望,偶然见到网络上绝美的日出日落,心中不由得生出羡慕之情。我向往海的纯净、海的壮阔、海的浪漫与海的自由自在。俗话说“心想事成”,

出新 | 我和他

“最近老有人要偷我东西。”“今天正月十五了吧?”“现在三月份了。你还认识我吗?”“你当然认识啦。”“那我们认识几年啦?”“我们认识四年了!”刹那间!我泪如雨下,他痴痴地看着我,无辜得像个犯了错的小孩子

往期杂志

更多